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构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城市管理大联动机制,推进厦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4-01 11:04: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60422

  建议258:关于构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城市管理大联动机制,推进厦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建议人:黄素玉等10位代表

  建议内容:

  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是综合复杂的问题,近几年,我市在治理中不断积极探索,理顺体制,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对城市市政管理、交通运行、人居环境、应急处置、公共秩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和动态调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承担了发现问题和处置问题的职责,但由于管理对象的数量庞大,管理区域的广泛,使得发现和处置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时只有采用突击、专项运动的方式来集中整治,同时,由于发现和处置为同一主体,对发现和处置的效率和质量无法进行有效地监控和评价;在针对城市管理对象上,往往管理职责存在重叠与交叉,不利于管理流程的调整和建立量化的考核标准。2015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这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厦门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亟待通过管理变革、数字手段、信息平台、资源整合,促进管理从定性变为定量、静态变为动态、单一变为综合,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不断满足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建议:

  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构建厦门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重塑边界,重塑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与协同综合管理模式,适应全民监督环境,提升“精准治理”能力,保障城市健康运行。

  一、构建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信息平台。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厦门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

  1、整合政府服务热线,设立全市统一公共服务热线。以现有厦门市长专线和政府服务热线9681123呼叫中心为基础,实现与12319城建热线、12315等市、区各类涉及行政投诉多个政府部门的多条热线的有机结合,升级构建为“一个电话对外”的全市统一的诉求受理、投诉办理、求助咨询、联动派发、统一反馈的大融合、大联动服务信息系统,并实现与110报警电话等的对接受,理全市各类市民群众各类公共服务、城市管理问题咨询与投诉举报。

  2、打造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基础数据信息资源、地理信息数据资源、视频资源和政府管理资源等,基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人口、交通、能源、建设等公共设施信息和公共基础服务。推进整合数字城管平台、大交通平台、综治平台、网上信访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城市应急指挥平台等“多平台合一”,形成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厦门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强化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交通运行、供水供气供电、防洪防涝、生命线保障等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建筑物数据库建设。实现各部门间资源信息的共享,通过信息平台及系统的前台整合带动后台整合,打造涵盖行政综合执法、社会综合治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扁平化。

  二、建立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大联动机制。

  1、以综合执法改革为抓手,以管理服务平台整合为基础,以社会治理大联动为手段,以大督查考核为保障,建立横向整合、纵向贯通、一体运转“联得紧”和快速反应、精准处理、高效便民“办的快”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厘清市、区级、街道三级权责,推进统筹协调联动,管理、执法、服务资源整合,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市、区职能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以现有厦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的责任网格为基准,以有利于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治理资源整合、有利于管理责任落实为原则,再次科学设置管理网格。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管理网络,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实施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依托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加强对人口、房屋、证件、车辆、场所、社会组织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问题,有效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并建立以城管为骨干,公安为保障,市场监管、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派出机构、执法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和相对稳定的联勤队伍,增强城市管理顽症的快速发现和处置能力,逐步破解“看得见的无权管、有权管的看不见”的问题,对社会治理的各项重点工作实施跟踪督查,形成凡事有人管、有人盯、有人促、有人干的落实机制,形成综合服务、综合管理、综合执法的模式。

  2、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要求,三级平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形成社区(网格)-街道-区级-市级平台四级级流转处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绩效考评体系,把绩效考评管理手段作为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监督考评机制。依法建立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的权力和责任清单,向社会公开职能职责、执法依据、处罚标准、运行流程、监督途径和问责机制,形成了主动监督、自我监督、社会监督三者有机结合的立体监督体系,并作为市效能办电子监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整合部门资源,强化部门联动职责,实现管理精细化、现代化和绩效化。

  三、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

  在不改变现有的行政管理组织体制,不改变现有各部门行政管理职责的前提下,成立市、区、镇(街)社会治理联动中心,建立集规划、建设、管理为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市、县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管理和执法工作合力,消除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短板,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服务便民高效和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