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履职 > 理论研究 > 正文

关于新时期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几点思考

——以厦门市医疗卫生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

 
来源:厦门人大
      
2020-12-10 09:3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426571

 

 

厦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课题组

 

2019年年底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这为我们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市政府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市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了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疫情防控举措,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全马力开动,早期监测预警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文着重从我市医疗卫生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浅谈一下新时期如何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我市公共卫生体系概况

(一)及时响应突发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及时响应,修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下设多个工作组,各区、各部门也成立了响应组织架构,层层分解落实,全民压实责任。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4例,已出院23例,在院治疗11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已解除隔离28例,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7例。累计报告本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5例,均已治愈出院;湖北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例,已全部解除隔离。

(二)运用监测预警机制提升防控能力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填平补齐、分类推进”原则,建立健全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疫情报告、监测网络。应用大数据手段先后开发应用“入厦人员网上预登记系统”、“新冠肺炎监测溯源系统”等,并随着疫情变化不断升级完善系统功能,融合多部门疫情相关数据,追踪发热、疑似、密接人员管理情况,协助疫情应用管理指挥部及时了解疫情进展情况,评估应急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坚持联防联控,措施得当,突出关键交通节点,严把“四道关口”,及早发现传染源。提高监测检测效率,及早切断传染途径。落实属地责任,充分发挥社区网底作用,严格实施社区封闭管理全方位做好人员摸排。

(三)集中力量提高重大疫情救治能力

及时加强医疗急救能力建设,我市目前拥有1个市医疗急救中心,22个急救站点,87辆救护车(其中监护型救护车69辆,负压型救护车18辆)。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传染病救治中心)作为重症病例集中收治医院,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新增了87间负压病房,目前共有107间负压病房,加强医疗资源调配,集中专家会诊,细化实化救治措施,中西医结合精准施策,实现零死亡且治愈率达100%。

  (四)科学调配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储备

  科学调整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项目和规模,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动态更新制度,制定卫生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和应急调用机制,由市财政拨款经工信局委托国药集团储备卫生应急物资,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推动卫生应急物资保障更加安全高效。以超常规的办法聚焦物资生产端、采购端、调配端、需求端,鼓励企业通过扩建、新建、转产“三个一批”工作措施,加大医用物资生产(目前已实现日产口罩3000万只)。

  (五)发挥卫生应急指挥平台支撑作用

  建立智慧急救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重大活动医疗救治应急指挥平台,运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整合120调度系统、医院急诊系统、医院HIS系统等数字技术资源,补充公共卫生专家库,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以卫健、海关、边检、市场监管、教育、农业等部门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共享传染病疫情信息。

、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

公共卫生体系最基本要素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好的硬件条件,就无法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作出及时响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体系以及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公共卫生体系最核心的机构。目前我市公共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硬件能力不足的现象。全市传染病的床位数量不足200张,与国家的标准(400万人口以上城市应设置紧急救援和传染病医院,床位600张)差距还很大。随着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日益增加,一旦我市出现大范围感染事件,现有的定点医院将不足以承担相应救治工作。医疗急救站点人员、物资储备场所、救护车辆、消杀场所不足,影响转运效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不足,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现有发热门诊21家,大部分未达到“三区两通道”硬件设施要求,各基层医疗机构仅设置预检分诊门诊。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适应新时期公共卫生需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思明、湖里两个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院办院管”,与区疾控部门分属市区两种管理体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区级疾控部门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挥调配不畅,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能力作用受限,各街道、居委会协同配合作用很难发挥,医防协同机制无法高效运作。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我市人口不断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量日益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点密度不足,网点服务人口过多,服务范围过大,人员不足问题凸显。科室设置不够全面,缺少儿科、中医心理健康等新时期群众社区就诊急需科室,同时也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人才。

(三)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市、区疾控中心普遍存在着体制机制不活、编制缺口大、职工积极性不高、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职能发挥不足等问题。按照中央编办、财政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原则上以省级为单位按照常住人口的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我市应达到719人,目前编制数仅297人。疾控中心现行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专业人员比例为3.1:3.8:3.1,同级聘任率不到60%,高级职称占比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培训机制不顺,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队伍长期稳定。各级卫生监督所也存在军转干部较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的问题,影响监督管理水平。

、新时期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去年我市召开的“健康厦门”建设大会提出将厦门建设成高水平健康之城。建设高水平健康之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救治能力,这既是维护城市整体安全的关键举措,也是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

(一)加大统筹协调实现联防联控

把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抓好督查落实工作。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协作、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应急预案、指挥、管理、协同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协调和管理职能,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疫情防控等卫生健康工作,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进一步加强对各有关部门和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形成全社会协调一致、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思明、湖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制机制改革,重新划归所在区政府管理,夯实公共卫生治理的基层基础。

(二)健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

一是构建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多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在口岸、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学校等场所建设完善监测哨点。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二是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高传染病检测能力,根据国家《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精神,推动市疾控中心建设3个以上标准化的P2实验室,优化各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布局,建立专业的检测队伍,应对实验室检测需求。

(三)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一是创新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街道(乡镇)的协同联动机制,明确街道(乡镇)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职责,形成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合力。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资调配等领域。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提高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强慢病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行动,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完善防治策略和规范,用好“慢病先行,三师共管”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医院——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实现重点慢性病服务与管理全覆盖。继续深化“1+1+N”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发挥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保健作用,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医药健康管理人群覆盖率。三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按照“15分钟健康服务圈”标准,优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点设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设儿科、中医科、心理健康科及康复病床,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公共卫生需要和财力发展,适时适度推广对儿童进行流感疫苗免费预防接种,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肺炎疫苗免费预防接种。

(四)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

一是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优化传染病救治医疗资源配置,加快杏林传染病医院建设进度,床位增加到800张。加强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储备,大型场馆建筑要预留方舱医院接口和相应空间。合理规划岛内外急救站点、消杀场所设置,尽快启动岛内急救分中心建设,配齐救护车辆和急救人员。按“三区两通道”标准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进行留观病房改造,争取2021年底前完成新建改造工作二是推动中医药纳入防治体系。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中西医协同作用,将中医类医院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中医类医院应急能力建设,培育具有中医理论与思维、掌握现代诊疗技术、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中医疫病防治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中医类医院建设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完善科研支撑平台。是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针对这次疫情防控在医用设备、防护服、口罩等物资方面存在的突出短板,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根据我市地理特点,合理布局好岛内外应急救援站点布置和物资储备,形成区域分布合理的多层级应急物资保障网络。

(五)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快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支持加快培养基层紧缺的全科、儿科等医学专业人才、疾控管理人才和卫生复合型人才。加快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二是改革完善疾控薪酬制度。按照中央“两个允许”精神提取增量绩效,落实完善绩效激励政策,通过完善内部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切实发挥奖励性绩效的激励导向。市、区疾控中心在确保履行中心主要职责的前提下,利用技术和学科优势,拓展对外服务范围,科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等所得,可计入当年单位奖励性绩效。优化高、中、初级职称岗位结构比例,适度提高疾控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控制标准,逐步缩小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之间的差距,保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稳定。

(六)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从大卫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全覆盖、宣传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保健基本常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和卫生习惯,增强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