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挖掘北薛文化 传承厦门历史脉络的建议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4-01 11:24: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60434

  建议263:关于挖掘北薛文化 传承厦门历史脉络的建议

  提建议代表:林重阳等10位代表

  建议内容:

  (一)北薛文化在厦门历史发展上的地位

  “南陈北薛”是厦门这座美丽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源头。据史料记载:唐天保十四年(755年),薛令之与陈喜家族相继迁入嘉禾屿(厦门旧称),成为开拓厦门的先驱。两姓族人开拓厦门所作的贡献,永载史册。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回忆,1985年6月,即将任职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通过自己在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林江汀向时任厦门市方志办副主任的洪老先生借阅道光版《厦门志》以及《厦门地方史讲稿》等文史资料。任职厦门市副市长期间,有一次主持厦门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就谈到 了“南陈北薛”的典故。

  (二)北薛文化的历史遗迹

  1.北薛文化的代表人物

  薛令之于唐神龙二年(706年)成为八闽第一位进士,及第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以为官清廉著称。

  2.北薛文化的历史遗迹

  (1) 薛令之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薛令之墓原址位于禾山街道下忠社西(现双十中学高中部校内),为厦门岛内仅存四唐墓之一。1962年2月厦门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厦门市政府重新公布并立文物保护碑。1997年因建设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并计划迁址重建。2002年省文化厅批复厦门市文化局“陈僖墓、薛令之墓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应妥善保护,鉴于厦门城市建设的特殊需要,原则上统一对其进行就近迁移。”(闽文物【2002】16号)。2011年,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文物局联合印发《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闽文物【2011】211号),薛令之墓榜上有名。

  (2)薛家小宗:薛家小宗,位于湖里区禾山街道枋湖社区安兜社789号房屋,原列图幅号399,地籍号20257,宅号1 1 3,原占地1. 308亩。该房屋建于清末年代,是当时安兜社海内外薛氏宗亲集资置业(因故得名薛家小宗),权属安兜社薛氏宗亲所有。该房屋在解放前,为办学兴教,薛氏宗亲曾用于创办“河东小学”使用,主要解决周边村庄孩童就学问题。1997年,对台文物普查,曾被列入登记范围,因年久失修,没有最终确定列为文物保护。现经厦门房屋安全鉴定所鉴定,确定为危房。

  (一)北薛文化的现状

  1.薛令之墓迁建迟迟未落实。

  由于诸多原因,薛令之墓迁建事宜可谓好事多磨,至今仍未落地。近年来,厦门林后薛氏宗亲会族人以及根在林后安兜村的金门薛令之后人反复向政府陈情。2013年农历十月初八,金门及台湾薛氏宗亲会组成了近300人的庞大代表团前来厦门认祖归宗,并与厦门宗亲共商呼吁政府实施薛令之墓迁建事宜。2014年10月13日,厦门市文化局以及湖里区台办、区统战部、区建设局、区文体局等政府部门在林后薛氏宗祠召开现场会,与金门、厦门薛氏宗亲会代表共同协商薛令之墓迁建一事。会议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由厦门市文化局组织专家对薛令之墓迁建一事进行论证。之后进行的专家论证也顺利通过。同时相关部门对薛家小宗的保护也提出意见,认为可在原址修缮,按照修旧如旧、传承文化的原则进行保护。

  2.薛家小宗亟待修复。

  2015年11月12日台湾桃园县薛氏宗亲17人前来林后寻根(此宗亲属于开台先祖薛敦朴于1819年前往台湾发展,经数载曲折寻根,终圆谒祖梦),在林后找到宗祠、社庙青龙宫,但遗憾祖墓遭迁移仍未复建、薛家小宗未能修缮。

  (二)挖掘北薛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是溯源古迹,延续历史脉络。厦门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史专家龚洁老师曾在市姓氏原流研究会的一次年会上说:“要感谢最先进入厦门岛(古称嘉禾里)的陈姓和薛姓家族对开发厦门作出的贡献,‘南陈北薛’的后裔都是文人之后,对厦门历史的发展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应该对厦门‘南陈北薛’的历史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

  二是文化挖掘,突出历史教益。厦门北薛开基祖薛令之,一生清廉为官,高风清节,垂之万古。薛氏后裔(特别是近现代对国家、人民有贡献)杰出侨领、英模事迹的历史文化长廊,迁建的薛令之墓可建成具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公园。

  三是联系纽带,促进两岸交流。厦门薛氏元朝年间分支金门,而明清之际大量住台湾、南洋及世界各地发展,尤其是南洋,现初步了解在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缅甸、越南等均有其后裔,且近年寻根者众多。依托金门、台湾两岸薛氏民间交流,近年来的发展走向常态化,2013年11月两岸两门薛氏合计600人的祭祖踩街活动,2015年11月金、台近170人到龙海的白礁慈济宫进香,12月厦门林后、安兜300多人赴金山珠山大道宫参加重光庆典等,其墓的迁建修复以及薛家小宗的修复可发展成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活动的活跃平台之一。

  鉴于薛令之墓迁建和薛家小宗修复意义重大,符合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应当尽快迁建和修缮。

  (一)迁建薛令之墓,展现历史文化。关于薛令之墓址的选择拟结合与薛氏族人的协商建议,并与金门、台湾薛氏同胞商谈结果,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和薛令之后裔聚居地林后安兜,建议落地于规划待建中的安兜山公园。结合薛氏后裔(特别是近现代对国家、人民有贡献)杰出侨领、英模事迹,修建历史文化长廊,打造以北薛文化为基地,集历史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创意、生态景观休闲为一体的特色公园。

  (二)修复薛家小宗,建设社区书院。按照修旧如旧、传承保护的原则,对薛家小宗进行修复,还原历史用途,开设社区书院,作为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群众议事的平台,用共同缔造形式,开展民间文化交流、历史文化传承、书画等人文教育,营建更贴近大众的社会文化普及平台,推动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在潜移默化间实现文化对人的教化,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移风易俗的良好效果。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