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38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来源:
      
2016-04-22 10:58: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4313

  厦团函〔2015〕18号

  办理结果:B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38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胡盛代表:

  胡盛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专业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第338号)已收悉,感谢代表们对我市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问题的关注,并对我市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厦门市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快,基础较好。多年来,团市委一直高度关注青少年社工队伍建设工作,在合作治理的框架下,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一、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合力。

  团市委发挥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明确在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各司其职,共同推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作为政策影响者和服务协调者,团市委继续引导社会力量出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团市委、社区居委会和青少年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合力。同时主动与民政部门建立互动联动机制,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人才管理、人才使用、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

  在加快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方面,团市委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培养、引进和选拔熟悉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依托厦门市社会工作协会,对全市共青团系统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相关人员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鼓励在职的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以学促进,提升相关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理念。

  二、积极探索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新模式,完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2015年4月,团市委、集美区缔造办共同将“共青团邻里青年汇”的创新理念、机制、做法引入和乐康城社区。发挥青年汇的“磁石”作用,引导青年从参与共谋更多地深入到参与共建、共管。发挥青年力量,参与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弘扬优良家风家教;建立“社区青春志愿驿站”,开展“共青团星期六社区志愿服务日活动”;搜集和反映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突出对社区困难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开展“希望小屋”、“青春同行助孤行动”等关爱活动;开设社区青少年课堂等。整合全市共青团品牌资源,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创业帮扶、文化提升等公益服务。解决社区青年因为有心无时间、有时间无兴趣、竞争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参与社会治理的“缺位”,邻里互助的“冷漠”。创造了社区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一个互助的邻里圈子,一个共享的青年家园”。

  在搭建青年汇平台的同时还整合了青年社会组织资源。经摸底,全市115个青年社会组织,其中有意向承接青年汇相关服务内容的青年社会组织有32个,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推动专业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的建设,深入社区开展专业服务。青年汇试运行短短几个月,得到广大社区青年的认可,今后团市委还会不断总结、完善,形成更多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市6个区推广,积极探索青少年社义队伍建设的新方向。

  三、加强两岸青少年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交流,借鉴台湾经验,加强社工机构能力建设和专业认同感。

  随着两岸经贸、文化交往的增加,厦门在两岸交流中的地位凸显。团市委、青少年宫、海峡青年发展基金会与台湾已有文化、艺术、青年发展方面的交流,有迄今已举办12届的海峡青年论坛,从2012年开始着力打造的两岸青年创业园,两岸青年创业大赛和两岸大学生歌会,两岸传统文化夏令营等,通过文体交流和青少年发展交流,消除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心理隔阂。目前,两岸青少年社会工作交流还处于探索阶段,为谋求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考虑将青少年社会工作交流纳入青少年工作规划。如在每年举办的海峡论坛中增设两岸青少年社会工作论坛,或在两岸社会治理论坛中加入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以交流促合作,以交流促融合。

  四、规范政府购买青少年社工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青少年的能力。

  制度建设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制度化发展的基础。共青团将参与制度建设,推动立法,为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制度体系提供政策建议和资讯,规范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至今,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岗位购买制和项目购买制两种。项目购买制是政府为需要服务的群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服务对象为本,社工机构按照实际安排社工及相关人员开展服务,以服务目的和目标的达成作为成效评估基础。团市委根据青少年需求和社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青少年问题,设立服务项目,通过项目招标方式确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服务目标,同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升政府服务青少年的能力。

  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黄颖

  联系人:  张长凌 

  联系电话:2382020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

  2015年7月23日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