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内容:
厦交﹝2016﹞函字66号
答复类别:A类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潘清源代表:
《关于BRT及地铁线路的站点设置公交线路的建议》(第131号)收悉。您提出的将地铁、BRT、公交三大系统进行统筹安排,有效规范设置路面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议很有建设性,与我局目前完善公共交通出行系统、提升公交服务的思路相一致。目前,我局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努力建设以“地铁+BRT”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系统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一、组织编制公交发展专项规划
2015年起,我局牵头组织开展新一轮居民出行调查,在摸清居民出行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慢行系统等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方案,组织编制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规划,为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完善公交场站建设等提供规划支撑,促进公交行业科学发展。
二、加强常规公交与BRT的衔接配套
为充分发挥BRT大运量、快速准点的干线运输作用,BRT系统开行之初,就在沿线布设了BRT链接线,方便周边居民乘坐BRT。之后,我局要求公交集团加强客流调查跟踪,根据市民出行需求调整或开通常规公交线路衔接BRT站点,特别是增开了一批常规公交线路衔接BRT前埔、厦门北站、同安枢纽站,进一步加强地面常规公交与BRT的衔接,方便市民出行。
三、着手研究制定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方案
随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预计明年底建成投入试运营。为做好轨道交通运营筹备工作,实现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近期我局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一号线的衔接方案,并将据此开展相关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和轨道站点周边公交中途站的调整改建,尽可能实现零距离换乘,方便群众出行,构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四、持续调整优化公交线网
近年来我局通过调整优化公交线网,不断改善公交出行条件,提升公交服务保障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市公交线路达360条。在扩大公交覆盖的过程中,针对各类工业园区、商务集中区、文教园区等高峰期乘车难,特别是农村学校上下学交通问题,陆续开通了区间车、高峰车、环形线、工业园区专线等特色公交线路,以及“周日送、周五接”的农村周末专线进行配套服务。同时,积极推广社区公交线路,通过小型车辆将公交服务延伸到道路狭窄的社区和“城中村”,并与周边公交干线衔接,目前岛内已开通了9条,有效缓解了社区居民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鼓励发展差异化公交服务
在满足群众基本公交出行的基础上,为了丰富公共交通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我局鼓励公交企业加快推出特色公交服务,提供差异化服务。从服务方式、车型、票价、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细分,适应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今年以来,针对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新增开通了2条公交专线:B1(邮轮中心码头—厦大)、B2路(火车站南广场—黄厝公交场站),以服务外来游客为主,采用相对高端车型,一人一座,并提供优质服务,有效解决了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之间的点对点出行需求。下一步,公交集团还将继续增开公交专线,并尝试开通定制公交线路。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公交优先政策保障,提升我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阮跃国
联 系 人:卢任灏
联系电话:0592-2660607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2016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