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借力体育产业,打造健康厦门的建议

 
来源:
      
2016-04-20 15:05: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79310

  背景介绍

  厦门作为中国六大经济特区之一,并处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与台湾海峡的“黄金三角”的中心,地理位置开阔,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优势,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海上花园”,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目前,厦门市拥有体育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达到四千多个,其中体育制造业达到三分之一,形成产业集聚。竞技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业、体育培训业、及其他体育相关服务业具备一定规模,市民体育消费理念逐步成熟,体育产业发展效益进一步提高。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体育产业成功运作经验和厦门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经验,抓住机遇,积极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单项特色体育赛事,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构建厦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厦门健康城市新概念。 

  一、积极引进大型体育赛事,创厦门另一张体育城市名片——大型网球赛

  塑造一些知名、高水平的洲际性或全国性体育比赛,让厦门对外更具有吸引力。厦门可以积极申办高规格的国际网球知名赛事,如网球大师系列赛等,并同步搞活网球等大众健身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城市体育联赛,对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厦门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从厦门的政策、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来看,厦门有较好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优势;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成熟经验,如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集规模大、影响广、效果好、国际性、文化性、群众性于一身,连续7年获评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厦门在网球运动上拥有较厚的群众基础及体育设施,目前厦门有大大小小网球馆近50个,成立网球协会,高频次的网球联赛。厦门可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响有特色的体育大赛事形成新的厦门城市名片!

  第一、提现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国武汉的女足世界杯、北京的奥运会和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的F1赛车和网球大师杯等都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最有力的检阅。上海从04年开始正式承办F1国家赛车锦标赛,每年世界各地举行17站巡回比赛,每个分站赛都有4亿左右观众观看电视转播,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大赛。这里面有着巨大商机,并对加快本地区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将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些已不单纯是体育比赛了,更是一座城市的体育文化延续。厦门可以借鉴国外及国内城市的大型赛事经验,集中民众和专家的智慧,在重点发展国际马拉松赛的基础上,新增一项国际网球知名赛事,提升厦门城市城市国际影响力。

  第二、带动厦门体育消费市场及第三产业发展。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不仅有独特的魅力,而且拥有最广泛的消费者,对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厦门作为得天独厚的旅游城市,可利用侨乡风情、闽台习俗、海滨美食、异国建筑等自然及人文资源,把休闲旅游与重大赛事观赏结为一体,打造体育旅游项目,提升体育产业的辐射效益。

  第三、丰富厦门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国际性大型赛事的举办,是厦门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各阶层人士都会努力消除陋习或不文明行为,提高自身素养,同时,精彩的体育比赛能激发市民的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助于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带动厦门市体育发展。国际性大型赛事的举办能促进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善,专业体育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市民的体育参与热情,提高城市体育人口数量。

  二、建立厦门体育公园,升级环岛休闲步道(跑步专用道)

  第一、建立厦门体育公园。厦门体育公园可以建立以室外运动设施为主,在园林设计中契合运动项目,拥有在大自然环境中运动的特点,市民穿着各式运动服,以较低费用或免费地进行练习和比赛,实现运动与大自然的和谐。

  如,以美国为代表的体育公园,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注意结合市场和民众的需求,不仅仅有综合性体育公园,如中央公园,还有特色项目突出的体育公园,如极限运动公园,还有以运动品牌命名的公司如,美国NIKE公园。成为民众健身、提高运动技能,交流运动心得,开展各类赛事的优质场所。

  第二、升级环岛休闲步道(跑步专用道):厦门拥有国际马拉松,奥林匹克长跑日等赛跑活动,市民参与率高,跑步已成为厦门市民一项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在厦门环岛路、公园、社区街道等地根据实地情况建立一些长短不一的跑步专用道,建设全市群众基础体育运动设施,营造全民健身健康氛围,打造健康厦门。

  结论

  厦门拥有特区经济优势、地理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集群优势和重大赛事举办能力,拥有全国领先的体育装备制造业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安踏为代表的一大批体育用品公司正蓬勃发展,如安踏作为奥委会合作伙伴,为多项体育赛事提供体育装备。在这优势基础上,厦门可打造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的融合的新项目,建立专项管理机制,提升民众认同度和参与度,借力体育产业,为厦门亮出一张体育城市新名片!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