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厦环函〔2015〕120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李伟代表:
《关于开展厦门区域灰霾形成机理研究,为减霾、治霾提供科学依据的议案》(第308号)收悉,感谢您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在厦门区域灰霾形成机理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已开展相应的治理工作。
一、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已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市空气质量状况。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专题会议的纪要》(〔2013〕317号)文件要求,厦门市环保局抓紧推进监测点位完善建设工作,确保我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完善。
(一)完成网格实测工作
2011年4月22至2014年4月5日对我市6个区开展网格实测工作,共监测近70个点位。根据网格实测结果确定厦门市新建空气质量监测点位7个。另外,为实现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提高空气质量监测预警能力,根据我局与气象局的合作备忘录,在狐尾山气象观测站同步新增1个点位。
(二)完成新建点建设工作
2013年12月31日至2014年8月1日,全市新增的8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建设工作如期完成,数据全部上传至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控平台。
(三)完成仪器设备质量控制
2014年3月13日至5月31日,完成对8个新建点位的仪器进行了仪器验收和运行验收考核,所有仪器各项参数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2014年4月14日至7月22日,完成测尘仪(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的手工比对工作。2014年7月28日至8月10日,将完成臭氧(O3)的朔源和新建点位O3分析仪的比对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四)加快各区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建设
2015年岛外各区也加快了区控空气质量点位建设步伐,其中,海沧区新建点位2个,集美区和翔安区分别新建1个。
截止目前,我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已由2013年的8个增加至22个。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推进预警监测点和边界监测点建设工作。
二、成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积极开展大气污染应急工作
2014年3月,市环保局制定《厦门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持续性大范围的大气重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以积极有效应对大气重污染,建立厦门市大气重污染预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对大气重污染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科学指导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大程度地减轻或消除大气重污染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014年10月,与市气象局签订《环境气象业务服务合作方案》,在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方面开展合作。2015年1月1日起,我局在厦门电视台特区新闻广场开展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播报。同时,利用“厦门环保”官方微信平台、政务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和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发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信息。
2014年12月,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市空气质量改善等环保工作专题会议的纪要》(〔2014〕347号)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决策支持信息管理项目纳入信息化建设计划,市环保局负责开展厦门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决策支持信息管理项目建设。2015年4月,厦门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决策支持信息管理项目通过财政审核,该项目目前正进行第一期建设工作。
三、加快厦门区域灰霾形成机理研究
2014年市环保部门加快环保科研进度,在改善环境空气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
(一)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
《厦门市大气PM10、PM2.5污染源解析以及灰霾成因研究》项目作为厦门市重点研究项目,厦门市于2012年开始细颗粒物的源解析前期调研,目前已完成了《厦门市大气PM10,PM2.5污染源解析以及灰霾成因研究》的阶段研究。
(二)其他研究
2014年,厦门市环保局完成了《厦门市光化学污染研究》、《厦门市空气中SO2、NO2来源解析》、《厦门市VOCS排放特征研究》、《厦门市光化学污染与霾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厦门市酸雨的污染特征与成因研究》、《厦门市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检测方法(遥测法)》等18个项目研究,建立了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统计模式;编制了VOC污染和锅炉专项普查、厦门市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和工业锅(窑)炉专项普查、厦门市餐饮油烟污染整治方案等13个环境专题报告。
其中,《厦门市光化学污染与霾及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的科技成果鉴定表明:该核心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和EPA专家张志诚博士对本研究成果充分肯定。
2015年,我局将继续加大在大气环境方面的研究,包括开展厦门市大气流场模拟研究等,为改善厦门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建议。
四、已开展的减霾治霾措施
(一)加大机动车污染整治。通过实行提前淘汰补贴、将非绿标车限行范围扩大到本岛全区域、开展公务黄标车集中收缴淘汰等措施,有效推动黄标车淘汰进度。2014年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7741辆,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淘汰任务(16571辆)。
(二)开展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十二五”减排任务。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铺设燃气管道50.6公里,完成24台燃煤小锅炉整治改造。印发了《厦门市“十二五”期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对全市产生和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单位提出整治要求。
(三)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工地扬尘整治,在全市共安装49台套的微灌雾喷系统、风送式喷雾机和3台水炮车等降尘设施;开展了建筑废土砂石综合管理和渣土车整治,通过夜查路检等措施,遏制建筑废土砂石滴撒漏;开展油气污染整治,全市118家加油站、7家储油库油气污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开展餐饮业污染专项整治,在思明、湖里两区试点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控。
2015年,在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方面我局将重点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城市扬尘防治、燃煤锅炉专项整治、餐饮业污染专项整治等多项工作,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收官之年划上圆满句号。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胡军
联 系 人:刘尹
联系电话:0592-5182696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2015年6月10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办公厅督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