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来源:
      
2016-04-22 09:56: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4103

  厦建办函〔2015〕29号

  办理结果:B

  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黄素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区物业等公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第107号)收悉。现将我局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因此,物业服务企业是依法依约维护好物业小区内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并接受业主的监督。

  您提出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创建 “四点钟学校”的建议,不属于法规强制规定及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物业管理服务范围,但对物业服务企业加强与业主的互动,增进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沟通和信任,拓宽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范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将建议和提请市物业管理协会从拓展行业服务范围和提高行业服务能力的角度,发动和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物业服务企业,认真研究业主的需求,并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和相应服务合同的约定,协助社区居委会参与创建“四点钟学校”。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陈锦良

  联 系 人:郭晓敏

  联系电话:0592-2204279

  厦门市建设局

  2015年4月7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1份),市政府督查室(1份)。

  厦门市建设局               2015年4月7日印发

  厦思政办函〔2015〕104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7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黄素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区物业等公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目前情况

  “四点钟学校”是我区开展青少年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区98个社区中,共有61个社区开设“四点钟学校”,其中43个社区持续在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方面,主要是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小组等活动。如前埔南社区“四点钟学校”,于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30—7:00开展课外阅读、课业辅导等活动;西边社区针对辖内部分外来人口子女及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到位的问题,每周二、四下午放学时间,组织志愿者进行课业辅导,开展周末主题文化活动等。活动场所方面,主要依托社区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心理咨询室、健身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或是利用小区现有场所,如中华街道文安社区与小区协调,开放小区业主之家并成立“幸福工作室”辅导站,针对小区内初

  中、小学生开办“傍晚辅导课堂”。活动人员方面,主要由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以及社区爱心人士组成。

  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四点钟学校工作通常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社区工作人员本身工作量较大,全程无法监管到位,加上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较差,在相处过程中难免嬉闹磕碰,孩子安全问题是社区管理中最大的顾虑。二是社区活动场所受限。个别社区办公场所还未达标或仅够满足社区工作人员办公使用,无法找到“四点钟学校”场地。

  三、主要做法及下一步工作

  针对上述及建议中提到的问题,我区积极探索创新“四点钟学校”模式,一是联合社会力量开办。如鹭江街道目前已在小学社区试点与辖内培训机构合作,设立四点钟学校,为低收入家庭孩子提供课业辅导,倡导社区企业参与解决社区问题,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采用社工联动义工共同开展服务的模式,为居民提供义工服务平台,同时增加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机会。二是探索与辖区学校共建。如鼓浪屿内厝社区与人民小学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场所,在该校一、二年级试行科艺活动分层教学,订制导优和辅差的模式和专题,为辖区困难家庭子女辅导课业。三是打造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我区已在鹭江、厦港、嘉莲、莲前等街道推广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做法。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将整合多方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包括“四点钟学校”、老人康养中心、老年大学、市民讲坛、早教中心、电脑培训中心、图书阅览中心、健身中心、残疾人援助中心等在内的有特色、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探索多方合作模式,建立居委会与业委会、小区物业公司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小区物业公共资源作用,共同推动“四点钟学校”良好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此函。

  领导署名:尤小波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2日

  (联系人:杨佳  电话:1885051682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厦湖府办函〔2015〕106号

  答复类别:B类

  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07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黄素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区物业等公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创办“四点钟学校”,加强对学生课后服务的引导,促进学生课后管理服务安全有序进行,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学校教育的积极延伸和有效补充。“四点钟学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上班族”家长的思想负担,深受大多数家长的普遍认可。

  一、辖区四点钟学校建设情况

  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将原社区办公室作为开办“四点钟学校”的场所,开设绿色网吧、图书阅览室、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室以及科学工作室;蔡塘社区购买日新社会服务中心流动儿童社区融入社工服务项目,“四点钟课堂”在蔡塘社区居委会五楼开展;江村社区购买培善社会服务中心阳光少年服务项目,以“假日学堂”等形式,依托江村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家庭、学校、社区、青少年四位一体服务机制;吕厝社区利用社区退休党员老师开展“社区抗逆力提升”项目——“爱心妈妈‘彩虹乐园’项目,通过课业辅导等方式,带动单亲离异家庭青少年提升自身抵抗挫折的能力。  

  禾山街道禾欣社区免费借用小区物业管理用房作为“四点钟学校”向小区青少年开放,内含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和少儿科普室;禾盛社区适当补贴,与培训机构昕菲艺术中心共建合作,该中心位于水晶森林小区内,面积单层200多平方米,共有二层,内设少儿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室、各类音乐教室;岭下社区利用安置房小区的架空层,设立200平方米左右的“四点钟学校”,内设图书室、绿色网吧、健身器械、科普角、书法室、沙盘,目前正在探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集美大学志愿者承担“四点钟学校”工作。

  金山街道“四点钟学校”由各社区团总支以青年和青少年为服务对象,围绕“以人为本、依托阵地、创新形式”开展工作,是青少年下午四点放学后的第二校园,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少儿图书馆、绿色网吧、阅览室、棋牌室等活动室为一体,由专门的志愿者负责看管,解决“流浪学生”的安全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小区业委会聘请的物业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对没有商业利益的服务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下一步,我区将逐步摸索与完善相关制度和举措,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方法与对策,为“四点钟学校”顺利延伸到小区创造条件。一是积极引导物业企业与小区、社区、学校进行互动,探索增加服务新形式新内容,参与创建管理“四点钟学校”,以获得业主更多的信任,为业主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二是协调各相关部门,为物业企业创办“四点钟学校”提供办公用房、工商办证、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三是向市级立法机关建议,尽快制定完善物业企业在小区内创办“四点钟学校”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陈枫

  联 系 人:王鹭芬

  联系电话 :5722052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16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关于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0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B)

  尊敬的黄素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区物业等公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我区认真对待、积极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大人下班晚,可是小孩四点钟就放学了,这段时间孩子会去哪里?又在干什么?”这是令许多学生家长担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区集美街道银亭社区按照社区主导、学校配合、家长监督“三结合”的要求,以自愿参与方式,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纳入到“四点钟学校”之中。社区以室内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室、书法室、市民学校室等设施为依托,在社区形成了思想教育、道德实践、文体活动、兴趣培养等多个系列的教育阵地,吸引辖区未成年人在放学后能主动加入“四点钟学校”这个大家庭。这不仅成为孩子们求知益智的“第二课堂”,也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但推广“四点钟学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经费紧缺,导致配套条件不完善,这也几乎是所有“四点钟学校”的通病。此外,“四点钟学校”在运行中,还面临人手不足的窘境。

  因此,为了进一步抓好社区“四点钟学校”,我区拟由区教育局牵头,协调有关单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构建社区未成年人“四点钟学校”组织网络

  在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中,开展一系列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形成社区、家庭、学校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格局。成立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及辖区民警为副组长,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机制,负责活动的工作部署和具体实施,制定并完善社区负责人工作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信息员队伍及教育工作台账,使“四点钟学校”教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构建“四点钟学校”教育队伍网络

  良好的活动载体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提供人力支持。将充分发掘社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较完善的校外教育队伍网络。

  一是聘请热心社区公益的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五老”人员为义务宣传员、辅导员和监督员,到“四点钟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是结合“千名教师进社区”活动,邀请学校优秀教师为辖区居民、青少年讲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有关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是把辖区内有文艺特长的艺术家、体育辅导员、青年教师等组织起来,作为“四点钟学校”专业辅导员,开展未成年人文体、艺术培训等各种特色服务。

  三、加大投入解决场所经费相关问题

  将从经费、人员、场所等各个方面对社区居委会建设“四点钟学校”给予扶持,尽可能使每个社区都能开设“四点钟学校”的儿童托管场所。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设立多功能的家庭服务中心,配备办公设备、无障碍设施以及文化、体育、康复设施,以服务青少年、老年人等为核心,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的社会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欢迎您随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听取、认真落实。

  领导署名:孙加庆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15日

  (联系人:陈卫平 , 联系电话:622376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

  关于市人大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07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C)

  黄素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区物业资源等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收悉。您提出的建议很好,我们很赞同把“四点钟学校”由社区向小区延伸,由小区物业提供公共资源和公共用地,加强引导和指导,使成熟、有条件的小区里能够办起“四点钟学校”。现将我区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四点钟学校”,一般是指在下午4点放学后和家长下班前这段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一个看书、做作业,或者参与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的场所。目前,我区大部分住宅小区有类似“四点钟学校”的托管场所,但面对鱼龙混杂、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类社会托管机构,有些家长望而却步,亟待呼吁政府出面建设一个放心的托管机构,能让孩子们安全而充实地度过近两个小时的“管理真空”。但根据了解,很多小区物业对提供小区共资源,拓展“四点钟学校”持观望、甚至否定的态度,这涉及多种原因,如安全、监管、维护资金、设施等,都让物业无法承担这项责任。

  因此,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考虑代表的建议,结合我区实际,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鼓励学校开放校园承担社会责任

  现在很多学校放学后就放任学生自由活动,没有很好发挥学校设施完备的功能,尽量让学生在校园活动,较好发挥“四点钟学校”作用。我们将引导学校多组织开展业余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如体育锻炼、阅读、唱歌、舞蹈等。

  二、规范住宅小区托管场所行为

  目前,小区托管场所是“四点钟学校”的主力军,承担这重大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其办学不规范,在卫生、安全、思想健康等方面都存在隐患,我们将组织教育、工商、卫生、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活动,出台办学指南,有效规范托管场所。

  三、鼓励功能完善的社区先进行试点

  鼓励在已建成的功能完善、用房较为富余的的社区开展试点和推广工作,总结经验。在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用房时,结合图书室,健身活动室,给市民学校留有一席之地,为本辖区学生开辟一个适合的学习活动场所,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为社区开展假期学生活动提供平台,让社区在城市中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的教育功能,提高社区内部的凝聚力。

  四、 整合义工和退休教师中的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团市委、教育局、志愿者协会等部门,整合义工和退休教师队伍中的一些优势志愿教师资源,同时社区在招聘人员中可对有教育经验和学历的应聘者优先考虑,逐步配备教育工作力量,结合义工和退休教师所在的社区开展四点钟公益学校活动,帮助接送和辅导一些工薪家庭和新市民家庭的孩子,使社区学校真正起到辅导培训作用,有效地协助家庭和学校做好学生的课余辅导工作。

  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办好“四点钟学校”

  今后,政府将考虑设立专项基金,并广泛宣传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积极参与该项公益活动,每年对开设四点钟公益学校的社区和物业公司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提高社区和物业公司开办四点钟公益学校的积极性。同时向上级政府建议加快制定出台开设四点钟公益学校的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条例”,建立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以进一步规范和推动该项民生工程实施。

  感谢您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陈岚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

  2015年6月10日

  联系人:陈清太

  联系电话:7558190

  厦翔政函〔2015〕80号

  办理结果:C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关于

  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07号建议的答复函

  黄素玉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发挥小区物业等公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区自2010年起,针对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方面,主要以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主,按照“统一规划、因镇而异、一校一策、分步实施”的总体建设思路,以4所中心小学为重点进行规范化建设,覆盖全区4个镇,并努力实现少年宫功能的“三大延伸”,即:空间上向社会延伸,时间上向课后、节假日延伸,活动内容上向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延伸,取得良好成效。2012年,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林奕田

  联 系 人:林佳跃

  联系电话:0592-7889763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7日

  厦海政函〔2015〕112号

  办理结果:A类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

  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7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尊敬的黄素玉代表:

  《关于发挥小区物业等公共资源积极作用,拓展“四点钟学校”的建议》(第107号)收悉。我区作为分办单位,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场所、安全、经费等因素是“四点钟学校”开设的难点问题。社区“四点钟学校”大多一室多用,接纳能力有限;其次“四点钟学校”没有配备保安员,安全保障不到位;另外经费欠缺,导致配套条件不完善。当前,我区“四点钟学校”开展情况较好的社区有海兴社区、海发社区、天竺社区和兴旺社区的“小精灵成长俱乐部”。

  海兴社区已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安全防范、教师进社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心理咨询、绿色网吧、图书馆、小精灵俱乐部、陶泥工作室、电教室等一系列管理举措。兴旺社区“四点钟学校”由企业向厦门市海沧区尚书屋社会工作中心捐资捐物得以成立,由企业不定时派代表对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同时社区、学校也派代表、志愿者参与辅导、帮助学生。我区在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开展“四点钟学校”课业辅导系列活动,通过“社工+义工”的服务模式,为新厦门人子女提供包括课业辅导、亲子互动等服务,努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融合。截至2015年3月,已服务新厦门人子女1000多人次,累计服务时长200小时。

  下一步,我区拟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有场地有条件开设小区“四点钟学校”的物业给予费用补贴,引导其发展;同时拓展以小区业主为主的管理、监管队伍,在课程方面尽量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实践性强的课程,通过“社区+学校+社会组织+志愿者”的模式,使“四点钟学校”更加惠民便民。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欧阳丽娟

  联 系 人:王玲玲

  联系电话:0592-6089105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

  2015年4月27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