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立足服务地方经济,推进闽南红砖聚落申遗的议案

 
来源:厦门人大
      
2013-11-08 14:24: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3398

  一、做好闽南红砖聚落申遗的重要性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翔安区大嶝田墘古民居和南安蔡氏古民居的闽南红砖建筑被列入预备名单。此次申遗核心要素:共17幢建筑,包括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金门县政府旧址7处12幢,以及私塾等5幢建筑。

  12月5日,黄强副市长到翔安区调研闽南红砖古厝申遗及保护有关工作,指出红砖古厝申遗工作是一件有意义、造福后人的大好事。红砖古厝作为闽南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具有无限的商业价值,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利用好。并提出要尽快推进修复管理工作、申遗工作要建立新机制、加强文物保护的人员管理、要建立一支强有力专业队伍等相关要求。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也提出要完善保护管理法规、规划,提升展示水平,改善环境景观,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加大经费投入等要求。

  二、措施和建议:

  鉴于上述情况,按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市、区两级共同推动,做好闽南红砖聚落申遗相关工作。

  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需尽快成立市、区两级申遗领导小组及申遗工作实体机构,建议市里为主,翔安区配合,以便持续性地开展一系列实质性工作。要强化区级文化遗产保护力量,配齐、配强区级的专业文博管理队伍,开展闽南红砖建筑及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规范村(社区)一级文物协管员配备和管理,进一步强化闽南红砖建筑保护基层力量。针对翔安区目前无文物管理专门机构,建议成立翔安区文物管理事业单位,招聘专业人才2-3名,负责文物日常保护及红砖申遗工作。

  2、加快文物本体维修进度。金门县政府旧址建筑群为省级文保单位,因年久失修,遗产区内部分文物出现坍塌现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急需维修。2011年上级财政安排300万元,首期拟对县政府总部、盐兵楼等4幢建筑进行维修,因维修工程须历经17项报批程序,造成工程进度进展缓慢。目前仍处于招标阶段。急需上级财政投入资金,加快维修进度。建议由市里牵头,协调发改、规划、建设、文化等相关单位,在不违规的前提下,简化手续,尽快推动维修工作的。

  3、建立跨区域沟通协调机制。闽南红砖建筑是大嶝田墘和南安捆绑申报的联合申遗项目,有必要召开一次两地申报工作专题会议,积极探索和建立保护措施共享、监测预警共享、景观资源共享、专家咨询共享等一系列两地协作体制机制,确保两地在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既能体现特色又能互补互通,弥补翔安区人才、管理经验的不足。建议由市文广新局或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协调机制,开展申报的前期工作。

  4、加强核心区和缓冲区建筑活动的控制。目前,在金门县政府旧址保护范围内及周边,存在一定数量的旧建筑翻建活动,对文物本体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影响到红砖聚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确保文物安全及申遗工作的开展,需对违章建筑进行控制和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控制居民宅基地的审批;建立健全田墘红砖聚落监测体系及安防、消防监控平台。急需市里牵头,委托相关单位编制《遗产地保护规划》,通过堵疏结合的方法,解决居民宅基地建设的问题。建议规划部门现场勘察,与翔安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产权置换方案

  5、充实文化内涵建设旅游新景点。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外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加强与金门县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发掘、收集抗战时期和两岸炮战期间的有关文史资料,充分利用维修好的文物本体,做好文物及红砖建筑的开发和利用,建设红砖文化博物馆或抗战展览馆,田墘红砖建筑开辟成翔安区新的旅游景点,进一步带动农家乐及翔安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6、加强正面宣传扩大影响。由市里牵头,推动田墘红砖聚落申遗立法工作;利用各级媒体开辟专栏或栏目、通过网站、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闽南红砖建筑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和申遗工作顺利开展。

  领衔人:彭玉珊

  提案人:蔡辉胜、蔡丰收、黄继义、苏惠健、朱水会、方保前、吴国裕、陈水源、邱碧月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