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关于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的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3-17 16:56: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55498

  答复内容一:

  厦发改社会函〔2016〕116号

  答复类别:A类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

  会议第065号建议的分办意见

  市文广新局: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下达的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的责任分工,我委作为第065号《关于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的建议》分办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现将该建议涉及我委工作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王静代表提出的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的建议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青少年课外素质教育、拓展训练等的需求,对我市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建议贵局牵头,整合梳理全市科技馆、剧场、音乐厅等资源,建立机制、统筹利用,丰富青少年社会活动。对于有市场需求、公共服务不足的项目,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来建设、经营。

  专此函告。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

  2016年3月22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答复内容二:

  厦文广新〔2016〕函63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文广新局关于市人大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6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王静代表:

  市人大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65号《关于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于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结合本局业务职能,就本市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项目进行调查了解,提出了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关意见和建议,现将办理意见反馈如下:

  一、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良好,为青少年开展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取得较好成效:2013年,厦门市荣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2014年,入选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城市。同时,我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以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等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契机,将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工作作为示范区后续建设的重要任务。2015年8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厦门市委、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具有厦门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村(居)文化室为核心,构建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厦门青少年提供便利的校外文化活动场所。

  二、我市在青少年文化服务的有效探索,为发展青少年社会体验行业提供有益借鉴

  青少年社会体验行业于本世纪初进入我国,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继建成体验馆。据了解,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前期建成的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经营得好的不多,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和不足。作为商业化运营的场馆,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有别于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服务模式,既要重视企业营利,又要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而后者也是家长愿意花钱带孩子去体验中心的根本原因。

  就厦门而言,在青少年体验教育的探索上,我局主要从两个方面抓好试点工作:

  (一)厦门市少儿图书馆专设少年儿童体验项目。一是闽南文化体验项目。孩子们可模仿传统戏剧表演,并自己尝试动手化妆、戴头饰、穿戏服,进行高甲戏、歌仔戏、木偶表演体验。同时,少儿馆还专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辅导,使孩子们能够更加理解和领会闽南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种植体验项目。少儿馆在馆楼露台设有小种植园,组织喜爱阅读的青少年读者和小志愿者,认养种植小农作物,每周定期施肥、浇水,植物成熟后果实可自行采摘带回,让少年儿童体验农业种植乐趣,从小培养劳动能力。三是手工体验项目。少儿馆还设有可通过微信报名体验的陶艺、剪纸等手工艺体验项目,现场邀请专家辅导,完成后的优秀作品在馆内榜上张贴、展示,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及责任意识。因此,在全国图书馆评估中,文化部专家高度评价我市少儿图书馆上述体验项目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良好创新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二)结合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开设青少年文化体验项目。我局每年举办的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中,就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了青少年文化体验项目,如剪纸、古埙、漆线雕、珠绣、石雕等厦门传统手工艺项目;厦门少儿图书馆也面向青少年,定期举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艺体验活动”,包括:布袋戏、鱼骨画、古琴、古埙、答嘴鼓、剪纸、漆线雕等,让孩子们在亲身感受和了解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

  以文化系统主导的青少年文化体验项目受到了我市少年儿童的一致欢迎,但还未形成常态化,需要进一步总结、提升和推广。下一步,我局将在此基础上,注重规划,加强引导,加大投入,继续做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并继续在少儿图书馆等场馆做好“红读”等有益青少年身心的公益活动,利用现有条件在原有的少年儿童体验项目上进行升级完善,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文化项目更多、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为提高我市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做出积极努力。

  三、结合文化工作实际,为办好青少年成长体验中心献计出力

  办好青少年成长体验中心,对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补充与提升具有很好的意义。而我局认为,作为新兴的娱教服务商业项目,青少年成长体验馆如能在厦门建成,需要招商并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我局将在职能范围内全力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此项目落实。同时,对办好项目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应在把握好正确的运营方向和目标前提下,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二是项目应注重本土文化的注入,形成本地文化特色。三是注重项目的精神内涵,防止在体验服务中对青少年思想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林进川

  联 系 人:邱华琳

  联系电话:0592-5371933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6年6月15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答复内容三:

  答复类别:B类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65号建议的答复函

  王静代表:

  您提出的《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的建议》(第06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青少年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安全自护方面的关注,并对我市建设青少年社会体验中心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已建立有科技馆、美术馆、文化馆、集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等一批融青少年教育与体验于一体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常年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展览、培训与实践教育,同时各街道社区也积极建立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阵地。如,厦门市科技馆设有“海洋科技展示馆”、“探索发现馆”、“和谐发展馆”、“儿童未来馆”、4D动感影院、飞行影院等占地17000平方米的综合性科技体验活动场所。湖里区的星期八小镇,场所规模大,由约45个主题场馆组成,每个主题馆的设计真实感强,提供8大领域、50类行业70多种社会角色模拟扮演,为我市青少年提供了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教育体验活动的服务。

  厦门市青少年宫作为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主管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常年面向我市广大青少年,免费开放红领巾剧场、艺术展厅、心灵小屋、珍妮小屋英语角等多个青少年活动实践场所,每年举办各类才艺培训、公益活动和文艺演出一百多场。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少年军校、3D打印及机器人科技体验活动等一系列青少年实践活动。并积极联合思明区政府探索建立安全教育体验馆,致力于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打造“校外教育示范阵地”和“现代化少先队阵地”。

  综上所述,我市现有多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提供多元的青少年服务,已能基本满足我市青少年需求。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

  2016年5月29日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