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报告解读 > 正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今年我市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

 
来源:厦门晚报
      
2019-01-10 00: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251827

  

  

  在9日开幕的市第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庄稼汉代表市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过去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重要突破、创新经验,详细阐述新的一年我市发展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市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大力弘扬先行先试特区精神,以“双千亿”工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三大攻坚战、闽西南协同发展、跨岛发展、乡村振兴、城市管理等取得明显进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各领域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关键之年。全市上下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担当新作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记者 彭菲

  展望

  2019年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产业发展

  深入开展

  企业服务年活动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自创区第二批20项创新事项落地见效,新增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30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加快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全力推进产业发展高端化,增强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竞争力。实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文化创意、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倍增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引进大型高端展会,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区域物流枢纽中心。

  全力帮扶企业,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推出重点行业和企业精准帮扶措施,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实施新一轮技改专项行动,深化政银企合作,实施30万院校毕业生招聘行动。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鼓励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建立房地产

  管理长效机制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建立房地产管理长效机制,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脱贫攻坚战:做好援甘援宁援藏援疆援渝各项工作和省内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确保本市困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原生垃圾“零填埋”。

  投资

  持续抓好

  “双千亿”工作

  推动翔安机场主体工程、“一场两馆、新会展中心”、黄厝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厦钨新能源材料产业园、金鹭硬质合金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同安一中滨海校区等一批民生补短板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消费

  积极推动

  消费升级

  加快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岛外四区商业设施配套,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力促邮轮中心保税综合体等一批优质项目开工建设。

  出口

  推动出口稳定增长

  大力拓展出口订单和异地货源,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新型贸易业态发展。

  改革开放

  确保营商环境

  全国领先

  推动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体制等11个重点领域改革。确保营商环境全国领先。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强化“三区联动”,持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增加“海丝”航班,打响“丝路海运”品牌。扎实推进城际轨道R1线等一批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重大项目。

  对台交流合作

  推动厦金

  通电通气通桥

  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合作。抓好“台商台胞服务年”活动,为台湾同胞台资企业提供同等待遇。力争率先与金门等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投用五通客运码头三期,全力推动厦金通电、通气、通桥,探索建立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

  跨岛发展

  推进第三东通道

  前期工作

  ●新城基地:集美新城、环东海域新城、马銮湾新城、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分别要完成投资235亿元、535亿元、280亿元、60亿元。

  ●基础设施:开通运营地铁2号线,实现3号线全线洞通,加快建设4号线和6号线。加快建设第二东、西通道,推进第三东通道前期工作。完成枋洋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西水东调一期工程。

  ●智慧城市:加快推进5G技术商用,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和先进计算中心。

  ●城市管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岛内杜绝流动摊贩,鼓浪屿杜绝露天烧烤;确保“两违”零增长。

  乡村振兴

  抓好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

  加快实施25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扎实推进8个市级重点示范村、12个市级示范村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持续完善农村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

  民生保障

  新增学位

  2.8万个

  ●教育:建成16个中小学项目、开工建设18所幼儿园,新增学位2.8万个。加快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建设。规范各类校外培训。支持在厦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

  ●医疗:支持第一医院、中山医院等本地核心医院发展,扩大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名医工作室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文体:强化鼓浪屿历史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让琴声、书声、歌声代替叫卖声。办好第20届市运会。

  ●社会保障:新增养老床位1300张。加快推进6.25万套在建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2.1万套,推出更多房源配租配售。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市。

  政府自身建设

  加大晒的力度

  加快赶的进度

  深入开展“加大晒的力度、加快赶的进度”活动,定期晒指标进度、晒项目开竣工,以此晒出问题差距、晒出思路对策、晒出落地项目,赶出闯劲、赶出冲劲、赶出质量效益。大力提振干部精气神,在“比学赶超”中狠抓落实。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干得安心、拼得开心,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劲、有奔头。

  回顾

  2018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速

  总体完成情况: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财政总收入1283.3亿元,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

  发展质量效益取得新成效:新增3条千亿产业链群

  稳增长措施有力有效,为企业减负超300亿元,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242个、总投资986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

  创新步伐明显加快,自创区累计推出创新事项89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16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68%。

  产业链群不断壮大,新增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文化创意3条千亿产业链群,累计达8条。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营商环境居全国第二

  重大重点领域改革成效凸显,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实施。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厦门改革成效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361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63项,口岸收费降至大陆最低水平。

  开放步伐持续加快,全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省46.2%和36.8%,获批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丝路海运”航线正式开行。

  对台交流合作扎实推进,率先推出“厦门惠台60条”;新批台资项目782个,增长13.7%;“小三通”运送旅客173.8万人次,增长7.7%。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国第二

  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坚决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年度考核中位列东部城市首位。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二。

  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新提升:岛外固投占全市75%

  产城融合加快推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首批22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岛外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75%,软件园三期营收增长40.3%。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地铁2号线实现洞通并完成全部车站主体结构,3号线、4号线和6号线马銮湾片区段建设进展顺利。翔安机场片区路网建设全面开工。第二西通道进展顺利,第二东通道开工建设。

  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拆除“两违”518.9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万个。

  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在建项目547个,总投资375.6亿元。都市现代农业营收829亿元,增长12.1%。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改善:新增学位床位均历年最多

  ●教育:建成20个中小学项目,开建20个幼儿园项目。厦门一中海沧校区、科技中学翔安校区正式招生,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实验小学岛外校区开工建设。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75万个,历年最多。

  ●医疗:建成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弘爱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等一批重点医疗项目。新增医疗床位4000张,历年最多。名医工作室柔性引进专家170名。

  ●养老:新增养老床位1612张。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8.7万人。

  ●医保:统一职工、城乡居民大病医保制度,最高赔付限额分别提高到50万元、4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930元。

  ●住房保障:开建保障性住房2.8万套、在建6.25万套、推出1.97万套,是受理量最多、推出数量最多、保障范围最广的一年。

  ●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创新实践被民政部列入改革开放40周年创新成果。建成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食品安全综合考评和群众满意度均位列全省第一。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8.2%。刑事警情下降23.8%。

  2018年

  主要荣誉

  ●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获评全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荣获2018中国城市治理智慧化综合奖;

  ●获批全国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

  ●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集装箱货物过境运输口岸、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连续两年获国务院表扬;

  ●火炬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表扬;

  ●获批“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城市;

  ●获评知识产权事业重大进展和突出成就典型城市;

  ●荣获国际友城交流合作奖“六连冠”。

  亮彩数据

  ●营商环境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二;

  ●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二;

  ●综合信用指数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国贸、建发、象屿进入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

  ●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全球第14位;

  ●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5位;

  ●综合管廊总评位居全国第一,海绵城市总评位居全国前列;

  ●生活垃圾分类位列全国46个重点城市首位,覆盖全市93%的居民小区;

  ●政府透明度指数位列全国第一。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