您当前的位置: 媒体在线 > 人大视窗 > 正文

群策群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71107

 
来源:厦门日报
      
2017-11-07 09:18: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130908

  

  一场聚焦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面试”,通过全媒体向公众直播。近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开展专题询问,紧盯制造业,直指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在现场,目击了这场专题询问的全过程,不仅看到市人大常委会如何履职、政府部门如何接受监督,更看到我市上下群策群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一、应询对象  精心准备

  10月30日下午2点30分,厦门人民会堂。距专题询问开始还有30分钟,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面一排的座位,已基本坐满。在此就座的,是前来应询的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国土房产局、市金融办、市商务局、市建设局等10个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

  专题询问会场的座位,布置成“回”字形,三面都坐着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像考官一样,应询的政府部门领导在“考官”包围下,正对面坐了一排。前来采访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说,询问还没开始,现场便已有紧张气氛,真像是考场。

  前来应询的各部门负责人,相互没有多少寒暄,有的在一丝不苟地翻阅资料,有的不时在笔记本上做些备注,有的似乎想到什么向随行工作人员询问一些细节,有的在认真地思考过滤所做的工作。一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现场直播的专题询问就是一场考试,回答既要精炼,又要言之有物,回答错了、回答不到点子上,都会被不加修饰地转播出去。因此,前来“赶考”的各部门负责人都“严阵以待”,不仅事先做了充分准备,早早到了会场,询问开始前还在不断思考。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说,对专题询问进行现场直播已成为常态,就是为了“原汁原味”保留询问的真实性,把整个现场向市民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

  二、提问追问  直击关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育生是这场专题询问的主持人,没有多余寒暄,开场就直接点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以及这场询问的重点——围绕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回答询问的有市政府副市长李辉跃和市政府10个相关职能部门,会议伊始,主持人对问询双方提出要求——提问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回答时间在6分钟内,要简明扼要,紧扣主题。

  现场,询问人一个接一个的犀利发问,让旁听的记者们也“闻到”浓浓的“火药味儿”。

  一个半小时,11位询问人抓住当前我市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围绕财税政策扶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传统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等问题连连发问、追问。

  很明显,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之前做了充足功课,对当前我市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相当了解,用场外观看询问的一位企业老板的话说,“就像打蛇打在七寸,这些问题都问到了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七寸’上。”

  用地,是许多制造业企业关注的问题。这场询问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抓住“企业用地”发问。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余江河提问:“如何妥善解决高端制造业企业发展用地需求问题?”市国土房产局局长郭俊胜重点说了四个措施,每项措施都是干货满满。

  不过,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甘心”停留在这问题上,“顺藤摸瓜”不断深入——对于企业用地需求已有各种措施,但还有不少老企业,用地需求不大,占地比较多,但却转型升级困难。对于这类企业,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王伟文追问:“政府如何帮扶其盘活资源,走出困境?”市经信局局长柯继安也从四个措施,进行详细解答,既讲了政府助力企业盘活土地资源出台的措施,也坦言解决企业问题,需要多种渠道。

  三、询问凝聚  共识合力

  整个过程,询问人的提问,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直击问题实质;应询人的答问,也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突出重点,不离题跑题。

  面对犀利的询问,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是在场旁听记者们的一致感受。在回答我市工业园区建设方面的问题时,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非常坦率,既讲成效,也直言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早期工业园区比较散,还有一些低效用地的情况”,“新的工业园区配套等方面,服务、交通、住宿等还不够完善”。问题不是点出来就好,张志红还讲到接下来的应对措施,比如加大园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有效盘活存量,高效利用增量;完善园区配套,规划周边的公租房等。

  廖肖慧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的老板,通过厦门网直播,他同步收看了专题询问全程。“对于做实体的小微企业,非常关注政府的扶持政策,这场询问现场很热烈,问题很有针对性,都是我们关注的,政府部门的回答也都是干货,很实在。我特意让员工把整个专题询问的文字实录打印出来,一条条研究,看看哪些优惠扶持政策是我们可以享受得到的。”

  “通过这场直播,看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如何履职,看到了政府部门如何接受监督,组成人员以其履职的责任感让人感到欣慰,政府部门积极发展实体经济的使命感让我们这些做企业的感到放心。”廖肖慧说。

  “询问不是找茬,发问不是发难。”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说,在专题询问前,常委会就已经做了深入调研,了解到我市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这次询问,是以问题为导向,要在成绩背后进一步寻找和发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群策群力,动员所有力量,形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共识和合力。

  问题点击:支持工业企业  原址升级改造

  “如何妥善解决高端制造业企业发展用地需求问题?”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余江河提问。

  市国土房产局局长郭俊胜表示,我市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根据土地总体规划,到2020年还有4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可以使用。其中,今年通过土地总体规划的优化提升,经国土资源部核准,新申请了27平方公里。

  针对今年10月市政府出台的政策,郭俊胜说,把工业区用保护线的方式框起来,在保护区里面的工业用地,禁止改变用地性质。我市还大力支持工业用地单位在原址升级改造。原用地单位可以申请在原址内新建、翻建、扩建或拆除重建,新增用地和现在用地可以采取出让的方式,更便捷。

  对于王伟文提出的“占用土地资源较多、转型升级困难的企业”,市经信局局长柯继安表示,政府出台了相关奖励办法进行帮扶。新政策允许企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建新建,有效提升土地容积甚至建设面积;允许企业厂房用地分割出来,社会上也增加土地资源;允许企业利用厂房进行招商,引入其他企业进行加工生产,可获得主营业务外的租金收入;允许企业进行土地收储。政府除了给予补偿金,企业再投资还可获得一定奖励金。

  围绕产业链  重点引进招商项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开展的,厦门‘三去’力度很大,降成本方面也很好,在补短板方面有什么举措?”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陈鸿萍提问。

  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表示,我市推出了千亿产业链培育工程,梳理了十几个产业链,与制造业相关的有6个,涉及计算机通讯和设备、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围绕这些产业链做了相应路线图,梳理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研究要引进什么样的企业。在这个引导下,每个产业链都有一个牵头部门,梳理重点招商项目和对象,按全面补短板的模式推动产业链招商项目的落地。(记者 詹文)

市人大代表视察厦门两岸集成电路自贸试验区产业基地摩尔实验室。(胡晓云 摄)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