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文广新〔2015〕函45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文广新局关于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9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伟民代表:
《关于盘活资源,大力发展儿童综合性图书馆——完善我市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人大第193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12年8月29日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会议中,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东花提出部分家长在教育理念、认识、方法上存在偏差,在教育中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从众等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工作相对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政策和资源保障较为薄弱,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各地教育、卫生、妇联等相关部门将联合推进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使之逐步纳入公共服务范畴。
目前,我市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主要依托于私人培训机构,而私人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对于广大家长而言既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又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因此,建立并完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与所在社区的双向互动合作机制,构建有效的社区早期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早期教育的认同感和每个家庭的吸引力,使其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广大百姓受益,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一项社会事业。
我市目前的早教公共服务形式多样。岛内的思明、湖里两区最早建立了于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区内家庭提供服务。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要是帮助年轻的父母掌握优生优育知识,同时帮助指导他们培养新生儿,设立了新生儿服务处,游泳、平衡训练,心理发育测试等功能区,并指导家长如何为子女选择玩具,如何添加营养,以及如何通过选择亲子游戏来判断儿童的智力发育、身体发育、心理发育情况等。思明区还于2013年建立了首家公办的思明早教中心。
早教公共服务通常借助于社区内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如2011年3月,海沧区的海兴社区妇联与海沧实验幼儿园共同举办了题为“让婴幼儿快乐成长”早教知识讲座;同月,海达社区妇联也与海沧实验幼儿园联合开展了以“请你照我这样做”0-3岁婴幼儿早教培训指导活动。2011年5月,后溪镇妇联牵头,后溪中心幼儿园与新村社区居委会、三兴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后溪中心幼儿园0-3岁早期教育进社区活动”。近两三年来,如东孚社区、溪东社区和莲花五村社区等都展开过类似活动。
相关人才培训方面,市巾帼园也于2011年4月开始举办《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促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专业护理人员的职业化发展。
我市部分社区也先后开展了早教公共服务多种形式并行的尝试。如集美区以“三个依托”展开人口早教工作,联合多方力量共同为区内家庭提供早教服务。一是依托区实验幼儿园建立人口早期教育指导中心及试点单位指导全区人口早教工作,并把人口早教试点辐射到各镇(街)中心幼儿园。二是依托人口计生工作网络,建立一支覆盖镇(街)、村(居)的人口早教工作队伍,深入村(居)了解和掌握0-3岁计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三是依托教育系统培育人口早教专业师资队伍,设计制作发放宣传品,开展婴幼儿养育教育、专题讲座等方面培训,提高家长早期教育水平,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如思明区虎溪社区以四种模式开展早教工作:一是发挥资源共享,成立早教服务队伍,开展早教活动;二是依托幼儿园,定期组织婴幼儿开展家庭亲子活动;三是发挥社区工作网络优势,邀请医疗机构专家进家庭开展技术指导和义诊服务,为育龄群众讲解孕期保健、预防出生缺陷、优生优育、婴幼儿早期教育等知识;四是发挥“心灵驿站”平台作用,开设“点题”专栏,接受育龄群众的咨询,通过专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有效地提高了居民对早教工作的认知度,激发大家重视早教、参与早教的热情。
但目前来看我市早教公共服务普遍存在的缺陷是服务短期化,多以不定期的讲座、假日活动、咨询等形式为主,未形成长期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运作。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全面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最近,我局正在牵头制定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实施方案。我们将充分消化和吸收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实施方案》当中。今后,我们认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可依托于公办幼儿园建立社区早教服务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于社区的家长与儿童,充分调动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与相关基础设置,利用幼儿园放学后和周末时间对社区居民开放。
第二,利用公共图书馆建立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基地,图书馆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电子资源,在资源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如开设早教馆,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家长对婴幼儿的早教需求,采购适合于0-3岁婴幼儿的各种读物、游戏道具以及各种视听资源,配备相应馆员,为家长和婴幼儿提供服务。如同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正抓紧组织馆舍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在馆舍改造和服务功能提升配置中,针对低幼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服务进行布局,规划建设少儿玩具阅览室、少儿多媒体图书馆互动体验区和少儿活动体验中心。
第三,统筹社区资源,提供早教指导。利用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建立早教指导中心,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培训;利用社区人口计生服务网络的资源优势,掌握区内相关婴幼儿分布信息,建立社区早教基地;统筹社会专业技术资源,建立早教师资队伍,为区内婴幼儿家长提供科学、系统、便利、有效、个性化的指导。如我市的吕岭社区已在此方面做出了较为有意义的探索,社区根据实际情况专门为年轻的父母们开展“0-3岁”早教工作。除了通过入户走访、网站、Q群等方式向年轻父母宣传早教的重要性,还与厦门市自由未来宝贝早教机构共建,定期组织0-3岁幼儿家长参加早教课程教育,组织宝宝们参加各类亲子游戏和培训活动。
今后将努力开发适应0-3岁儿童及其家庭不同需求的早期家庭教育服务产品;将常规开展的早期家庭教育活动规范化、项目化运行,争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参与公共服务。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林进川
联 系 人:黄天福
联系电话:0592-5371918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5年5月18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