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人大速递 > 正文

不辱使命的坚实步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综述

 
来源:厦门日报
      
2016-10-21 17:5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07720

【开栏语】

  金秋十月,美丽鹭岛繁花似锦。

  春光流转,本届人大硕果累累。

  厦门市第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五载,1800多个昼夜砥砺前行,夙夜在公,履职尽责,与时俱进,有力推进特区经济社会发展,以为民的温度,留下道道履痕,在厦门人大史上抒写华彩篇章。

  10月21日起,厦门日报联手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共辟“五年履痕”专栏,全方位回顾这五年履职亮点。回看五年履痕,只为了承前启后,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奋力前行。

  丙申岁尾,又逢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鸣凤在竹,百川海纳。数百万厦门选民将投下庄严一票,以期新一届人大再述五年之愿景,期待厦门云帆高张,特区伟业宏图再展。

  2015年6月2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开展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题询问,并首次对专题询问实况进行全媒体直播。

  2015年9月,厦漳龙三市人大常委会联合视察九龙江。

  2016年5月,市人大代表视察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

  这五年,是一份写满收获的答卷。五年来,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市委的重要部署和决策,不辱使命、依法履职,全力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五年共制定、修改法规36部,组织6次专题询问、开展23次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74项专项工作报告,代表提出的议案23件,建议1538件,全部依法按时办理完毕、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达到98%。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一份份决议、决定的出台,一次次视察、询问、调研与执法检查,一件件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都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五年,像一道创新务实的风景。首次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联合开展“走基层、进社区、听民意”活动,深入一线察实情、解民忧;首次实现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首次全媒体直播常委会会议专题询问;首次听取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首次在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时要求政府部门到会说明预算执行进度;首次开展审计整改情况和建议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这些依法履职、锐意创新的无数个“首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起到引领和借鉴作用,成为助推厦门建设的靓丽名片!

  这五年,有一种关注民生的情怀。立法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倾听民众声音,监督紧扣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实际效果,代表建议办理年年有新理念、新举措、新成效……回眸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工作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人民的责任与关切,聆听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向前迈进的足音,在厦门这片热土上留下的一串串闪光的坚实步履……

  文/记者 詹文

  图/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关键词1

  立法

  36部法规,彰显厦门人的城市之爱

  蓝天之下,筼筜湖畔,张昊看着几只白鹭翩跹飞舞,低低掠过湖面,皱了一池绿水。孩子在草地嬉戏,老人在湖边打拳,还有人在岸边持杆垂钓。这样的画面,总能让张昊心生喜悦,他说厦门之美便在于这样的细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他是新厦门人,大学毕业后定居筼筜湖畔十余年,他说自己深爱这个城市,一个佐证是:当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时,他给承办单位写了两封信,提了七八条建议。

  2014年10月31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部条例。通过立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用专家的话说,这部法规对保护厦门生态环境、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改善市民福祉意义重大。当条例在媒体公布时,张昊细细地从头看到尾,发现自己有些建议不仅被采纳了,还被提升和完善到了另一个高度。不仅张昊,这部法规在审议期间,收到市民们数百条意见建议。厦门人对自己城市的爱,由此可见。

  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22部、修正法规14部,每一部法规的出台和修正,都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凝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的力量,集中专家学者、实践部门、人大代表、广大市民的智慧,数易其稿,反复论证。也正因如此,这五年,我市出台了一部部契合时代要求,迎合群众需求,符合中央精神,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法规。

  与时俱进,服务发展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立法理念决定立法动作。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的立法理念始终是:科学立法、服务发展、立法为民。

  五年来,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用好用足两个立法权,发挥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需要,深入研究立法需求,创新立法模式,与时俱进,及时制定和修订了一批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具有厦门特色的地方性法规。细细梳理这些法规会发现,从经济领域到民生改善,从综合配套改革到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每一部均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规,为加快厦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立“经济法”。比如,《厦门经济特区多规合一管理若干规定》是我国首部对“多规合一”管理进行立法的地方性法规,是将改革举措纳入法制轨道的创新尝试。又如,《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厦门特色,对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过程中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重要成果进行固化提升,促进和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再比如,《厦门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的出台,引领和推动各项改革措施,产生积极反响,国家工商总局要求把厦门经验向全国推广。

  立“社会法”。比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条例,被认为可为国家建立科学系统的社会纠纷解决体系提供示范。再比如,在总结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的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这是加强历史风貌区保护、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课题。

  立“民生法”。比如,修正最低生活保障办法,相关制度设计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肯定。再比如,修改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更好地发挥了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托底功能。

  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创新机制。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人大立法的主导作用。按照急用先立、务实管用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年度立法计划。制定法规做到进度与质量相统一,力求务实管用,制度设计具有前瞻性。探索自主起草、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草案的新途径,实现起草主体多元并举。规范立法程序,加强联动立法,尝试法案解读,扩大民主立法,不断增强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2

  监督

  务求实效,传递人大监督正能量

  自称“老病号”的许太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往医院跑,她有糖尿病。以前,每家医院都要预存缴纳金,常常是这家医院存一笔,那家医院又得存一笔,余额没法跨医院用,搞得老太太在好多医院都有余额。今年7月开始,老太太发现,市民医保IC卡里存着的就诊预缴金在各公立医院可以通用了。

  预缴金无法各医院通用,说起来不算大事,但在过去几年里成为困扰数百万市民的“麻烦事”。相关的审计工作报告提交至市人大常委会,引起人大高度重视。今年5月,市人大财经委召集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及部分市属公立医院,共同研究推动我市医疗就诊预缴金在各公立医院间实现通用共享。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下,市卫计委很快制定出就诊预缴金通用共享平台各公立医院上线时间表,并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实现全市12家公立医院预缴金通用共享。

  一位市人大代表说,人大确定的重点监督事项,都是一些事关全局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深入开展跟踪监督。跟踪监督,已经成为我市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常态机制。人大监督方式越来越丰富,专题询问开启“全媒体直播”模式,多种方式被创新综合运用,效果显著务求实效。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审议、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综合方式,开展跟踪监督,形成一整套人大监督的方式,在建设厦门的路上传递出人大监督的正能量。

  实质性监督迈出新步伐

  人大监督的重头戏是什么?一位市人大代表说得简单明白:关系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数百万厦门人头顶的蓝天,呼吸的空气,喝的水,衣食住用行,生活中再琐碎细小的事,只要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就是监督工作的重点。厦门、漳州、龙岩三市人大常委会联手共治母亲河,呵护数百万市民的饮用水源;彻底斩断“公园变私园”背后的利益链条,还绿地于人民;打出“组合拳”捍卫厦门蓝;开展长达三个月的交通乱象专题视察调研……这五年,人大监督紧盯民生热点,着力破解民生难点,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有效作为、造福于民。

  推动综改方案的全面实施,将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监督列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政府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制定权力清单,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实现流程再造,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监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督促政府管好“钱袋子”……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力度,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五年来,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行使监督职权,在重大事项决定、增强监督实效等方面有新突破,监督工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领域延伸强化,实质性监督迈出新步伐。

  关键词3

  代表工作

  代表同群众

  联系更加密切

  “咱们这小区门口,车流量很大,却没有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最近的一条斑马线离了好几百米远,很多居民横穿马路太危险了。”“这个社区人口很多,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却很少,不配套啊。”一边是十多位居民,一二三四地提出不少问题;另一边是市区两级的人大代表,摊开本子,不停记录,有代表还拿出录音笔录音。群众反映的每个问题,后来都及时给了居民一个“交代”。

  那是2014年10月,厦门市人大首次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联合开展“走基层、进社区、听民意”活动。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代表们,心往下沉、眼往下看、情往下系,迈开脚步接地气、听民声,深入一线察实情、解民忧,不仅督促解决了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成为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的一次成功实践。

  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代表依法履职的渠道,组织街道人大工委更名挂牌,各街道人大工委建立和完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系点、代表之家、代表接待室等,代表同群众联系更加密切,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健全。

  代表主体作用

  进一步发挥

  一次次调查、一件件建议,饱含着人大代表对百姓冷暖的关切。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开展工作靠代表,潜力在代表。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工作,强化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力度,加强同代表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坚持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征求代表意见建议。

  对代表的议案和建议办理的督办,市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套有序的制度——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代表议案,主任会议年中听取汇报,专委会持续督办,合力推动议案办理。在督办过程中,常委会改变以往以听取汇报为主的模式,采取实地督查、暗访、视察等多种方式全程跟踪督办。同时,代表建议和办理情况通过市人大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持续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这五年,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活力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4

  自身建设

  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

  海堤纪念馆,老海堤上的一段铁轨、填装炸药的竹筒,还有海堤条石,让大家感受到当年移山填海的建设热潮。今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干部及全体党员职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前往海堤、马塘村,感受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拼搏创新的马塘精神,学习厦门的“六种精神”。

  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创新有活力有作为,常委会自身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大局观念,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常委会履职能力,不断提升专委会工作水平。探索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制度,加强人大法治人才队伍建设。

  驰而不息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四风”整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持续改进学风,坚持举办读书班,建立专题讲座制度,大力提倡钻研和创新精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升执行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新闻宣传,弘扬宪法精神,每部法规、每个监督项目都在《厦门日报》和市人大网站刊发法规解读、监督意见,使人大依法履职的过程成为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促进全民守法的过程。大力宣传人大工作新成效,宣传代表履职新风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