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大力推进农村网格化建设的建议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4-01 10:5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60396

  建议246:关于大力推进农村网格化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廖广元等10位代表

  建议内容: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村居作为我市农村的基本单元,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对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各项目标的达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开展了覆盖所有社区的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市社区网格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我市目前农村社会治理主要采用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

  1、管理混乱,各自为政。对于基层农村的管理,主要采用配置非编人员作为各类协管员或辅助工作人员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各部门自行出台政策,下达资金,进行考核。这样在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方面管理混乱,各自为政。以同安为例,涉及农村事务方面的管理,部门多达20多个,各类事项多达50多项。

  2、人员剧增。在现行的农村管理中,各部门为完成任务,要求区镇两级政府或部门配备人员,并将人员配备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导致基层政府供养的临时人员剧增。从我市各区的情况来看,各区供养临时人员少则大几千人,多则上万人。

  3、基层政府负担沉重。农村治理过程中一些人员供养由基层政府承担,导致基层政府负担沉重。以同安为例,涉及农村事务管理的50项支出责任中,只有15项有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其余支出责任由区级或区镇两级负担,造成基层政府负担沉重。

  4、工资待遇不一,攀比现象严重。各部门工作要求不同,给临时人员工作待遇不同,导致临时人员相互攀比现象严重。现在的各类镇村协管员,少的如科普员工资200元每月,文化协管员500元每月,而多的如安监员4000多每月。虽然,每类协管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不同,但是在基层农村,攀比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大力推进以建网格、建网格员队伍、建网格化平台、建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运行机制等"五建"目标的农村网格化建设,对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创建“美丽厦门”的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农村开展网格化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农村安全感,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

  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网格化建设:

  1、全面贯彻“大网格”概念。在全市社区划定大的网格,取消各部门的“小网格”,出台管理办法,各部门的“小网格”必须统一纳入全市“大网格”的建设规划中,避免各自为政。

  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减轻基层政府负担。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