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打造大同路商业老街的议案

 
来源:
      
2016-04-21 16:23: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2737

  案由:大同路的历史背景

  大同路始建于1929年,全长1099米,宽8.7米,骑楼宽2.4米,是厦门第一波城市建设中继开元路之后最早兴建的中心城区道路之一,它起自鹭江道,止于新华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完全由华侨筹资购地,独立建房而形成的商业街,由于房屋设计可由业主做主,所以这条街在统一骑楼建筑的形式中,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变化。1929年到1958年间,由于这条路靠近轮渡码头,毗邻邮局和海关等重要机构,人流量集中,商品流通量大,又有“同英布店”、“建成百货”、“南泰成”、“永康成”等大型百货零售、批发商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厦门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案据:

  一、大同路的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一)老旧危房存在安全隐患。大同路两侧的老旧危房分公房、私房及公私混合房屋,大都是解放初期政策改造的私侨房,部分是七十年代建造的预制板房等。营平片区私有老旧房屋的危房有137幢,建筑面积约26500㎡,319户,723人,重点监控危房19处。目前老旧危房存在的问题有:1、建筑密度高,整体环境恶劣;2、房屋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齐全,存在安全隐患;3、建筑材料已老化、腐、锈,无法完全排险。4、缺少鼓励机制,业主主动修缮意识不强,危房险情持续存在。

  (二)周边环境和配套不足。由于大同路最初建设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建筑外观风格类型多样,违章搭盖建筑多,骑楼天花顶各种管路、空调室外机随意架设,店家广告招牌形式、尺寸等杂乱无章;片区内的电力、给水、排水、燃气等市政综合管线老旧存在安全隐患,消防设施不足。

  (三)旅游商业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大同路商业街路面狭窄,沿街店面规模不大,经营业态相对低端,与所处的黄金地段不相称,商业现代化水平低。作为鼓浪屿旅游配套功能的补充,应拓展餐饮、购物、文化、艺术、娱乐、旅游等配套服务功能。

  (四)商贸历史文化挖掘宣传不足。大同路是厦门历史、人文、民俗、商贸的浓缩,目前该片区仍保留原生态的杂货店、闽南老字号小吃、“茶桌子”、老手工艺品、海鲜蔬菜市场等业态模式,但商贸历史文化缺乏充分的挖掘和宣传。

  二、大同路打造商业老街的可行性

  (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2014年8月,鹭江街道积极协调市规划局、市公房管理中心、片区内综合管线各业主单位等相关部门,对大同路(思北路口——大元路口)的一期市政综合管线和路面进行提升改造,明年将对大同路(大元路口——鹭江道)的二期市政综合管线、路面、骑楼外立面进行改造。

  (二)商贸业态逐步调整。街道在保护传统老字号、老手工艺品、古董旧物、旧书店等传统业态的基础上,鼓励扶植特色家庭旅馆、咖啡吧、画廊等文创新兴业态,提升老城人文内涵,带动商圈经济发展。近日,大同路及周边的“吴再添”、“扁食嫂”、“芋包王”等多家老字号小吃,加入新成立的厦门老字号协会抱团发展;大同路、开元路上有多个特色家庭旅馆和咖啡吧入驻;“旧时光老家具”等多家经营旧家电、旧家具、旧书籍、旧陶瓷的闽南老物件商店也入驻该片区。

  (三)试点工作初显成效。鹭江街道在营平片区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按照不搞大拆大建、渐进式更新的整体思路,“点、线、面”助推营平片区改造更新。

  1、以老剧场文化公园为点,传承历史文化。“老剧场文化公园”设置以电影剧照墙瓷板烧制的艺术雕塑、电影胶片形状的景观橱窗展示电影海报、戏剧脸谱等旧物、老电影院样式的休闲木椅等,提升电影文化元素。在文化公园两侧将规划设置传统手工艺作坊、旧书店等用房,新开辟“老剧场文化公园”后门,打通了文化公园与市总工会旧址、商勋别墅等历史风貌建筑的街巷游通道,展现闽南文化底蕴,促进老城区街巷文化游。

  2、以大同路为线,推进营平片区管线、立面、路面改造。大同路是厦门骑楼建筑比较完整的一条街道,是当时厦门商贸、旅游、消费的时尚街区,也是港口客、货进出的主要通道。除了吃和用,大同路上有许多流传于街头巷尾的故事和传说,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目前大同路(思北路口——大元路口)的一期市政综合管线和路面已改造完毕,拟于2015年初对大同路(大元路口——鹭江道)的二期市政综合管线、路面、立面进行改造。

  3、以营平片区为面,推进老旧危房改造。营平片区老旧危房分公房、私房及公私混合房屋,其中片区内公房的老旧危房大都是解放初期政策改造的私侨房,部分是七十年代建造的预制板房等;私有老旧房屋的危房有137幢,建筑面积约26500㎡,319户,723人,重点监控危房19处。目前老旧危房存在的问题有:1、建筑密度高,整体环境恶劣;2、房屋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齐全,存在安全隐患;3、建筑材料已老化、腐、锈,无法完全排险。4、缺少鼓励机制,业主主动修缮意识不强,危房险情持续存在。街道积极做好私危房日常巡查管理工作,“一楼一表”登记建档,及时妥善处理危房突发事件及各类报警,并跟踪处置结果。截止2014年12月,上报排险54处,已处置30处。协调私危房业主处理翻建、修缮问题,鼓励他们积极进行修缮或翻建。今年申报翻建的危房有9栋,去年有18栋。

  方案: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尽快出台改造规划政策。建议相关的规划政策要有专门机构执行落实,要明确营平片区的发展定位,通过改善设施配套、更新商贸业态、提升文化品位、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提升该片区的旅游、休闲、文化品位和内涵。

  (二)公房下放属地管理,促进业态调整。目前大同路两侧沿街70%的店面产权归属市公房中心,建议政府可以将这些公房店面资源下发属地管理,合理规划公房店面使用。鼓励扶植特色家庭旅馆、咖啡吧、画廊等文创新兴业态,提升老城人文内涵,带动商圈经济发展。

  (三)尽快出台鼓励政策。建议政府针对营平片区危旧房屋现状,在原有“五原”原则上做出政策突破,鼓励业主进行自主改造;对于业主无力改造的危房,探讨在业主自愿、平等协商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金参与的办法,加快推动危房自主改造、自我更新的进程。建议新的翻改建实施细则应尽快出台,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业主自我更新、社会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在保护老城区风貌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前提下,鼓励居民自主更新老旧危房,属于民间资本改造的老旧建筑,在一定范围内放宽门槛,允许其改变房屋用途。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