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 报告解读 > 正文

预算报告解读 今年财政“蛋糕”怎么分?

保重点补短板 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厦门日报
      
2021-01-19 09:3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414651

  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账,反映着家里的收入与消费情况。政府是一个大的“家”,也有一本清晰的“账本”,记录着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昨日开幕的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印发了《关于厦门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代表们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报告》指出,当前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财政面临的困难挑战前所未有。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有定力,越要继续坚持重点支持、精准投入,保障国计民生。《报告》显示,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919.8亿元,财政政策将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支出结构将“有保有压”不断优化,保重点、保民生仍是政府“花钱”的优先方向。

  【2021 目标】

  保重点促发展

  按下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快进键”

  【构建更高能级产业体系】

  37亿元

  加快嘉庚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国创中心厦门分中心建设,筹建生物医药省创新实验室。选准方向、集中力量支持重大技术攻关。

  70亿元

  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好用足“技改奖补资金+技改服务基金”政策组合,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升级改造。

  30亿元

  高水平、高标准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围绕工业创新、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推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等重量级未来产业加速发展。不断提升厦门总部经济规模和效益。

  【畅通更高标准内外循环】

  26亿元

  出台新一轮消费扶持政策,推进中山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加快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夜间经济,拓展体育观赛、文化商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消费载体。强化旅游会展、影视文创扶持保障。加强电子政务资金统筹,集中支持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

  39亿元

  推动自贸片区扩围升级。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做大做强飞机维修、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特色平台,大力发展离岸贸易、文化贸易、技术贸易等新兴业态。加速布局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扩大“丝路海运”辐射范围。

  25亿元

  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增强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深入推进“三高”企业倍增行动,强化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健全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体系,充分运用融资增信基金、应急转贷资金、政策性担保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投入协助企业开拓市场、人员招聘,改善企业经营环境。

  【推进更高颜值城市建设】

  181亿元

  持续深化“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实施一批旧村整村拆迁、老旧小区和街区立面改造,加快提升中山路、沙坡尾等重点街区,提升城市颜值气质,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翔安大桥、新会展中心等一批重点设施,推动公共资源跨岛覆盖。

  72亿元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先支持60个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和8条示范动线沿线村庄建设。建成西水东调原水管道(二期)等工程,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

  48亿元

  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宜居环境。

  保民生补短板

  营造更高品质人民生活

  53亿元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民办教育奖补,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5万个。调整教育经费投向,优先保障校园安全、困难学生补助、教师质量提升等兜底型事项,健全学校设施设备基本配置标准。

  56亿元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我市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加大援企稳岗、创业担保投入,健全困难群体就业支持体系。高标准建设“爱心厦门”,将低保标准提高到850元/月,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范围;加强民办养老机构奖补与服务质量挂钩,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49亿元

  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成发热门诊标准化改建,强化冷链食品和市场外环境监测,强化防控资金保障。加快推进传染病医院建设,扩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规模,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42亿元

  繁荣文体事业

  建成闽南戏曲艺术中心,加快建设新体育中心、南北向健康步道,再推动29所学校免费开放体育设施,持续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演出,改造特区纪念馆。提升鼓浪屿人文历史国际社区品质和活化利用,推进252个文物保护修缮展示项目,持续做好文脉传承。

  保平衡优结构

  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百姓过稳日子

  今年,全市各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用于重点领域,集中财力办大事。以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根据预算安排,政府将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着力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实施支出预算排序,全面梳理轻重缓急,着力打破基数概念,2021年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平均压减16%,其中行政运行经费平均压减20%,无依据未细化项目一律不安排预算,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强化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的挂钩,全面清理部门结转资金;对实际执行率低于95%的项目,压减下一年度预算,促进资金高效使用。政府部门带头过紧日子,保障人民群众过稳日子。

  【2020 成效】

  收支情况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51.2亿元,为预算的98.8%,增长1.7%。其中:地方级收入783.9亿元,为预算的99.5%,增长2%;上划中央收入567.3亿元,增长1.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76.9亿元,其中:当年预算支出939.9亿元,完成预算的97.1%。

  重点支出(部分)

  ●疫情防控  2020 年,全市疫情防控投入近 45 亿元,主要用于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物资购置、医护人员临时工作补助、发热门诊改造,以及贷款贴息、房租减免、稳岗扶持等助企纾困政策。

  ●减税降费  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减税降费政策,配套出台减免社保费、水电气费、国有房产租金、港口收费等阶段性减负措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64亿元。

  ●服务招商  投入87亿元。围绕大招商、招大商精准制定个性化惠企政策。加快建设同翔高新产业基地、新经济产业园等园区载体,强化招商要素保障。

  ●产业升级  投入59亿元。完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海洋经济等产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链群税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跨岛发展  投入251亿元。岛内大提升全面铺开,征收旧村房屋超515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28个、打通断头路9条,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增强。岛外大发展提质增效,启动改造31个旧村,开建市妇幼保健院集美院区等180个项目,竣工实验小学翔安校区等105个项目,新城公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社会保障  投入36亿元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统一困难群众认定标准,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全面落实助残、扶弱、济困、优抚政策,新增就业31.8万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惠民实事  投入89亿元。有效保障3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