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衔人:陈水永
蔡品花、康丽卿、李丽红、林清良、李 虹、黄志杰
张劲秋、陈秀新、柯志敏
同安自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古县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历史上的同安县行政区域,包括现在的厦门全境以及金门、龙海等地,幅员广袤、历史悠久,孕育了一代代盛名的杰出人物,“钟表鼻祖”宋朝三代贤相苏颂,首仕同安的理学大师朱熹,理学名宦林希元,医学家吴夲,民族英雄陈化成,华侨领袖陈嘉庚,语言大师卢戅章等这些先贤名哲,彪炳史册,在同安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文化遗迹。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同安区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500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题刻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地面文物。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共55处,市级涉台文物古迹18处。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
同安有馆藏文物1987件,其中已定级1178件,未定级809件,还有大量的碑刻、墓志铭、工艺品与革命文物等等,国家二级文物22件;三级文物359件。2010年,开展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区文物普查数据顺利通过省普查办验收。同时组织精干力量,对博物馆的馆藏珍贵文物进行了影像图片采集。用6个月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区1987件馆藏珍贵文物的文物影像和文本信息的采集、报送工作,并分别存入福建省文物数据中心和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
但是,长期以来,同安区一直没有独立的标准化博物馆,而是把孔庙作为博物馆进行陈列,成了“馆庙合一”的现状。2007年底区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区里启动博物馆展览场所孔庙的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拆除孔庙周围数幢建筑,增建祈学廊、圣迹廊、碑廊、大门围墙,更换了展览,使孔庙焕然一新,建筑面积增至八千多平方米,占地面积增至两万平方米。至2012年底,免费接待观众数量不断刷新,共免费接待观众达50多万人次,每年接待量达10万。2011年被评为全国孔庙保护先进单位。
同安的博物馆建设落后于形势,与1700余年的历史不相适应,把孔庙继续作为文物陈列,已经不恰当,也给馆藏文物的安全和品质带来威胁。因此建议:
在同安建设一个厦门博物馆同安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