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风情与历史记忆。在厦门,中山路、鹭江道、思明南(北)路、厦禾路合围片区有着无法复制和取代的地位。这里不仅是厦门最传统的繁华地带和商业中心,更是厦门的人文地标和历史发展缩影。在许多老厦门人眼中,作为厦门城市气质的发源地,中山路至轮渡一带的骑楼、深巷、摊贩的吆喝声等,才是原汁原味的厦门,才代表真正的厦门。
但随着厦门城市的发展,这个曾经的厦门中心地带在大厦门的格局中已成为偏居一隅的老城区,并衍生出一系列社会和治安问题。当下,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来看,旧城改造规划直接关系城市未来的发展。为此,针对中山路、鹭江道、思明南(北)路、厦禾路合围片区约0.8平方公里旧城区,提出整体改造提升建议。
二、旧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1993年以来,我市先后对厦禾路、中山路、鹭江道、思明南路片区进行了适度改造,完善了环卫市政设施,提升了交通景观,同时严格控制这一片区建筑改建行为,城市景观和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这一片区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布局混乱,社会治安差。厦门市主要的银行金融、酒店、商业街、医院、教育、居住人口和外来游客都集中在这一片区,但整个片区缺乏科学规划,布局混乱。更为严重的是,这一片区由于流动人群聚集、人口构成复杂、小场所多、城市规范化管理缺位等原因, “黄赌毒”问题长期存在,对“美丽厦门”建设构成了一定阻碍。
2、消防隐患很大。这一片区人口密集、缺乏消防规划,尤其是镇邦路、大同路、打铁街、开元路、开平路一带大量砖木或木结构建筑基本上是上世纪30年代左右建成,耐火等级低。片区内小店铺与居住区混杂,许多易燃易爆的物品随意堆积,用电线路、设施和设备老化,线路乱拉乱扯现象普遍,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一片区消防设施缺乏,安装不够规范,消防水源不足,巷子狭小且纵横交错,消防车辆难以通行,一旦火灾事故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3、公共设施缺乏。这一片区几乎没有体育健身、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公共活动设施和场所,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规划和长期“见缝插针”无序建设,致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无处立足”。
4、居住环境较差。城市违章建筑现象比较严重,占道经营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治,市民居住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此外,部分民宅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土木结构房子,没有配备卫生设施,房间的日照、采光、通风性能都较差,并且存在着大量危房。
三、旧城改造需要处理的问题
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城市建设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和适度保护。我市的旧城改造应从战略上认真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改建与保护的关系。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各地都会碰到旧城改建与建筑保护的矛盾。由于上述片区是厦门历史、人文、民俗的浓缩,核心精神是“保护”,不能改变或拆除,并尽可能地恢复,在此基础上提升内涵。
2、疏散与居住的关系。旧城改造必然会涉及到旧城区人口迁移和原区块功能转换等问题,旧城改造不能原拆原建,应采取“人口疏散、功能疏散”等措施,为城市改造留出空间,将旧城区的常住人口整体安置。
3、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旧城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我市的旧城改造工作,一定要用市场经营的理念,遵循市场规律,借助市场机制,科学编制旧城改造规划,精心包装各类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于道路、地下管线、公共绿化等市政配套项目则由政府投资。
四、旧城改造的对策建议
1、科学编制规划。城市规划是旧城改造的主要载体和实施纲领,应尽快委托有关设计单位编制我市旧城区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局部区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划时应明确“保护为主、拆建为辅”和“市场为主、政府为辅”两大原则,支持广大旧城区居民参与规划的“编制、审批、执行”等环节,不断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此外,编制规划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片区丰富的历史和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产业。根据厦门市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厦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337.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2.09亿元人民币,但人均旅游收入才1352.77元,远低于北京、武汉等地人均2500元的水平,而且过夜国内游客仅为2332.85万人次。总体来看,厦门市游客数量逐年增多,但仍为自然观光旅游,文化内涵低、人均旅游消费低、过夜率低、旅游附加产值低,大旅游尚未构建。本提案所列旧城片区是厦门文化、旅游资源最富集地区,可以成为承接鼓浪屿游客的主要缓冲区。
2、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整体资产置换改造模式,打造厦门的“新天地”。旧城改造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长期性工作,一定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为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必须坚持市场化运作。更为重要的是,厦门的老城真正就剩下这一片了,要尽最大可能、最大范围地保护起来。在旧城保护和改造模式上,我市可以借鉴上海、武汉新天地的成功经验,采取整体资产置换改造模式,打造厦门新天地。例如,上海新天地项目类似于巴黎等旧城改造的方法,保留了建筑物的外层外皮,改变地块内建筑的内部结构和使用功能。该项目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六万平方米,以中西合璧、新旧结合的海派文化为基调,将上海特有的传统石库门旧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群融为一体,创建既具传统风貌,又具现代化功能设施的聚会场所,提供餐饮、零售、娱乐、文化及服务式公寓等设施,露天茶座及酒吧、广场表演和步行街等特色,令项目倍添新意。
国内外典型旧城改造项目经验总结
地区 代表项目 规划经验 国外 英国 格拉斯哥与格兰吉尔历史老城保护项目 通过开发公司对项目整体运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协调作用 美国 纽约时代广场改造项目 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保护地方性特色 新加坡 克拉码头改造项目 注重城市规划与发展规划及其融资方的协调,通过整体定位、产业打造与功能空间布局等全面指导开发建设 国内 北京 菊儿胡同改造项目 由吴良镛先生主持,通过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技术保护提升地区文化价值、发挥其经济效益。 上海 新天地改造项目 由瑞安集团主持,以中西合璧、新旧结合的海派文化为基调,将上海特有的传统石库门旧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群融为一体。
3、赋予旧城改造指挥部充分的职责权限。参照1993年厦禾路旧城改造的经验,由市委市政府确定政策方针,对旧城改造指挥部充分放权、授权,赋予指挥部完全的责任和相应的职权。指挥部拥有立项审批,转让土地以及开展各项工程建设和资金筹措工作的权限。
4、配套市政设施。严格控制旧城居民建房,对危旧房住户,通过加大周转房建设,及时迁移安置,合理利用腾出的空间建设零星绿地和休闲场所。增加移动式花盆、绿化小品景观等,提高环境质量,增加居民的居住舒适感。严禁线路乱拉乱接行为,加强老化线路的整改工作,完善配置消防设备,力争减少消防隐患问题。
5、强化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管理执法机构建设,不断加大城市规划执法力度,切实解决城市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的乱象;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研究鹭江道交通提升方案的可行性,切实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加强旧城区沿街店面整治,取消占道经营行为;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完善环卫设施,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改变脏乱差现象。
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