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关于加强“二胎”高龄孕产妇生育服务的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3-27 17:14: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58397

  答复内容:

  厦卫函〔2016〕130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娥华代表:

  您关于《关于加强“二胎”高龄孕产妇生育服务的建议》(第106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现状

  (一)我市现有的产、儿科医疗、保健资源

  我市一贯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助产机构30家,其中三级助产机构9家,二级助产机构15家,一级助产机构6家;市级妇幼保健院及儿童医院各1家,区妇幼保健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镇卫生院38家,具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4家,三级妇幼医疗保健网络健全。二是组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妇幼保健队伍。《福建省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工作情况年报表》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妇产科医师621人,其中高级职称189人,中级职称247人;实际从事产科的医师410人;妇产科护理人员1399人,其中助产士644人。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均配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三是高度重视妇产科、儿科资源扩增。在扩增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重点发展妇产科及儿科,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并纳入深化医改方案。2014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市医疗机构分科床位数中,妇产科1979张,占总开放床位数14.85%,儿科1014张,占总开放床位数7.61%。从全市平均的分科床位数占比而言,妇产科床位占比已接近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2017年创建目标,儿科床位占比已高于目前全国平均水平。

  (二)持续完善厦门市危重症孕产妇及新生儿转诊救治网络建设,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自2012年厦门市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项目启动后,顺畅了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流程,为抢救成功赢得了宝贵时机,有效改善了危重症孕产妇的预后,降低了危重症孕产妇死亡率。4年来,我市危重症孕产妇网络累计转诊救治危重症孕产妇36例,抢救成功35例,成功转诊救治率达97.22%;2012年-2015年,厦门市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3.85/10万、0、10.64/10万、0,提前达到了福建省及厦门市妇女发展纲要2020年的目标。

  我市拥有2个福建省新生儿救治分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承接厦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任务。2015年4月,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也成立了新生儿医学中心,通过对全市以及周边的危重症新生儿的转运,实现了对高危新生儿进行有效诊疗及监护。

  (三)以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为突破口,多措并举提高人口出生素质

  一是以全人员、全区域为目标,制订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5年,我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覆盖率均在95%以上,圆满完成国家及省级年度任务;二是以卫生计生机构整合为契机,推进免费婚检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整合,建立了“进一道门、抽一次血、办三件事”的民政、卫生计生“一站式”服务模式,在遏制婚检率滑坡趋势的同时,强化了优生优育宣教,拓展了服务内涵。2015年全市婚检率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全省工作交流会在厦召开,推广厦门经验。参与整合项目的服务对象还能进一步享受地中海贫血初筛和G-6PD缺乏症初筛,切实便民、惠民;三是大力开展产前诊断工作,建立了覆盖闽西南地区的产前诊断转诊网络,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市级财政每年为同安区、翔安区农村孕妇和城市低保孕妇提供免费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6000例。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等区级财政每年为户籍人口提供免费产前筛查约1.3万例;四是积极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依托福建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和厦门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对筛出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和苯丙酮尿症患儿,给予及时系统的免费治疗,避免成为残疾儿、痴呆儿的可能。

  二、我市在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方面进行的举措

  “全面两孩”政策以来,高危、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多,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不仅是“两纲”的重要目标,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经过前期的调研,针对我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特点,我们着重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引导各医疗机构开设“再生育二孩咨询门诊”

  2016年元旦前夕,市卫生计生委、市妇儿工委共同参与了厦门市妇幼保健 “再生育二孩咨询门诊”启动仪式。再生育咨询门诊,能为有再生育意愿的家庭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全方位咨询、指导及系统的孕前健康评估服务,是我市在全面两孩政策后回应群众需求推出的又一有力举措。目前,除市妇幼保健院外,各区妇幼保健机构也在原先孕前优生指导的基础上加入了再生育相关咨询服务。下一步,我市还将引导更多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服务。

  (二)持续完善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

  为加强高龄、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今年3月,印发《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危重症孕产妇管理规范的通知》(厦卫妇幼〔2016〕96号),强化分级标识、分类管理,实行孕产妇妊娠风险预警评估,进一步突出高龄高危孕产妇管理,防范医疗风险。

  (三)全面加强孕产期保健与医疗服务健康教育

  基于现有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我市已构建三级妇幼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育儿课堂普及妇幼健康知识,积极倡导科学婚育、育儿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为让健康的生育观念深入人心,我们针对群众关心热点,围绕主题宣传日,在厦门日报发布系列专栏,深入浅出的介绍我市妇幼健康公共服务内容,现已推出孕前、孕期健康服务专题,后续还将推出产后、儿童健康服务专题。

  (四)持续营造爱母爱婴氛围,推进母婴友好医院示范创建

  为倡导以产妇、婴儿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将爱婴医院管理与促进自然分娩有机结合,我市今年力推“母婴友好示范医院”创建活动。5月13-14日,全国创建母婴友好医院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我委在会上进行了创建经验交流,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我市全国首批“母婴友好示范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和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下一步,我市将在全市助产机构中逐步推广“母婴友好示范医院”创建,以期达到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的目的,倡导人文妇幼,保障母婴安康。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针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市将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补齐短板、提升能力”为原则,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资源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将妇幼健康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投入,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一是优化整合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扩充产科儿科床位,加大产科、儿科和助产士人才培训力度。二是以创建优质健康服务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平衡并提升各区妇幼健康资源的配置。

  (二)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

  进一步加大出生缺陷防治力度,构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是要加快推进婚检孕前优检项目整合工作,全面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居民全覆盖。二是完善产前筛查网络,加强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体系的能力建设,规范管理高通量基因测序在产前诊断领域应用,加强胎儿超声诊断技术管理。三是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实现全覆盖,促进患儿早诊早治。

  (三)提升产儿科人员技术水平

  定期开展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培训和产儿科急救演练,依托围产协作组、产科质控中心、儿保协作组,重点针对危急重症急救能力开展专项培训,切实提高产儿科急救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借助妇幼保健各专项例会,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人员筛查、识别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能力。

  (四)强化妇幼健康服务监管

  为进一步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我委将坚决执行2016年3月28日国家卫计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第9号令《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妇幼健康服务监管,保障母婴安全:一是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监管,强化校验检查和质量管理,建立动态监管和退出机制。二是建立妇幼健康服务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督促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切实保证服务质量。三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依托厦门市妇幼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和预报预警制度,及时动态了解产儿科情况,管控可能出现的波动和风险。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杨叔禹

  联 系 人:王雪玲

  联系电话:2911963

  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5月26日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