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履职 > 代表工作 > 正文

我市建立校外午托机构服务管理平台 全市近2000家托班有人管了

由区级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每年春秋季开学前向社会公布托班监管情况

 
来源:厦门日报
      
2019-05-27 18:35: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264732

  每天放学,小学校门口都有大量托班举着牌子接学生。   (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我市1932家校外午托机构有人管了,每年春秋季开学前,这些托班的监管情况都要向社会公开。24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加强我市中小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监管,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议案办理情况“回头看”活动,记者了解到,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已经联手,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午托机构管理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已由市政府研究同意实施。

  1932家托班

  近九成设在民宅

  全市到底有多少家托班?摸清底数才有办法管。很多托班散落在民宅里,没挂招牌。有关部门想了个办法,发动学校和家长填表,家里有娃在托班的,登记托班名称、联系人。这下,全市托班的底数终于清了:1932家。

  此次下发的通知,对托班有了明确定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于校外开办的为学生提供中午就餐、休息等服务的机构。教育局等部门摸底发现,全市近2000家托班,近九成设在民宅,大多数只是单纯提供就餐和休息服务,还有63家同时作为培训机构。

  区政府统筹

  各部门齐抓共管

  以前,这么多托班无证无照无人监管,现在,我市正式发文明确要建立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机制进行监管。简单说,这家托班在哪,所在区政府就得统筹管,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怎么管。

  教育、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公安、消防、发改、建设、国土房产等部门和街道(乡镇)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通知明确了各部门该管的事,有的负责食品安全,有的负责疾病预防控制,有的负责治安管理、消防安全,有的负责监督收费,有的负责监管场所建筑质量、房屋安全。

  对于托班,通知明确要求,要事务公开,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必须良好,要在经营场所显眼位量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等。要建立协议制度,和家长签订托管服务协议书,明确托管时间、收费标准、退费办法、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事项。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托管学生登记造册,并及时报所在街道(乡镇)备案。

  建管理平台

  按黑白名单、评分制规范经营

  各区政府要联合相关部门,每年组织联合督导检查,存在安全隐患、超范围经营等问题的,集中曝光、限期整改,限期改后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托班要取缔。

  托班情况如何,都要公开给家长。各区要建立校外午托机构服务管理平台,每年1月和7月,也就是春秋季开学前,通过平台向社会公开托班的相关信息和监管情况,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和选择权,逐步形成区级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群众有序参与监督的工作格局。

  这项工作已经陆续开展,截至今年4月,各区已经公示多批托班的白名单(98家)、黑名单(82家)。接下来还要搞评分制,让家长选择的时候有依据,也以此倒逼托班要规范经营。(记者 詹文)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