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关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厦门人大
      
2017-04-01 10:53: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60401

  答复内容:

  厦民函〔2016〕40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民政局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48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刘炳泉等10位代表:

  《关于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建议》(第248号)收悉,市政府办公厅也把您们的这一议案列为今年重点督办的建议,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所提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网格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及智慧社区建设的有关意见的系列指导性文件和实施意见,把优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作为深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主要任务之一。几年来,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努力,全面构建起“平台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参与多元化”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新体系,网格化信息平台普遍建立,服务管理成效更加显著,网格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打造了一批试点品牌,在探索创新“一核多元、互动共治”社区治理模式,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社区治理框架体系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和辅助延伸作用。但是诚如您们在建议中所提的,我市社区网格化建设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基层社区负担过重、配套改革不到位、社区网格员待遇需要规范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经过认真学习和充分调研,我们感到您们提出的五条对策建议,非常中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落实今年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计划以及全市社区网格化建设推进会精神,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社区网格化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管理支撑

  按照各级职责分工,根据平台综合信息、网格管理、终

  端服务的实际,对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拟新建一

  批、清理一批、改造一批,全面规范建设。

  一是加强平台综合信息规范。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完善

  现有市民库、法人库、空间库以及交通信息库、信用库、视

  频库等应用数据库,建设全市资源集中、管理规范的大数据

  中心,连接全市政府公务、社会事务和居民服务事项的网络。

  市直各部门和各区不再单独建立独立分隔的信息服务平台,

  新增业务数据信息要以特色模块形式融入。要对已建成的各

  级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建立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加强业务条

  块数据资源协调,统一管理融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打破数据封闭、信息孤岛、部门分割、各自为阵

  的局面。整合各类政务信息数据资源,统一技术标准,实现

  同步更新,提高以地管事、以房管人的精准度,实现统一入

  口、统一管理,做到一表采集、一次录入、多口应用,减少

  社区多头重复劳动和信息数据失真。按照内外有别、分类服

  务、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对信息系统实施保护,严格落实“一

  级一权限、一机一账号、一人一密码”工作制度,保障法人

  和其他组织、公民信息安全,所提交的证件材料、投诉建议

  和各类诉求等不外泄,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区信息中心应加

  强同镇(街)、村(社区)网格员的沟通,在权限设置、交

  互界面、操作体验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网络承建单位

  为网格员手机终端APP提供专有数据通道和定向流量,积极

  引入通信数据加密,确保信息畅通和安全。加强对网格员安

  全意识的教育,避免信息随意导入导出,各类存储介质的保

  存与使用应当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确保信息安全。

  二是加强平台网格管理规范。适应分众化、差异化需求

  形势,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项目,实现服务对象和服务事项

  的应入尽入。重点整合党务、政务、社会事务以及居民服务

  的事项进网入格,对接社区职能服务管理终端。科学划分网

  格,配备网格员。建立上下对接、互联互通的网格工作机制。

  加快市级智慧综治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发挥全市性公共

  安全管理指挥中心作用。市级网格管理平台要拓展完善市政

  务服务中心、市政务信息服务中心和智慧综治信息系统的功

  能,建立与区级网格管理平台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发挥统

  筹政务资源、投放政务信息、制定技术标准、指挥安全管理

  的主导作用。区级综合服务平台要发挥配置区域行政资源、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指挥城区执法管理、多元调解矛盾纠纷

  的枢纽作用。街道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承担区街公共服

  务、受理居民诉求、对接社区网格、组织网格培训、落实社

  区保障等。城乡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做好协助执法、代理

  代办、服务对接、管理小区、组织协商、化解矛盾、促进自

  治等工作。其中城市社区要进一步提升网格平台功能,丰富

  事项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农村社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

  区和“村改居”社区,要根据其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分布

  密度、服务半径和需求特征等,可按照“一站多居(村)”

  原则建立平台,划分网格,统筹使用网格员。市直各部门依

  托现有社区网格开展工作,原则上不再建立新业务网格,不

  要求另外配备专门事项网格员。

  三是加强平台服务终端规范。推动基础网络、数据应用、

  终端服务三网融合,开发部署家庭接入网关,实现业务均等

  接入,服务自主选择。在各层级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多

  屏内容同步更新的协同机制,打通首家屏、PAD屏、电视屏、

  电脑屏,改造和归并各类低端、重复终端服务平台,实现一

  站式惠民服务多屏共享。全面清理长期闲置不用“僵尸网站”和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行业为主管部门与运营商联合推进业务融合的机制,实现电视、宽带、语音一体式服务。要发展大数据应用,开放政府大数据,重点推广在交通、医疗、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带动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打造创新社区。

  二、进一步推进网格服务管理协同,激发网格化机制内在动力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技术支撑,优化人员配置,再

  造工作流程,挖掘内部潜力,激发内在活力,实现要素资源

  匹配、部门业务协同、软硬件搭配合理、增强存量统一。

  一是完善网格化协同机制。结合理顺政社关系,推进政

  社协同,明确政府和社区职能定位,年内印发社区自治服务

  和社区依法协助基层政府职能清单、社区盖章和出具证明等

  几份清单,并跟踪检查,全面落实社区准入制度。在此基础

  上,强化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借助

  网格化机制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依托

  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创新“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服务模

  式,合理配置服务资源,建立起纵横交错、内外联结的协作

  机制,推动公共服务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

  体,从零碎走向整合”,围绕社区居民需求,提供跨部门服

  务。依托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明确四级职能定位,弥合业务

  交叉缝隙,形成反馈闭合回路,推进业务全面协同,构建新

  型合作关系。网络承建单位主动介入,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二是完善网格化运行机制。按照网格化建设需求,完善走访巡查、流转办理、协调处置等运行机制,构建科学配套运行体系。完善网格走访巡查机制,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对入户难度较大的社区,可采取电话访谈、短信预约、微信沟通、邮件往来等措施,把网上采集和入户走访、线上线下、网内网外有机结合。完善任务流转办理机制,根据一般性工作、协调性工作、突发性工作、审批性工作等不同的工作类型,建立“信息报送、受理立案、任务派遣、事件处置、结果反馈、核查结案、监督评价”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完善综合协调处置机制,与平安和谐社区创建紧密结合。建立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和民情分析会制度,强化社区人口管理、治安防控、信息采集、群防群治“四大职责”。

  三是完善网格员管理机制。改革社区网格员管理制度,科学地制定社区网格员岗位设置、薪酬体系、绩效考核、奖惩待遇、考录选拨等规定,全面落实招聘、待遇、身份、职责、管理、考核等六个统一的要求,规范考录工作,明确网格员工作岗位职责,实行人员、职责、任务“三落实”。改进对社区及其工作人员(网格员)考核方式,借鉴或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机制,对社区综合性事务及其网格员工作集中进行一次性考核,结果各部门采纳共享。开发绩效考评应用软件,实现电子考评自动生成,绩效考评要突出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加强网格员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能力和业务水平。市直部门编制培训课程,选调人员授课,加强业务指导。各区制定培训计划,镇街为主落实。保障网格员薪资待遇,市级制定网格员薪酬待遇基本标准和奖惩规定,各区研究出台实施办法。

  三、进一步提高网格化智能水平,突出服务管理运用效果

  结合落实国家促进“互联网+”行动、大数据发展行动纲

  要,按照厦门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部署,增加平台

  机制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程度,通过社区居民实际操作和体

  验分享,提升网格化机制给居民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提高网格智慧水平。已建成的各级社区网格化信息

  平台要按照“一个网络、一个端口、一个入口”要求,加快

  升级改造步伐,继续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基础网络规范建设,

  完善三级平台架构,健全单点登录、统一桌面、网格管理和

  业务模块等基本功能。尚未建立的平台要按照社区网格化信息平台升级改造的新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网络设施整体完善、网格化模式全面运行、一站式服务功能齐全便捷,安防智能服务终端基本覆盖的智慧社区,打造社区网格化的升级版,避免重走老路弯路。推动网格信息平台融合发展,借助“互联网+”和“云服务”信息技术,推动“i厦门”等信息服务平台把与居民日常生活事项整合串联,实现远程操作、“掌上生活”。完善公共服务信息推送机制,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开通公众号,及时推送新服务、新信息,使“天上有云、地上有格、中间有网、人在网中”,实现无缝衔接。

  二是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对社区事务按照专业执法、公

  共管理和基本服务等进行分类,根据各层级职责,列出目录

  清单,明确办理事项、办结时限、所需材料、办理流程,以

  及社区盖章事项、台账报表、检查考评等内容,在社区工作

  站、社区宣传栏、门户网站等平台上公布。认真落实社区准

  入制度,对行政执法类事项,由各职能部门会同街(镇)组

  织专业执法队伍实施,社区协助做好情况发现报告、数据

  汇总统计和协助提供场地、组织社工服务等工作;对社区安

  防公共安全管理事项,要纳入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网格

  化机制作用,建立监控系统,即时同步收集情况,组织社区

  力量,配合“社区民警+社区治保会主任+网格员和基层群防

  群治队员”群防群治工作。对城市应急处突、消防安防、森

  林预警、地质监测、海域巡视、灾情预报、灾害救助、特殊

  监控等事项,社区网格平台要配合智能软件等终端设备使

  用,实现联通联动。对社区依法协助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

  项,要按照“一个窗口办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

  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五个一”运作模式要求,依托社

  区综合服务站代理代办。农村社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社区

  和“村改居”社区要依托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和便民服务代办点开展服务,实现“就近办、马上办”。要在原有网格管理体系基础上,构建“专业+网格”服务管理体系,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专业执法队伍与各层级网格人员有机结合。以楼栋、小组、中心户为基本单元,建立以社区意见领袖、热心人士、退休干部、乡贤、志愿者、助老员、社区发展理事会成员等为主体的基层助理网格员队伍,协助收集舆情动

  向,反馈意见需求,落实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三是提高民生服务能力。围绕居民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改

  革,解决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民生服务的精准度。依托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行“三社联动”服务机制,总结推广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厦门人服务中心”、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嘉莲街道“友邻中心”等经验做法,培育以社区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的网格服务综合体。对基本服务类事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社区要做好民生需求收集、项目生成汇总、社会组织培育、专业社工引进、实现供需对接、参与督导评估等工作。市直各部门和各区、镇(街)要做好规划制订、政策设计、制度供给、业务指导、专业培训、经费扶持、人才培养、绩效评估、落实奖补等工作。推动农村网格特色化服务管理,运用“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挂钩帮扶等载体,创新农副产品经营模式,实现信息服务平台与企业服务平台对接,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全面实行“以奖代补”,推动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探索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公私合营等PPP运作模式,丰富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各类企业等社会主体,参与培育社区公益类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拓展服务供给渠道。推广运用O2O模式,实现市“12349”养老信息化平台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对接、线上线下互动,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针对社区管理事项以及居民服务需求,开发和改进平台特色应用模块,探索建立社区信息档案智能化特色管理服务系统。继续开发普及“平安铃”“一键通”等穿戴设备和智能服务终端,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提供全天候的应急响应。进一步把城乡社区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和手机、穿戴设备、自助查询机等服务终端及APP应用、通讯应用等软件互联互通。

  四、进一步落实综合配套,保障网格化建设持续推进

  各级各部门将把社区网格化建设摆在当前中心工作的

  重要位置,统筹谋划,落实配套,协调推进,增强网格化建

  设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把社区网格化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提升版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及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深化平安社区创建等活动载体加以谋划,推动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由市综治办、市民政局、市经信局牵头负责,建立市社区网格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区、镇(街)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近期拟出台关于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机制加强社区网格化运用的工作方案,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进一步落实。

  二是加强协调推进。以提高管理效能、服务民生需求为核心,以加快信息平台效果和网格化机制效应的集约与合成为根本,大力加强信息平台和网格化机制建设,不断把信息技术、体制优势转化为利民惠民成效。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经验,吸收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和居民代表等参与,结合实际,高起点、高水平的编制发展规划,确定量化标准和推进时序,推动平台、网络、机制、人员、技术、服务等有效衔接、合理配置。各网格信息平台承建单位加强自主创新,集中合力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组织人员培训,普及基础知识,推广终端应用。

  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在平台建设和项目配套资金安排上,加强对基础平台建设、软件开发投入、社区运转经费、为民服务专项经费、社区网格员报酬经费的财政资金支持。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加强对社区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的统筹,原则上不再由各部门申请专项事务信息平台建设经费,由区、镇(街)统筹安排。规范网格员报酬待遇标准。需要社区配合落实的专项事务,其各类工作经费、人员待遇、补贴和奖金等,不再按业务系统直接发放给网格员,由区、镇(街)统筹安排。改进资金核拨方式,对需要依托网格化机制在社区落实的专项事务,按照“费随事转”要求,采取项目化方式组织进行,完善项目生成、经费核算、事前审核、过程跟踪、验收评估、结果反馈、资金核拨等工作流程。市直部门作为报建单位,负起牵头责任,加强政策指导、业务培训、过程监督、组织(第三方)评估等工作;没有列入社区准入事项清单的,不得随意下派。发改委要做好项目审核和进度跟踪工作;财政部门要做好财政资金使用指导和监管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网格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李玉辉

  联 系 人:许坤锋

  联系电话:0592-2892079

  厦门市民政局

  2016年4月23日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