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来源:
      
2016-04-22 09:52: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4082

  厦经信建函〔2015〕4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9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关于建设“厦门智库”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智力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厦门创新发展的建议》(第098号)收悉,我局作为分办单位,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情况

  目前,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已建成并稳定运行。2012年6月,我局在市民库、法人库的基础上,启动建设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一期项目,并于次年6月通过验收。该平台接入计生、社保、公安、公积金、人事、民政、卫生、集美区信息中心、地税、财政、房地产交易中心、法院、残联等14个政务部门,汇聚可共享数据资源超3000万条。同时,通过一期建设引入SOA架构并改善数据共享管理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减轻了各部门信息交换安全的后顾之忧,信息共享得以更加实时紧密的方式开展。2013年9月,平台启动二期建设,通过提升平台兼容能力,接入更多部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平台自身各项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发展成为我市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市级枢纽平台。截止2014年底,平台接入市政务协同平台的部门总数已达34个(含6个行政区),各部门间服务调用次数从36万次/年,增至目前的2002万次/年。伴随政务信息共享的推进,以基础数据、关联数据及多种专题数据形成的政务共享资源也更加丰富。当前源自公安、计生、人社、税务等部门,涵盖常口、暂口、就业、参保、纳税、机关、公积金等业务的人口数据超过2400万条;源自税务、工商、民政、法院等部门,涵盖企业、个体、民非、法人代表等企业数据超过240万条。

  基于该平台的有力支撑,我市“多规合一”平台、“镇(街)、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i厦门”一站式惠民平台等城市信息平台得以陆续快速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总体来看,我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无论参与共享的部门规模,还是共享的业务水平均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平。

  二、“厦门智库”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基础

  有了全市34个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支撑,以及市民、法人、地理信息库多年建设运行的经验,我市如果推进“厦门智库”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其已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目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正在进行三期项目建设,将实现跨系统、跨网段、大数据共享能力的提升,加大对各类涉及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和在线共享的支撑服务能力,这将有力保障包括“厦门智库”网络信息平台在内的各类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

  三、政务信息共享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为促进我市政务信息共享的制度化与规范化,2014年10月我局正式启动《市政务资源共享协同平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规划建设的厦门市地方标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协同平台技术规范》。同时,我局召集多方共同起草的《厦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将于年内出台,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下一步,我局将协助你局做好“厦门智库”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支撑工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智库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精神,着力提升扩大我市智库的作用。

  领导署名:童平平

  联 系 人:韩绍兵

  联系电话:0592-5332203

  厦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4年4月7日

  抄送:市人大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厦人社函〔2015〕95号答复类别:A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98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黄素玉代表:

  《关于建设“厦门智库”网络信息平台,促进智力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厦门创新发展的建议》(第098号)收悉。现将我局分办意见反馈如下:

  一、致力引进和培养软件产业人才

  2013年,《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 打造“人才特区”2013—2020行动纲要》及配套政策文件正式实施。为促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做强做大,我局会同市信息化局等部门加强了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配套制定了《厦门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才计划暂行办法》。该政策突破学历、职称等人才评选制度瓶颈,以个人薪金(年工薪)作为评选依据之一。入选人才可以享受安家补贴、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取得“白鹭英才卡”的人才还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引进了一批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急需紧缺人才。但是,由于“海纳百川”人才计划旨在引进行业领军型人才,造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参评、入选较少。因此,要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竞争力,应多鼓励企业引进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二、致力打造智慧社保服务平台

  市人社系统围绕“为民惠民便民”主题,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高标准上规模地建成“智慧社保”、“智慧就业”两大信息管理服务体系品牌,覆盖了市、区、镇街、村居四级网络的对公和个人全部经办业务,形成了门户网站网上办、服务大厅自助机自助办和微信、手机APP移动经办的三大信息通道,满足了群众“少排队、网上办、自助办”的需求。电子社保获“智慧厦门”应用示范十佳项目和最具社会效益奖,“厦门社保”微信公众号入选2014年度微信优秀案例20强排行榜,厦门社保手机客户端荣获厦门“最佳公共服务类”APP,厦门12333成为2013年度全国五大优秀公共服务热线,智慧社保成为全国范本,打造出“医保厦门范本”和“基金监管厦门经验”。厦门先后获得“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全国首批电子社保示范城市”等国家级表彰。2012年度厦门社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评价全国第二,厦门继2013年被人社部授予“全国首批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后,2014年又被列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拓展一站式“网上社保”业务

  2013年,厦门市社保微信(微信号xmsbzx)公众服务平台和手机APP率先在全国正式开通,实现社保信息查询、社会保障卡挂失、社保咨询和医保消费信息订阅等功能,成就了厦门社保“随身行”,关注人数已达11.5万人。目前,通过厦门市社会保障卡网站可以实现参保人员社保缴交及消费信息实时查询、健康账户共济关系修改、个人权益单打印、社保卡挂失/解挂等多项业务;异地报备及转外就医前移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也实现报备网络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每月社保卡刷卡数据采用网上核对、审核方式,避免医疗机构两地跑。在实现厦门社保卡全省同城结算以及大病保险省内异地就医“零现金”、“零等待”、“零资料”、“零报备”即时结算的基础上,我局跟商业保险公司还合作了“北上广24家医院试点医保就地一站式结算”,在全国率先实现医保服务“漫游”。

  (二)拓展自助服务终端业务

  整合信息资源建设社区社保业务经办平台,通过遍布全市500多台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参保人员社保缴交及消费信息实时查询、健康账户共济关系修改、个人权益单打印、社保卡挂失/解挂等多项业务,并可在社区直接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医保困难补助和生存认证等业务。2014年,厦门市在全国首家实现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待遇网上自助申领。当年,生育、外来人员失业保险待遇自助申领金额分别为0.4万人3890万元、1.94万人1225万元;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自助打印缴费凭证34.75万份。

  (三)拓展社会保障卡应用和服务范围

  我局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定点医疗、购药、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有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212家,定点零售药店674家,实现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263个,首批纳入医保定点服务体系的养老服务机构11家。全市14.49万名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率为99.24%,社区管理率达到100%。近年来,市民除了持卡挂号就诊和就医刷卡缴费实时结算外,在三级医院还可以通过自助机,完成预约挂号、充值缴费、结算、打印发票等操作,同时社保卡还具有个人“电子档案”的记录、查询持卡人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信息功能,可作为厦门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索引。

  (四)实现社保卡刷卡实时结算跨地区“漫游”

  2012年实现厦漳泉在全省联网定点医院、药店刷卡实时结算,患者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2013年实现厦门参保人员在福建省内联网定点机构持刷卡实时结算。2014年实现厦门大病保险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2015年1月,正式启动省外就医地一站式报销试点工作。北京、上海率先成为一站式服务的试点地区,经医院异地备案的本市参保人在12家试点医院住院或在试点地区就医,所发生的符合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自付的费用,均可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的服务网点进行报销。

  (五)拓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我局进一步拓展“厦门市对公服务综合平台”,推动全市相关部门联动、信息共享,通过中心法人库信息共享,认定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减少书面材料;通过社保信息联动,促进企业规范用工;通过季节性用工调剂平台,为季节性缺工或者季节性用工富余的企业提供自助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充分就业的机会。特别是完善“12333”咨询热线和短信服务功能,将审批、业务经办、待遇发放等环节融入政务公开平台,提供了社会保障政策咨询、投诉受理、政策发布、个人账户查询、社保卡挂失、建立留言拨回服务,由坐席代表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用户回访、通过厦门市社会保障卡信息网站,为广大市民提供多方面的社会保障服务。自2004年12月开通以来,12333已累计受理市民来电咨询1784.35万人次,被评为倾听民声金铃奖年度全国五大优秀公共服务热线,成为百姓贴心“社保秘书”。智慧社保的应用,给市民带来真正的便利和贴心服务。

  经过多年努力,厦门社保已逐步构建起一个以“一号通呼叫、一卡通应用、一机通自助、一窗口受理、一网式经办、两平台支撑”为核心的社保信息系统,凸显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城乡兼顾、纵横立体、方便快捷的社会保险信息服务功能与格局,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借助社保信息系统,目前全市社保经办机构平均每天对外服务近8万人次,其中业务窗口收件处理每天超过3000人次,12333咨询电话每天呼入约7000人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每天访问量约7000人次,每天使用社会保障卡就诊购药约61000人(刷卡笔数超过8万笔)。

  三、致力开发人才人事公共服务平台

  市公务员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不断优化厦门人事网、厦门人才网、厦门留学人才网、厦门经济管理学院网等网站功能,在全国率先开通网上人事代理平台、率新开展人事代理业务网上预约服务、率先开通“掌上人才网”和“手机客户端”、率先与台湾人才机构合作成立国内首个台湾人才服务部,全面提升了人事人才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2014年,厦门人事网连续五次获得厦门市“优秀政府部门网站”;厦门人才网主页日均访问量高达30余万次、累计达7100余万次,发布职位信息累计达90余万次,每天在线存量职位28万个,微信公众账号注册用户达2.8万人,位居国内政府人才网站前三甲,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人才网络服务平台,被誉为“不落幕的人才交流会”。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创新人才人事公共服务平台

  厦门人事网的服务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门户网站,即信息公开、政策宣传、交流互动等方面的服务;二是人才人事公共服务平台,即网上办事和简化办事流程方面的服务。2006年,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优化服务,我局全面改版提升人才人事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作为对外服务窗口的集成,主要包括统一用户管理服务、统一认证服务、统一代码管理服务、统一窗口办理服务、统一公共数据维护服务、电子签章服务等。具有十项模块功能:一是需求申报系统。主要用于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申报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申报。每年采集1000多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每年年底平均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申报下一年度需求,需求量约为5000个职位4万多人。二是厦门生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支持对厦门生源、参照生源的毕业生信息进行登记、待业落户、登记就业及待业落户信息传输公安网等功能。三是毕业生接收系统。主要用于接收毕业生的申报、审核、报到及落户数据的传输等业务办理。近年来通过该系统接收的毕业生人数平均25000人/年,办理报到的21000人/年,办理落户的14000人/年。目前该系统引入了电子自动签章系统,后续毕业生接收只有报到环节需要现场进行资料核对的人工操作,其他环节都通过网络进行办理。四是职业见习系统。主要用于职业见习岗位申报与审核、职业见习人员申报与审核、见习人员延期(中止)申报与审核、见习协议鉴证、见习人员投保、见习费用结算与申请等业务的办理。五是诚信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用人单位和个人在办理人事业务过程中的诚信情况,如使用假证、申报虚假信息、承诺放弃落户信息等。记录后,该单位或个人办理其他人事业务的时候会起到提醒作用。六是报到证打印核发系统。用于厦门院校毕业生报到证数据导入、核准和报到证打印。七是干部调动系统。用于办理调动、重新录用和重新就业等业务的申报、窗口收件与取件、审核与审批、报到落户及落户数据传输等。近年来通过该系统审核的人员平均3000人/年。八是事业单位招聘管理系统。该系统2009年开发,2013年改版。改版后的系统提供了流程化的业务处理,涵盖了招聘方案申报审核、招聘岗位录入审核、考试报名与资格审核、缴费、考场管理、成绩公布、面试管理、拟录用人员申报与审核、简化程序拟聘用人员申报与审核等功能,既支持全市统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也支持各主管单位单独招聘考试报名。九是人才住房管理系统。主要是提供人才住房申请、评分、选房、结果公布等功能。十是人才库系统。主要是采集人才信息数据,提供单位采集、人才中心采集、各业务端采集及从业务系统进行采集的功能,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前使用人才人事公共服务平台的单位2.2万多家、个人用户约9.2万人,累计采集人才信息31.8万条。

  (二)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方式和手段

  一是改版厦门人才网,开通“电子求职地图”和“简历智能提取”等多项便捷实用功能,突出智能化设计和人性化服务;二是主动适应微时代特点,先后推出微信公共平台“厦门市毕业生就业指导平台”和“厦门人才网官方网站”;三是搭建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开发推广网上招聘活动;四是联合相关部门开发信息并联服务平台,开展毕业生网上审批电子签章服务,简化手续;五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强化供需双方信息对接服务;六是运用媒体网络技术,使毕业生集中报到窗口业务受理流量实现实时动态播报。

  (三)创新实现职称评审网上申报

  为了构建简便易行、公开规范的职称评审网上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我局率先全省在卫生专业副高级职务资格评审中推行网上申报和评审,并于2011年7月顺利完成了首次评审工作。从个人提交申报材料到评审专家论文鉴定、面试出题、面试打分及投票评议均实现了网上无纸化操作,界面直观易操作,有效降低了申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评审流程中,系统还将自动隐匿申报人部分个人信息,只显示与评审有关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增强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受到了评委和申报人的欢迎和好评。

  (四)创新“台湾人才库”信息平台

  2010年4月,市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了“台湾人才服务部”,为台湾人才(包括在厦台胞)提供就业推荐、学历认证、职称评定、政策与信息咨询等多项服务,并与台湾人才机构合力加强“台湾人才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我局结合对台人才交流工作实际,逐步加大入库人才开发利用力度,发挥在厦台胞资源优势,为我市牵线搭桥引进人才。如通过在厦台湾人才蔡弼凯先生及邱瑾妤女士,积极推介我市“双百人才计划”、“海纳百川”人才计划等政策,与“中华海峡两岸医疗暨健康产业协会”等台湾同业公会、台湾高端人才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组织开展项目对接洽谈,引进不少台湾专业机构、人才和技术项目来厦落地发展。目前,共有8位台湾人才入选我市“双百计划”人选。为了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和两岸交流融合,我局创新构建全市“人才库”,并计划专门设置一个“台湾人才”门类,将定居厦门台胞及在厦工作的台湾人才信息收集入库。市人才中心台湾人才服务部正通过相关合作机构、台湾人才对接会等渠道,积极收集相关台胞人才信息,进一步完善“台湾人才库”。

  (五)创新厦漳泉人才信息平台

  2011年10月,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推动区域同城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人才合作启动仪式暨首届厦漳泉人才交流大会在厦门市人才交流中心举行。厦漳泉三地人事部门共同签署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及其附件《厦漳泉同城化人事协作机制》,从区域内人才交流平台、人才资源共享、政策协调衔接、服务合作和信息贯通等5个方面加快对接融合,初步实现信息无障碍链接。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三地共同人才信息库,在三地人才网上相互设置异地人才专业栏目,大学毕业生人才档案跨市查询,建立人事协调机制,每年共同举办1场-2场大型人才交流会。此举标志着同城化人才合作从一般性区域合作、城市联盟向紧密型、一体化融合的大都市区转变。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交流会,先后2000多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超过5.2万个,吸引各类求职人才超过6万人次,推动了旅游会展、生物医药、航运物流、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板显示、机械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等十大千亿产业的人才集聚,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育、产业分工协作等方面实现“共谋、共建、共享、共赢”。同时,也为打造全国领先智慧城市和人才管理试验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信息平台。

  (六)创新人才培训智力平台

  我局联合各类高校、行业协会、继续教育基地及相关社会培训机构,引进台湾、香港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师资库,建设智力共享平台。一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搭建企事业单位与培训施教机构沟通的桥梁,促进培训需求和教育资源网络平台对接,提升人才培训的层次和质量;二是继续依托培训超市、高级研修班、“干部在线”网络培训等载体,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和亮点,关注各类人才发展需求,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公益性培训力度;三是组织实施网络培训,使相关课程及专题紧紧围绕美丽厦门建设和“海纳百川”人才计划,以及厦门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和自贸区重点试验项目工作计划。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李钦辉(局长)

  联系人:陈民敬(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0592-5095751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5年5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