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报告解读 > 正文

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解读 | 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中心大局,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现代化

 
来源:厦门日报
      
2024-01-13 10:29: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242496

  2021-2023年受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数同比表

  2021-2023年诉讼监督情况同比表

  2023年起诉刑事犯罪嫌疑人情况表

  2023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情况表


  文/本报记者 黄琬钧 通讯员 杨善良 李秋云

  制图/张平原(除署名外)

  服务大局,厦门检察持续发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维护公正,厦门检察监督有力,提升办案质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守护民生,厦门检察尽责尽力,聚焦人民急难愁盼,不断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四大检察”全面发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厦门检察工作现代化,为厦门市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4290件,其中,审查逮捕案件2464件,审查起诉案件6460件,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5149件,公益诉讼案件217件。

  

  回眸2023

  维护社会治安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厦门

  平安,是发展之基、民生之盼。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厦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聚焦守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厦门市检察机关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深化全国首个“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协作平台”机制,提前介入、审查逮捕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16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影响安全稳定的刑事犯罪,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144人,起诉6276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1137人,依法办理“709”跨境赌博专案,追赃挽损1.7亿余元。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依法办理最高检交办的上海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某才受贿案。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涉嫌玩忽职守案,受理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34件42人。

  立足司法办案,全市检察机关用情厚植良法善治沃土,引领社会风尚向善向好。从严惩治虚假诉讼,监督纠正捏造事实、恶意串通的“假官司”22件,帮助当事人挽回损失900万元,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关爱呵护祖国未来,零容忍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200件255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厦门市检察机关着力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小事”,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妥善办理群众信访、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等,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聚焦中心工作

  服务保障更高质量发展

  自觉聚焦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始终是检察工作的中心目标和检察机关的责任担当。过去这一年,厦门市检察机关聚焦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依法全面履职,积极担当作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惩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加大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力度,强化综合司法保护,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458人,办理涉案金额达100余亿元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针对“空壳公司”专事虚开发票乱象,督促行政机关对130余家公司开展排查整顿。服务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67件。

  全市检察机关做实对各类企业的依法平等保护,着力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关键岗位内部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收受回扣等犯罪,精准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民营企业内部“腐败”源头治理。深化涉民营企业刑事“挂案”清理,监督撤案或终止侦查40件,获评全市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

  自开展涉案企业合规试点工作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拓展适用案件范围,已实现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办理全覆盖,既对走私普通货物、虚开发票、串通投标等多发易发的涉企犯罪适用企业合规,也关注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涉案企业合规18件,其中适用第三方机制的案件8件,促进企业真合规、真整改,推动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强化法律监督

  更高质效捍卫公平正义

  回眸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积极践行新时代法律监督理念,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刑事检察事关惩治犯罪,事关维护公平正义,事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持续做优刑事检察,把握重罪持续下降、轻罪持续上升的犯罪结构新变化,坚持宽严相济,不捕1352人、不诉1495人。着力纠正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问题,规范化运行派驻公安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依法监督立案、撤案145件,追捕、追诉443人。以刑事抗诉为重点推进刑事审判监督,提出抗诉28件。深化“派驻+巡回”检察,审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998件,就看守所混管混押、法院财产刑执行不当等问题,发出书面纠正意见864份。

  与民同行,为民而行。这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办理各类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701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25件。加强对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和执行活动监督,提出检察建议19件,其中,同安区检察院就乌涂社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提出检察建议,帮助社区集体止损,推动停滞近十年的项目成功盘活出租,年均增加集体收益228万元。开展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工作,对468件不起诉案件全面审查后,建议行政机关作出处罚146件,促进解决行政执法机关应移未移、应罚未罚问题。

  拓展公益诉讼检察,守护群众美好生活。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进生态资源、食药安全、新增法定领域办案,全市公益诉讼案件立案数同比上升66%。汇聚公益保护合力,市检察院会同16家单位召开全市检察公益工作联席会议,市区两级检察院共成立检察联络站、公益保护研学基地等5个,聘任227名行政人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担任志愿者协助线索收集、专业研判、整改监督等,推动公益保护人人参与、人人共享。

  

  展望2024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厦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强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主线,更加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实干担当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在服务保障厦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检察担当。

  在服务发展大局上发力

  聚焦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等重点,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工作。进一步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探索护航民营经济发展更优举措。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刑事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力推动最具安全感城市建设。

  在践行司法为民上发力

  紧扣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教育医疗等民生痛点领域强化检察供给,常态化抓好检察听证、司法救助、支持起诉等工作,健全未成年人检察全面保护工作体系,加大涉军、涉困、涉特殊群体等案件办理力度,更好地发挥检察建议在诉源治理等方面的作用,助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

  在提升监督质效上发力

  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准确适用起诉裁量权,巩固“派驻+巡回”检察机制,不断提升刑事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活动监督质效。深化民事行政检察精准监督,推进虚假诉讼监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工作。积极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办好典型性、示范性案件,促进社会进步。加大检察侦查工作力度,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

  在建设过硬队伍上发力

  持续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与时俱进抓实业务素能,分层分类开展实战实训、业务竞赛、同堂培训。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检,严格规范检察权运行,完善质量管控、评价引领、外部监督的制约监督机制。深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赋能法律监督,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再上新台阶。

  

  光荣榜

  2023年,厦门市检察机关获评省级以上集体、个人荣誉表彰107次,涌现出全国巾帼文明岗、集体一等功、全国优秀公诉人、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等先进典型。

  【全国率先】

  思明区检察院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知识产权检察与行政协同保护,并通过数据共享、合署办公、业务协作、双向联络,推动知识产权数字治理、涉案企业合规互认、行刑衔接机制完善等工作走深走实。

  【全国典型】

  在最高检、国安部举办的全国性会议上,厦门市检察院作“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协作平台”机制典型经验介绍。

  做深做实军地检察协作,开展“送法进军营”20余次,“一体化清单化”凝聚共建共治合力,被最高检列为五个全国军地检察协作典型事例之一予以表彰。

  着力纠正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问题,规范化运行派驻公安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相关经验被最高检推广并写入工作指引。

  厦门市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部门入选首批全国检察机关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团队。

  两起案件分别被最高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评为“全国知识产权检察十大案事例”“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

  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一起案件入选最高检第一批行政检察类案监督指导性案例。

  翔安区检察院监督推动3起行政处罚案件执行到位,14万余元罚款及时收缴国库,被最高检评为行政检察优秀案例。

  【全省率先】

  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与监委、法院的合规互认,推进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

  在全省率先就检察长列席专门法院审委会,联合厦门海事法院会签规范性文件,强化对跨行政区划审判机关的法律监督。

  在全省率先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犯罪治理更有效、人权保障更有力。

  建立全省首个跨省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为川籍在厦务工人员开辟受案“绿色通道”。

  审结全省首例通过地下钱庄跨境转移赃款洗钱案。

  【全省典型】

  思明区检察院首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湖里区检察院推动打造企业合规本土化方案,双双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

  推动行政机关整治违规接种走私疫苗问题,该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三件检察建议获评全省十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