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3-30 17:0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59628

  建议189: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李斯海 

  建议内容:

  一、概述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对传统建筑业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并在设计、生产、施工、开发、维护、拆除重建等各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环保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加快出台、编制相应指导意见、鼓励政策、发展规划及标准规范等,随着科技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各项技术体系日益成熟,众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加快区域整体推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已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二、政策汇总

  1、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承诺加快发展绿色建筑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住建部发表《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重要讲话

  2015年12月28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并对2016年工作任务作出八项部署。其中第七项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装配式建筑,而目前我国仍以传统现场浇筑作业为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住建部明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在全国城市全面强制推广装配式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跨越式发展。如果我们再不全力去推,就会错失建造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就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那将是我们的重大遗憾。

  3、《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未来5年~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目标

  在2015年11月14日召开的2015中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大会上,住建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目前已经完成征求意见;《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采取装配式建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

  4、《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发布

  2015年6月1日,我国首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向社会公开了第一批设计图集,这意味着我国推行产业化建筑有了国家标准设计体系。本体系按照主体、内装、外装三部分进行构建,其中主体部分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竹结构等,内装部分包括内墙地面吊顶系统、管线集成、设备设施、整体部品等,外装部分包括轻型外挂式围护系统、轻型内嵌式围护系统、幕墙系统、屋面系统等内容。

  5、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计价依据编制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产业现代化,住建部于2015年12月21日就编制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计价依据有关工作下发通知(建办标函[2015]1179号)。通知指出,要加快编制有关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工程定额。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工程定额应重点围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住宅全装修等工程,加强对工程计价方式和造价管理方法的探索研究。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计价依据编制工作,充分调研需求,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到2016年底实现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计价依据全覆盖。

  6、工信部和住建部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涉及10大行动计划

  2015年8月31日,工信部和住建部印发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从10个行动计划入手部署任务,旨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推动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构配件。积极推广成熟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优化完善现有预制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通用体系,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工厂化生产,引导构配件产业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

  7、福建省《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召开

  2015年12月29日,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做好我省城市工作。省委书记尤权主持会议并讲话,代省长于伟国作具体工作部署。于省长指出全省要抓好绿色建筑行动,推动建筑工业化,推广绿色新型建材和钢结构建筑,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5%。

  8、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政策

  根据《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2015年上海各区县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将不少于50%。到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将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沈阳市到2017年力争产业化工程(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工程)占建筑开工总量的30%,预制装配化率达到30%以上,产业化建设成为建筑企业建设的重要方式;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和商品住宅全装修成为主要建筑方式,现代建筑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三、关于加快推进本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进度的建议

  1、完善配套制度设计,鼓励扶持与强制推广相结合

  目前各省亟待出台省级层面的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有关具有较强操作性和实质性吸引力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配套扶持政策和强制推广政策。借鉴成熟地区经验,我省可采取如下措施:

  (1)土地政策方面,一是将装配式建筑相关要求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二是优先保障住宅产业化项目、企业、园区的用地,如各地在新出让土地中,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分别提出不同比例的发展目标规划。

  (2) 财政政策方面,一是按每平米给予财政奖励;二是明确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增加成本纳入建设成本,保障性住房提高标准定额;三是设立装配式建筑专项资金补贴产业化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四是利用原有专项资金政策(如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等),扩大使用范围;五是设立专门科研资金支持装配式建筑相关研究和推广工作;六是给予装配式建筑社保费、安全措施费、质量保证金、城市建设配套费等优惠减免政策等。

  (3)税收政策方面,全面推进建筑业营改增。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降低装配式建筑造价,促进装配式建筑推广。

  (4)金融政策方面,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和有关企业、消费者优先放贷、利息减免、首付优惠等政策。

  2、加快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建立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匹配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为推进装配式建筑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开展建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研究,不断完善省级建筑产业化相关技术标准,编制一系列的建筑部品、部件标准化图集。尽早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关系列标准和钢结构、木结构体系方面的系列地方标准。

  3、改革创新工程建设监管制度

  在资质管理、部品生产、工程计价、招标投标、开工许可、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使其适应产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相关工程定额,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加快推进工程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4、加强全行业的执业能力建设

  政府部门、产业化工作机构和企业紧密配合,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宣贯,对开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装配、检验检测、监理等全产业链的相关人员进行分类培训。重点做好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引导农民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同步转型为产业工人。同时,在大学专业设置、职业技术学校、注册资格考试等环节,增设与产业化相关的内容要求。

  5、率先从财政投融资项目推广应用

  以财政投融资的社会公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为抓手,率先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从而推动全行业的发展。

  加快取消毛胚房的步伐,全面推进成品住宅,通过推广内装产业化,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化发展目标,打造新型产业链,拉动经济增长。

  6、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认知度

  产业化发展至今,非常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交流、培训,不仅让各级领导、专业人员、企业家等行业内的人员了解产业化的优势,还要让社会大众和媒体认知产业化,形成消费者导向机制,引领开发企业采用产业化模式建造质量好、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建筑产品。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