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单独二孩”新政策对我市教育、医疗资源现状的影响及建议

 
来源:
      
2016-04-20 16:27: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79348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生育率大幅下降,社会出生率负增长,“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进入收缩期。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提升家庭抵御风险养老照料的能力,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双独两孩单独两孩”的调整转变。2014年3月29日,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启动单独两孩新政。

  一、“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厦门新增出生幼儿预估

  据国家卫计委前期开展的生育意愿调研,“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全国共有1500万至2000万单独已育一孩的夫妇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其中大约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专家据此估计,全国估计每年平均增加200万,持续六七年,累计新增1000万左右幼儿。以厦门为样本,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厦门全市总人口达39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93.6万人,非户籍人口204.7万人,其中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为24688户,按照60%的生育概率计算,“单独二孩”正式实施后,全市将多出生14813名左右的新生儿。

  二、我市现有教育、医疗资源现状分析

  (一)我市教育资源现状

  2011年末,我市共有教育机构1303 所(含市工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兴办的其它教育机构),其中高等教育17 所,中等教育129 所,小学教育317所,学前教育562 所,特殊教育3所,成人教育137所,其它教育138所。2011年全市共有562所幼儿园,比2010年增加1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81所,仅占全市幼儿园总量的14.41%

  2010年,我市各级各类教育总体规模达70万人,其中幼儿园三年毛入园率76.9%,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9.9%

  综上,我市教育总体发展较为均衡,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学龄儿童数量猛增,但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的建设相对滞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因而产生了入园难、入公办园更难的问题。2011年,公办幼儿园仅占全市幼儿园总量的14.41%。民办幼儿园成了全市普及学前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全市学前教育出现“民办提供公平,公办提供选择”的现象,极大地制约了我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我市医疗资源的现状

  2010年,我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76个,病床10769张,其中医院36个,病床9487张;妇幼保健机构7个,病床422张。(详见下图)

  厦门市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卫生机构类别

机构数(个)

床位数(张)

2010

2009

2010

2009

总 计

1276

1349

10769

10326

医院

36

35

9487

9051

  公立医院

15

15

7864

7529

  民营医院

21

20

1623

15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09

1283

482

52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5

24

60

70

  乡镇卫生院

13

14

422

458

  门诊部

104

107

—— 

——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770

846

—— 

—— 

  村卫生室

297

292

——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25

25

472

41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

7

—— 

——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1

1

50

50

  妇幼保健机构

7

7

422

368

  卫生监督机构

7

7

—— 

—— 

  急救中心(站)

2

2

—— 

—— 

  采供血

1

1

—— 

—— 

其他机构

6

6

328

329

  2010年,我市共有医疗卫生及卫生技术人员41174人,其中妇幼保健机构医疗卫生及卫生技术人员1688人(详见下图)

  厦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

   单位:人  

卫生机构类别

卫生人员数

卫生技术人员

2010年

2009年

2010年

2009年

总计

23180

22111

17994

17065

医院

14225

13228

11337

10500

  公立医院

10171

9901

8364

8101

  民营医院

4054

3327

2973

2399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6746

6714

5074

505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6

512

492

419

  乡镇卫生院

559

581

456

471

  门诊部

2313

2281

1862

1817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2201

2316

2099

2203

  村卫生室

1057

1024

165

149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913

1837

1216

1447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73

267

241

231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21

25

18

20

  妇幼保健机构

1090

1027

598

831

  卫生监督机构

220

206

156

143

  根据2014年4月16日的厦门市卫生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看,截止2013年底,我市医疗机构总床位数1.3万张,平均每千人仅3.53张,而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已达4.24张

  综上,与我市其他资源相比,医疗卫生资源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特别是根据国家卫生管理部门要求,儿童约占我国总人口的20%,儿科床位必须占医院总床位的10%。而我市目前儿童床位约600张,占全市医疗床位总数10769张的5.57%,儿科床位所占比重也远远低于10%的要求。在儿科医资方面,厦门市在职的专职儿科医生有188名,每千名未成年人拥有儿科医师仅0.22名,显然达不到每千名未成年人拥有0.25名儿科医生的全国平均标准总体而言,我市儿科医疗资源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

  三、“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对厦门教育、医疗的影响

  “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是虽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短期内无疑会对教育、医疗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是加剧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竞争。总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资源环境分配的竞争性。二是基层计生服务管理能力面临考验。三是公共服务、管理和保障亟须跟上。新政实施后,十年内可见到效果,出生人口增长将对医院、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具体到我市,我市在教育、医疗方面的短板相对集中在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妇儿保健机构的不足和缺乏上。儿科医生、儿童床位所占比重也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在儿童医疗方面,已明显落后于省内福州、泉州等地。而“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新增的近15000名的新生儿将对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的紧缺造成更大的冲击,届时孩子“看病难”、“入园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四、对策和展望

  如何应对这些新增幼儿在十年内对教育、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造成的新压力和新挑战,是摆在我市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

  一是加大对医院特别是儿童专科医院建设的投入。市政府要将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作为一项硬任务编制在年度财政预算内。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金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新增医疗资源,社会办医占所有医疗机构床位比要由2012年的16.29%提高到2015年的30%调整优化医疗资源规划布局,支持大型综合医院开办分院、新增医疗机构床位、增设儿科、妇产科等专科医院或专科诊室、加大社区医疗卫生所的建设,为新生儿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6月1日刚开业的厦门儿童专科医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儿科床位占新增床位的比例,有效缓解儿童就医难的问题。

  二是加大对教育资源特别是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建设的投入。通过“扩总量、调结构、促均衡”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儿对教育的需求。支持通过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新建公办幼儿园建设进度,确保已竣工幼儿园尽早投入使用;引导街道、集体创造条件举办幼儿园;规范分级管理、分级补助机制,鼓励民办幼儿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等级,提高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继续清理整顿无证园,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和谐发展。要严格落实《厦门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年)》要求,确保“十二五”期间新增80所公办园,到2015年,全市所有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适龄幼儿进公办园比例不低于40%,80%以上公办幼儿园达到市优园标准,实现每个区有1所以上省级示范园。

  三是加强对师资、卫生医护人员的培训。扩大师范院校、医学院校有关学前教育、妇儿科等相关专业的规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卫生医护人员后备队伍,确保全市幼儿园保教人员都能持证上岗,幼儿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65%以上。增加公办学校、医院的师资、医护人员编制,扩大师资和卫生医护人员队伍,确保能足额配备幼儿教师和卫生医护人员。

  四是提高教师、卫生医护人员的待遇。区政府应加大对产前诊断、产科、儿科及相应专科医院的投入,设法降低妇儿科医生的职业风险、提高待遇。对从事教师职业要严格比照公务员标准,确定工资及福利待遇。要通过提高教师、医护人员的待遇,稳定教师、医护人员队伍。

  五是加强对人口与教育、医疗关系的调研。人口与教育、医疗的关系是一个可以预测的重大课题。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个常项来开展,掌握人口出生的峰谷交替规律、人口高峰的年龄结构在不同教育、医疗阶段的滚动趋势,加强前瞻性和长期性的科学预测和定量研究,以准确判断、布局教育、医疗的发展规模,并对政策将来可能的变化应有预案。可以借鉴上海等先进地区成熟的经验做法。如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人口峰谷交替,上海市采取改变学制的办法来应对:在学前高峰人口向小学滚动时,上海将六年级作为初中预备班挪入初中,合理利用了中学资源。当小学适龄儿童数大幅度减少时,又通过小班化教学来利用资源,确保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

  五、结语

  “单独二孩”政策是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作为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厦门在医疗、教育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面对“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新生儿急剧增长的态势,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调研应对,未雨绸缪,提前思考,妥善应对“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对我市教育、医疗等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才能确保全市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