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壮大村(居)集体经济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的议案

 
来源:
      
2016-04-21 16:15: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2537

  近年来,厦门市积极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规划、全面实施“多规合一”,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作为全国31个“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之一,全市283个村(居)的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进一步优化、创新村(居)社会管理机制体制,离不开村(居)集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壮大村集体经济是项重中之重的工程。当前,全市283个村(居)中村财零、低收入占80%以上。省委常委、市委王蒙徽书记在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深刻明确指出“厦门农村集体经济与厦门城市发展不匹配,是我市的一大弱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财缺乏,基层社会治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集体经济薄弱在影响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影响村级组织核心作用发挥。村集体经济薄弱,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开展。部分村(居)依靠上级拨款,仅能维持村级党组织、村委会的基本运作。在传达宣传上级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方面,一级传一级传到村干部,但在宣传、发动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存在“断层”。

  二是容易带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村集体经济缺乏长足发展,“蛋糕”非但不能越做越大,反而越来越小,集体资产资源无法得到巩固和维护,这是造成农村乱象的最大根源。集体资产资源一旦流失,极易造成百姓仇官仇富、抵抗心理,进而造成征地拆迁难、选举乱等问题。自去年以来,同安区探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及村务清理规范试点工作,对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解决“三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纠纷具有重要作用。但仍没有从发展的角度,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三是影响村(居)两委干部工作开展。村集体经济支撑的公益事业长期靠上级输血,造成村干部长期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在群众中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下降。以新农村建设为例,部分村(居)新建的道路、排污、排水、路灯、体育健身设施、环境美化等因长期缺乏有效维护,已相当部分受损。部分村干部有劲无处使,却要背负骂名,从而失去信心,应付了事。

  二、意见和建议

  一是统筹规划集体经济发展脉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开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但侧重于改善农村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缺乏系统性、持续性。为此,建议建立市统筹规划、区协调指导、镇(街)为实体的三级村集体经济发展脉络。按区位导向、资源类型、项目资金进行统筹规划;按政策职能、发展状况进行统一协调;按包干负责、分层推动进行跟踪指导,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集体经济发展脉络。

  二是涵养培育集体经济活血功能。“农村人均15平方米发展用地”是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的重要举措,我市已实施多年。但在实际操作中,村(居)发展用地因土地性质、规划限制,特别是开发形式等诸多限制,造成发展用地闲置、荒废,甚至出现部分群众侵占的情况。去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了党建富民强村实施方案,多数富民强村项目因涉及发展用地问题无法开展。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顶层设计,尽快出台配套细则,在土地使用、规划、审批环节,采取集中审批、简化流程、边批边建等措施,促进村集体发展项目尽快落地上马。同时,大力推行积极的财政反哺机制,设立村(居)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

  三是分类推进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根据各村(居)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具体情况,逐步探索一村一品、乡村生态旅游、党建富民强村、发展用地合理利用、对口帮扶等各项政策互动互补、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如对于资源少、资产少、资金少的典型薄弱村,可采取国有企业对口扶持的方式,国有企业在项目开发时,允许村集体以资金入股,持有一定份额股份,项目收益按股份分红,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对于资源多、资金少、资产少的薄弱村,采取资源入股,以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合作开发等形式,兴办经营项目、吸引投资建设,实现闲置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工业区周边城中村,可按照企业方便、村民实惠、村级增收的原则,以村集体所有的股份公司为平台,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工业园区配套。

  四是加强监管强化集体经济保血功能。要坚持增收节支的原则,既要确保重点项目帮扶,又要避免项目盲目上、资金乱投放现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财会管理,健全完善“村财镇管”机制,改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结果监督为全程监督。同时,要坚持不懈全面推广村(居)“三资”确权清理工作,抓好集体存量资产管理,在盘活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科学配置发展项目,实现滚动发展。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