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关于我市在家园清洁行动中应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的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3-24 11:2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57577

  答复内容一:

  厦建办函〔2016〕71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钟庆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在家园清洁行动中应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的建议》(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8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非常理解您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缔造美好家园的急切之心,同时深刻体会工业化、城镇化带动邻近城区的农村发展,使岛外广大村民对农村污水、环境卫生整治的殷切期盼。近年来,我市加大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在财政资金投入、设施及技术支持等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已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机制体制。按照“共同缔造”的理念,我局和各区经过多次的沟通、梳理,逐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确定了市级筹划、指导、考核,区级统筹、主体、实施的总体运作机制体制。市级负责筹划下达项目任务、筹集市级以奖代补资金、制定考核标准、组织督促检查;区级负责统筹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组织项目的实施和验收等。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流域治理的工作要求,我局制定了《厦门市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原则,细化了工作内容。

  三是细化工作任务。我局会同市市政园林局委托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厦门市九大流域污水截流建设规划》,明确岛外流域范围内需要分别实施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和市政集中纳管处理的村庄范围及建设计划,并确定了2015—2017年流域范围内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的年度工作任务(2015年417个、2016年161个、2017年70个),至2018年实现流域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的全覆盖。

  四是落实资金保障。推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措施,贯彻“竞争性分配”、“进步性奖励”原则,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项目建设资金。市级财政进行以奖代补,按照各区户籍人口2000元/人标准进行补助;各区在市级奖补的基础上全面兜底。

  五是优化招标方式。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项目的建设进度,简化工程招投标程序,我局提出并报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项目参照《厦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2〕1号)和《厦门市建设工程小项目施工简易招标投标指导办法》(厦建筑〔2014〕53号)规定的简易程序进行招投标,各区也结合本区实际,出台相关政策,采取简易招标程序。

  六是加强技术指导。转发《福建省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指南》,推进岛外各区结合村庄的水质情况、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村庄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艺。同时,根据各区要求,商请市环保局下发了《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农村污水治理执行排放标准的函》(厦环函〔2015〕13号),具体明确了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后所适用的排放标准。

  七是建立巡查机制。我局已初步形成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日常巡查机制,通过专项检查、或结合宜居环境检查、美丽乡村检查等进行日常巡查,督促各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已采取的工作措施

  近几年来,根据“211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围绕“四有”工作目标,(即:有完备的处理设施、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责任监管机制)。目前,我市农村已建成投入使用垃圾转运站269个,配置各类转运车辆179部、各类收集车辆3491部;已配备5222名保洁人员,达到6人/1000户籍人口;筹集安排了各类资金4.3亿元,其中市级以奖代补4500万元,区级实际投入24081万元,镇街投入11342万元,村级投入2172万元;逐步建立起“村保洁、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工作机制,农村日均清运生活垃圾约1917吨,基本实现所有镇(街)和95%以上村(居)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全部行政村及村改居的市容考评全覆盖,2015年村容考评优良率达到了77.74%,比上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

  一是完善收集转运体系。在“村保洁、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管干分离,由专业化的公司来负责农村的环卫保洁工作。海沧区通过委托区属城建集团公司,统一组建环卫作业队伍和实行收集转运,实现专业化、城乡一体化作业;集美区已在各镇街实行保洁队伍的统一管理模式,并计划在城区试点环卫管理公司化的基础上,逐步向农村推行;同安区新民镇、翔安区马巷镇已在部分村改居和工业集中区周边村庄试点农村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第三方单位进行卫生保洁。

  二是推广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为解决因村民垃圾投放不到位或垃圾桶溢满等造成的垃圾二次落地污染问题,各区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的推广工作,为下一步“农户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打下基础。其中,海沧区在海沧街道院前社等3个村庄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东孚街道辖区村庄推广上门收集;集美区已在全区6个镇街实行了生活垃圾上门收集;翔安区在马巷镇何厝村、新圩镇云头村等8个村庄实行了生活垃圾的上门收集试点。

  三是建立起市区两级巡查机制。督促各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农村垃圾各种问题回潮,对再次出现问题的责任区域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清理。同时,强化部门联动,与市文明办、市妇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文明镇、村和巾帼美丽家园创建的指标体系,形成多部门定期、不定期明察暗访的工作机制。

  感谢您百忙之中,对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局的工作。 

  领导署名:许勇铁 

  联 系 人:邱圣安

  联系电话:0592-8123017

  

  厦门市建设局

  2016年6月4日 

  答复内容二:

  厦城执函[2016]91号

  答复类别:A类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8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尊敬的钟庆达代表:

  您在厦门市人大十四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我市在家园清洁行动中应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区不断拓展,进城人员、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市容环境管理面不断扩大,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现象日见突出,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您在建议中所提出的问题切实中肯,各项建议非常有建设性,我局已认真采纳,并结合全市城乡家园清洁行动,认真组织贯彻落实,扎实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开展广泛的法制宣传,提高市民文明、守法意识。

  一是坚持日常执法管理过程中的普法宣教,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做好管理相对人的教育引导工作,提高相对人的知法、守法意识。

  二是结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迎接我省、全国文明指数测评检查为契机,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社区宣传栏以及举办宣传咨询站等多种方式,开展持续深入的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意识。

  二、强化五项措施,提高环境整治执法效能。

  围绕全市城乡家园清洁行动的总体工作部署,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积极参与到农村、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清理工作中,集中协助清楚村居、道路和沟塘等的各类积存垃圾,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地;加大城区内随意焚烧垃圾行为的执法力度,从严查处烧烤、大排档、流动小吃等违法行为,建立整治违章占道长效机制,扭转城市占道经营乱象,防止问题回潮。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提高执法效率。建立“五定”(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定效),严格落实城区主干道、重点区域和主要景区地段的管理执法,在“点”上实行严控。同时采取错时巡查,加强对全市主干道占道经营进行守点控面、严格执法。

  二是强化属地管理,确保工作到位。明确市、区两级执法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同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目标,定期检查落实和绩效评估,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执法管理的指导、协调、检查、督促,有效发挥各责任单位的属地管理优势。

  三是强化疏导规范,促进有序管理。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小巷疏导规范的办法,以街镇为主合理设立摊位,为流动摊贩提供经营场所,同时,结合群众投诉反映的热难点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及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解决占道经营突出和回潮问题。

  四是利用科技手段,强化市容监控。对全市主干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主要窗口地段景区等进行统计、登记并进行地图标识,对占道经营状况进行摸底、登记,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编入“数字城管”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公安、综治等部门,对占道经营的重点区域实现电子监控信息共享,建立市容市貌数字监管数据库,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五是结合“两违”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拆后腾出土地利用工作,优化美化绿化城乡环境。结合宜居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我市制定下发了《厦门市“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拆后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区均已出台符合辖区实际的“两违”拆后腾出土地利用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坚持“拆为所用”的原则,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提高拆后土地利用率。有的“两违”被拆建成了方便群众的停车场、休闲广场、医院等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有的变身为千亿重点项目;有的则成为了绿地、公园。如海沧区就紧密结合全区项目落地和宜居环境建设,采取“拆绿、拆改、拆管、拆建、拆查”“五结合”措施,有序推进拆后土地利用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激发城区活力、更富更美,共同缔造“美丽新家园”。

  三、加强执法调研,建立完善市容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按照“执法为民惠民”的原则,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为抓手,对群众长期反映的占道经营较为严重的地段,市局组织相关区基层执法部门为主开展专项调研,深入实际掌握占道经营现状、成因、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管理措施,调整工作思路,探索建立长效执法管理机制;同时建立市容管理沟通协调制度,形成各相关部门协调统一、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综合管理机制。通过市区两级执法部门的定期联席会、市容环卫管理职能部门与执法部门的定期联席会以及专项治理工作研讨会等形式,有效发挥政府部门之间协作互补作用,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管理和执法成效进一步提升。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感谢您对我市城管执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专此函谢。

  领导署名:吕庆端

  联 系 人:李旭岩

  联系电话:0592-5379390

  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16年5月27日

  答复内容三:

  厦同政函[2016]52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08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钟庆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在家园清洁行动中应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的建议》(市人大第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81号建议)收悉。现将我区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致邻近的村居急剧汇集大量的外来人口,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环境的加速恶化,特别是生活垃圾量的爆发性增长,给环卫保洁带来较大的压力。为使全区各镇(街)、场、村(居)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善、宜居度明显提升,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推动“富美同安”的建设,从2015年开始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城乡家园清洁行动,达到“四有”目标(有完备的处理设施、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责任监管机制),具体推动工作如下:

  一、建立健全的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全区城乡家园清洁行动,逐步推动环卫城乡一体化,区政府出台《同安区城乡洁净工程实施方案》、《同安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安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三个实施方案,指导全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提升工作。

  二、全区市政道路保洁全覆盖

  根据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区市政道路保洁要全覆盖。目前已建成的市政道路的保洁基本全部纳入市场化管理,进行常态化保洁,进一步改善全区环境卫生,特别是改善城乡结合部、工业区周边村居的外部环境卫生,进一步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

  三、组织开展大整治,提升全区环境卫生水平

  为积极推动我区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夯实全区生活垃圾治理三年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基础,每年开展2次为期各1个月的垃圾治理集中攻坚行动,组织开展大整治,全面发动全区各镇(街)场、村居等各相关单位以及广大村民共同参与,落实积存垃圾专项清理、村容村貌卫生整治等行动措施。并通过集中整治行动推动巡查整改制度落实,建立起常态化管理制度。

  四、试点推行社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管理

  根据厦同政专纪[2015]119号文部署要求,2015年11月1日起,将城乡结合部和工业集中区涉及的29个社区纳入第一批次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管理试点,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保洁公司负责常态化保洁。目前已初步建立起社区保洁市场化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29个社区均已按要求完成 “三支队伍”建设,即全面建立清扫保洁队伍、垃圾收集队伍和管理队伍,从而有力地提升了环卫作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接下来,还将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固强补弱,逐步提升社区的环卫保洁水平,并将逐步推广至其他村(居)。

  五、完善农村环卫管理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同安区已建立 “区、镇、村”三级管理长效机制,按照“村保洁、镇收集、区转运”的模式开展工作。全区村居保洁队、垃圾收集队须逐步推行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运作,完善好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管理队伍建设,按照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卫管理水平的提升。

  根据厦同政专纪[2015]119号文,对未纳入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村居大幅提高保洁员配置比例和工资待遇,保洁员人数配置按户籍人口3-4‰和外来人口(取公安或计生数据最高值)1.5‰比例配置,保洁员工资补助从原来900元/人·月调整为1500元/人·月。保洁经费的大幅提高,使农村环卫保洁具备参照市场化运作管理社区运作模式的条件,逐步推行多种形式的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管理,以解决好保洁员工作不到位,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不足等问题,提高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村居环境卫生面貌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环卫设备设施建设

  目前,同安区已建成投入使用55座清洁楼(另有8座清洁楼在建)和25座临时垃圾转运站,基本覆盖各镇(街)场、开发区的村(居),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基本框架,实现垃圾清运率100%。为进一步完善垃圾转运体系,提高我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我区今年新增采购到位垃圾转运车22部,清扫车8部、洒水车10部、餐厨垃圾转运车5部和部分垃圾转运车斗,进一步完善了环卫机械设备设施。

  环境卫生质量水平不仅与责任单位的重视程度、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群众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有关。在此,我们恳请钟代表等同志共同呼吁和宣传,进一步扩大影响面,力争在区、镇、村各级共同努力下,把同安的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工作做实做好。

  在此,再次感谢您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在日后的工作中努力提升城乡结合部的卫生保洁服务水平。

  领导署名:许珠明

  联系人:蔡水涵

  联系电话:0592—7315653

  厦门市同安区人民政府

  2016年6月5日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