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加快建设“美丽厦门”之际,溪流污染问题依旧严峻,虽然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特别是溪流的整治,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溪流污染是陈年旧苛,病入膏肓, 短期内溪流水质仍看不到明显改善。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由厦门市水利局会同市水文局组织开展。本次调查河段总长163.98公里,调查排污口496个,水质化验346个(未化验的部分排污口,因枯水期无污染物排出),入河排污口污水总量32213.81万立方米。
调查结果表明,岛外九条主要溪流水质普遍污染严重,达不到水功能区划对水质的要求。主要污染源有:一是河道沿途畜禽养殖污染;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三是农药化肥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四是分散在农村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不到位且未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直接排放。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会研,也出台了不少举措,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但是见效甚微,或者短期内治理成效暂未显现。但是,更大的因素应该是市政管网建设不到位、管理缺位,导致这一排污的主动脉没有畅通,大部分污水无法进入市政管网处理。
以同安为例,从2005年起,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带动了辖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异常突出,市政污水管网的配套完善、日常问题尤其明显。
据调查,同安区已建成的污水管网总长度约为184千米,主要覆盖:城区建成区、工业集中区、轻工食品美禾园、环东海域工业区、西柯工业片区及林瑶路、西福路、同丙路、祥平东路(东西溪合流段)等污水管网。
虽然已建成管网数量不少,但是未打通接入污水处理厂,这些管网都将无用武之地。例如:1、同安工业集中区管网因集安路东段污水管网未打通,导致湖里园、梧侣片区、城南片区、电镀区等污水仅能小部分通过临时泵站进入城南泵站再进入污水处理厂,其余大部分(约0.8万吨/日)通过泥山溪进入埭头溪。2、轻工食品园管网因同吉园片区目前大部分管网还待建设;黄金工业园片区污水管网尚未配套到位,产生的废水基本直接外排。3、火炬三期工业片区内污水泵站及输送澳头污水厂的管网还未落实到位,石材工业片区内的污水管网不能接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接进入龙东溪。4、城北、城东生活片区管网基本未建成,特别是同城湾、凤凰城、西池小区等新开发商业片区的生活污水均纳入污水处理厂。
当然问题还不止这些,比如管网频繁堵塞等,市政污水管网的配套、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全面摸排,但是该项工作牵涉部门多,涉及面广,具体工作量庞大,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建议】
1、理顺建设、管理机制、体制。进一步整合市区两级市政污水管理机构。建议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市市政园林局、市公路局、水务集团等部门的市政污水管网管理职能,设立单一的管理部门或进一步理顺管理、建设机制,彻底解决疏通、维护管理协调难,部分管网建而不管的问题。
2、全面摸排,统筹规划,制定建设计划,因地制宜、分布实施。管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岛外各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摸个家底,然后全盘统筹规划,根据具体周边项目建设时序,合理安排管网建设计划,适时地把工业污水和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最终汇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置。
3、建议市政府加大对岛外各区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厦门市启动的9条流域整治工程,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缺口较大,岛外各区财力有限,建议市政府在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