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关于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1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
      
2016-04-22 10:5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4281

  关于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1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B)

  尊敬的黄国华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杏林湾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们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我区认真对待、积极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杏林湾湾区及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欠账多,近年来人口迅猛增长,历经多年的累积,现阶段污染呈加剧趋势。对此,集美区高度重视,区政府成立杏林湾流域污水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杏林湾流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对环湾基础设施建设、水面执法管理、流域综合整治等做出了具体部署。目前,杏林湾污水整治系统工程全面展开,环湾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九天湖整治工程、后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相关项目不断深入推进,取得扎实成效。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立足调查分析,编制方案实现精准治污

  1.摸排分析雨污水排放口现状

  按环杏林湾雨污水截流工程建设分段情况,将杏林湾湾段划分为滨水西岸段、九天湖段、核心区段、集美大道段、田集连接线段等5段,通过现场勘查、地形修测等方法,现查明杏林湾雨污水排放口52个,日排放污水量约2万吨/天(不计雨天及后溪流域流入量)。根据摸排掌握的情况,我们针对性地实施各个区段的截污治污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各个排放口的污水截流后引向就近的污水处理站或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再行排放。详情参见下表:

  区段 排放口

  数量 污水来源 工程情况 污水处理厂

  滨水西岸段 9个 杏林、内林、杏北片区的村庄合流污水 已开展杏锦路3个截流井和滨水西岸2.27公里截流管建设 引至杏林污水厂和滨水西岸污水处理站处理。

  九天湖段 8个 内林、锦园、三社、西亭等村庄合流污水 目前正开展方案设计 引入九天湖A污水处理站处理。

  核心区段 18个 村庄排污口8个:官任村污水 计划与九天湖北路市政道路同步建设, 引入九天湖B污水处理站处理

  新建片区雨水口10个 引入核心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集美大道段 8个 集美大道北侧村庄排污口3个:崎沟、侨农、英村、兑山等村庄合流污水 将沿集美大道北侧建设截流井截污 引入集美大道污水主管流向集美污水厂处理

  新城新建片区雨水口5个, 拟建设截流管截留 

  田集连接线段 9个 兑山、孙厝、老城区、集大、体工大队等处合流污水 目前该段整体截流工程正在进行方案优选调整 引入集大泵站流向集美污水厂处理。

  2.编制杏林湾流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我区坚持科学谋划,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杏林湾流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主要思路是:在“点”上开展流域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在“线”上推进后溪等流域的综合治理,在“面上”加强杏林湾水面管理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从而实现“串点成线,以线带面”,为科学、系统推进杏林湾及其流域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 内容

  点: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 1.实施村庄截污纳管;

  2.建设分散式污水治理站。

  线:

  后溪流域综合治理 1.河道整治:河道清淤、水面恢复、护坡建设等;

  2.控源截污:整治村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生猪及禽类养殖污染、非法洗沙场等。

  ……

  面:

  杏林湾湾区综合治理 1.加快环杏林湾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

  2.加快九天湖整治工程;

  3.加强杏林湾水面管理;

  4.环湾26公里慢性系统建设。

  ……

  3.编制针对性方案实现统筹推进

  针对“点线面”各个具体工程,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分门别类地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理方案,加强对污染整治工作的统筹和指导,提升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其中: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区政府正式印发《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村(居)污水集中式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分散式污水治理任务村庄名单》及《村(居)污水集中式治理任务村庄名单》,明确各单位职责任务、污水排放标准及污水收集治理范围。

  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由中山大学李郇教授团队实地考察指导,完成现状系列分析、制定整体规划方案、确定落点项目,整合各项目设计单位针对性修定改造方案。

  (二)强化重点突破,着力推进杏林湾综合整治

  1.九天湖污水综合治理方面

  九天湖位于杏林湾上游,具有面积大、岸线长、淤泥深、排污多等特点。2015年3月,九天湖部分水域因周围村庄污水设施不完善、水体自净能力差等原因造成鱼类死亡、水葫芦蔓延等现象,受到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立刻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按照湖面死鱼清理、污染湖水抽水处理、环湖分段截污、湖底污泥清淤、沿岸护岸步道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步骤实施九天湖综合治理。目前已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1)组织专门人员巡查清理湖面死鱼,并进行集中掩埋处

  理。

  (2)污染湖水抽水处理已完成污水处理60000吨,滨水

  西岸污水处理站日处理量由5000吨/天逐步提升到10000吨/天,计划于7月份完成抽水处理工程。

  (3)环湖截污工程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拟开展方案评

  审和项目前期工作。

  (4)湖底污泥清淤一期工程拟结合截污工程围堰实施,

  二期工程待抽水处理工程完成后,大面积实施,计划于年内完成九天湖截污、清淤工程。目前,正在实施围堰抽水、清淤,抓紧新建截流管约1公里,截流井5座。

  (5)在完成截污工程建设基础上,结合沿岸护岸挡墙的

  建设,加快杏林湾环湾步道九天湖段的建设,实现杏林湾环湾慢行道的全湾段闭合,同时开展沿湖湿地园林建设,改善九天湖生态环境。

  2.全国青运会赛艇赛道区域整治方面

  为了迎接10月份全国青运会赛艇比赛在杏林湾的举行,我区以比赛时间为节点,对总长20公里(52个排污口)的环杏林湾进行截污综合整治,并在全市率先对4毫米以下的初期雨水进行截流处理。环杏林湾截污工程分为5段,最新进展分别如下:

  (1)田集连接线段:管道埋设完成约70%,5个截流井4个完成砌筑、1个正浇铸基底;5个闸门井已开挖,正实施钢板桩支护;泵站基坑分层开挖,基坑周边钢板桩完成50%。

  (2)集美大学段:共有4个截流点,其中华大排洪沟、中烟排洪沟截流工程管道施工完成70%,2座截流井正开挖;其他3个截流点已完成交桩放线,正安排施工队进场。

  (3)核心区段:完成交桩放线,待顶管设备进场。

  (4)九天湖段:完成交桩放线和地勘工作,施工项目部已进驻,正安排施工队进场。

  (5)滨水西岸段:完成交桩放线和地勘工作,施工项目部已进驻,正实施项目施工用地围挡。

  3.杏林湾水面管理方面

  针对杏林湾原有的水面管理体制不明确,导致管理缺位、水面人为污染严重,死鱼、水浮莲及水面垃圾未能及时清理等现象,区政府抓紧理顺杏林湾水面管理机制,明确由区农林水利局负起水面管理责任,切实行使杏林湾水面的行政管理权和行政执法权,制定长期有效的管理方案,加强对水面管理力度。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力量进行联合执法,抓紧开展杏林湾水面清理及岸边整治,加大力度实施清理水面撒网捕鱼、整治非法采砂等工作,实现杏林湾水面的有序管理,为保护提升杏林湾水质环境与生态系统奠定良好基础。

  (三)坚持先试先行,扎实推动后溪流域综合试点

  按照去年市委小流域治理专题会议,确立集美区后溪流域(许溪小流域)为全市两个小流域试点之一。我区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综合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半年目标任务,控源截污基本实现,绿道系统初具规模,小流域生态环境、农村面貌、产业发展得到明显提升。现就河流管理与污水整治相关方面择要汇报如下:

  1.河道整治方面:全部完成河道清淤,恢复正常河道面,清理干净河面杂物和漂浮物,建成两岸生态柔性护坡,建设沿河景观步道和水系绿道,打造了小流域区域的核心部分。

  2.控源截污方面

  一是立足调查摸底。全面梳理17个入河排污口及五大类污染来源,建立整治清单,绘制现状图。

  二是推进农业面源整治。组织清退生猪养殖场53个生猪5609头、大型养鸭场4个;余下水禽养殖场通过改变养殖模式、降低养殖密度等方式,同时建设公共生化沉淀池降解养殖排泄物,进一步净化水质;引导农民转变施肥方式,提高配方肥使用率,现已推广测土配方肥1345亩,有机肥852亩;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使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降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使用量。

  三是严格工业污水排放。组织专业调查机构入户拉网式普查村庄内小工厂、小作坊1410家,其中排放工业废水126家,年总废水量为753230吨。重点打击村庄内“十五小”企业,责令停产、强制淘汰;严格查处排污整改不到位的小工厂、小作坊,责令限期整改、补办相关手续、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强化后续监管;同时积极引导村庄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正规工业园区。

  四是坚决取缔洗砂场。取缔该流域非法洗砂场16处,确保水质清澈无浑浊。

  3.溪流管养方面: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的要求,以“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线无污水直排和无垃圾”为标准,建立溪流养护长效机制。加大经费保障投入,干流的河道养护经费按20万/公里•年进行补助,支流按15万/公里•年进行补助。在全区范围内设置河段管理责任牌,溪流保洁率达到100%。采用政府“服务外包”模式对溪流进行日常养护,实行监管分离。

  (四)分段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全区农村污水处理

  根据《关于厦门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的纪要》,我区稳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经摸排调查,全区村庄222个,其中拆迁村庄14个不做处理,剩余208个村庄中,可做截污纳管村庄139个,可实施分散式污水治理村庄69个。

  1.明确污水收集范围和出水标准。明确农村污水收集范围包括农村居民生活污水(主要是厨余污水、洗涤洗浴污水和厕所污水)、村庄内零星畜禽养殖污水和初期雨水三部分,不包括工业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等。严格执行污水处理后出水标准,其中分散式污水排放标准统一参照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

  2.扎实推进建设进度

  (1)截污纳管工程:今年计划实施项目68个(含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村庄15个和九天湖周边社区12个),现已完成方案评审33个,已委托方案设计35个村庄,计划今年底之前完成。其余64个村庄将于2016-2017年分两个年度实施完成。同时,结合农村(社区)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启动孙坂北路、中洲路一期、华夏学院西侧道路等三个道路市政项目的污水改造,其中孙坂北路、中洲路一期已进场施工,将于上半年完成。

  (2)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2012-2014年开展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27个(其中完工12个,在建15个)。2015年拟新建项目42个,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共计2.3636亿元,目前42个污水处理站完成招标,42个污水管网设计方案已全部评审并报建。

  3.创新污水处理工艺。在分散式污水搜集处理工程中,采用微生物厌氧反应器、人工湿地系统等新型生态污水处理工艺,合理设计污水处理流程,通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进行污水处理,以实现高效、低耗、达标排放。相关处理工艺如下图: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建立健全杏林湾湾区及流域污水整治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污染整治工作。同时,总结推广污染整治经验,全面实施《杏林湾流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着力保护、提升杏林湾珍贵的水质环境和生态系统。

  (一)深化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抓紧实施分段截污。对环湾村庄雨污合流污水实施截污处理是杏林湾污水整治工作的核心。积极探索环湾分片区进行截流工程建设,各自就近接入污水处理站或污水厂处理,有效控制排入杏林湾污水水质达标排放。

  二是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逐步推进雨污分流,加快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环境执法检查。提高工业污染源监管能力,防止生猪养殖污染反弹,减小水禽养殖污染;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

  四是重点开展河道及湖区综合整治工程。推进河道清淤及河面恢复,提升河流环境承载力,加快“一河两岸”景观整治,提升流域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九天湖区域污染底泥清淤工程,增加库容量,改善水质。

  五是积极恢复湾区生态系统。开展湾区滨水驳岸景观生态建设、湿地水域生态建设等,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减轻水流排污负荷压力,依靠水域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恢复能力。

  (二)抓好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流域范围内农业和工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是实现流域水质远期达标的必要手段。

  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对现状传统的农业、畜禽养殖业,通过技术培训、牵线聘请专家、科研院所指导、引进合作对象等方式,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发展绿色农业、精细农业。推广宝生园休闲农庄在建设休闲农业方面的经验及运作模式、管理方式,利用土地及老厝资源,通过种植铁皮石斛及有机果蔬产品为主,结合农业旅游相关配套服务为核心,将周围的旅游景区融合在一起,形成“游山、玩水,赏民俗,体验农家情”的旅游格局。

  二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关停改造或外迁“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低端工业企业,严格查处排污整改不到位的小工厂、小作坊,责令限期整改、补办相关手续、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强化后续监管;同时积极引导村庄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正规工业园区。

  (三)建立健全污染整治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湾区及流域环境监察协作、部门联合执法和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各部门定期协调会商、信息互通共享、水质联合监测和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处置制度,妥善处理水污染纠纷和环境突发事件。

  二是在全区流域深入实行“河长制”,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作、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和“一河一策、一段一策”的要求,以“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线无污水直排和无垃圾”为标准,建立溪流养护长效机制。

  同时探索政府“服务外包”、监管分离等模式对溪流进行日常养护,推进污染治理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

  最后,再次感谢您们对我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们今后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欢迎您们随时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听取、认真落实。

  领导署名:孙加庆

  

  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30日

  (联系人:陈卫平 , 联系电话:622376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