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108:关于充分发动民众,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建议
提建议代表:黄素玉
建议内容:
我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做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率先制定了《厦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实施方案》,力创食品安全领域的“厦门模式”,并从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保障。但是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职能部门、专家们和流通领域关联人员的责任,更是每个普通市民的事情。因此,要做好创建工作,应该充分动员民众,打赢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
建议:
一、保卫民众之“口”,机构改革迅速到位。
民以食为天,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也是大于天。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7月14日挂牌成立,是整合市食品药品监管、质监、卫生等部门所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重组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承担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执法工作。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过渡期”应尽量缩短。做为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窗口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建设力度不够,原有的市政府食品安全网、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网、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网站等还未整合到一块,而且有些地方资料都是过时的,给人“各自为战”的感觉。要保卫好民众之“窗口”,做好信息公开,有时不我待的意识,倒逼机构改革迅速到位。
二、依托民众,用好信息化平台,编织一张食品安全的天网。
当下,我市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比如对于在外就餐,经常会对餐馆的油、调味品和原材料感到不放心,对一般餐馆所标注的卫生等级感到很不放心。同时,舆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为关注。因此,单靠职能部门单方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听取民众的反馈,及时处置,完善和提升食品检测水平;采取部门监督与民间监督结合的方式,织成一张天网,避免监督死角。
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化资源,建立厦门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机制,形成一个24小时在线的监督平台,依靠群众的力量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够,并授理解决各种投诉与纠纷。
三、加大宣传,强化考核,形成全民创建氛围。
要采用各类传播渠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设置各类议题,通过各类线上线下的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发动群众广泛的参与。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科学设定评价标准,对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各项工作到位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跟踪及和评价,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