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同安区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流动频繁,技术人才大多把同安作为跳板,到达同安之后,大多选择跳到厦门岛内。给岛外的企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人才问题成为岛外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据调查了解,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岛内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卓越的生活品质而使大量人才竞相进岛;二是不便的交通状况,迫使他们选择离开。虽然同集路近几年进行改建,但并没有多少缩短同安与厦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感。同安与岛内的时间距离还是相对较长。
生活配套的完善和生活品质的提升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因此,要维持同安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保障同安区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改善同安与岛内的交通。
同安区进岛主要经同集路(或滨海西大道)-厦门大桥(或集美大桥)。无论选择哪条线路,路程历时1个多小时,并且是在路况良好的前提下。
滨海西大道-集美大桥路线:(1)承担着高崎机场与厦门北站的客货快捷集散疏运功能,大量的重型车辆经由此道路;(2)滨海西大道原来的规划就是作为沿海观光风景道,原规划设计车速50-60km/h,而且车道弯弯绕绕。总之,该线路不适宜改造成快速道。
同集路-厦门大桥路线:近几年同集路改造之后,路面完成“白改黑”(水泥路面变为沥青路面)工作,路况明显改善,确实增加了道路通畅能力。但随着沿途工业商贸、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大货车、公交车、小汽车、摩托车等大车小车混行,且改造后红路灯增多,使得道路经常堵塞,交通事故频发。同集路沿线分布5大工业区,38个村庄,沿线共有29个路口,15个红绿灯。同样不适宜直接改造成快速道。
而连接厦门岛内及同安的轨道交通4号线,根据国家2012年5月11日批准的《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1~2020年)》,作为二期工程实施,预计于2020年启动,远水解不了近渴。
如何实现同安和岛内交通的快速连接,经过多次现场查勘与调查,提出如下建议:
1、轨道交通4号线土建工程已经完成,并暂时作为厦门BRT使用,只需加上路轨即可作为轻轨使用,工期一般3年就可以完成,施工难度相比地铁大大降低,工期将大大压缩。鉴于轨道交通规划报批手续最快1年完成,从规划报批到实际动工建设至少3-4年,恳请市政府尽快启动4号线规划报批程序。
2、近期解决方案:一是对同集路设置公交车、摩托车专用道,并用栏杆等简易方式进行物理隔离,所有车辆各行其道,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二是借鉴厦禾路的做法,禁止直接转向。增加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减少道路调头区、横穿区,封闭中间道路,短期内提升同集路运载效率。
3、远期解决方案:从海翔大道-BRT同安枢纽站,该路段均已设立高架桥,在轻轨正式动建之前,建议在同集中路与海翔大道接驳的路口及同安工业区内,架设高架桥直通厦门大桥(如下图所示,蓝色线为现BRT路线,红色线为建议架设高架桥的线路),该高架桥可以作为同安与岛内的快速高架桥,服务广大市民和同安工业园区内的众多企业。同时,在轻轨建成后,该高架可以与现BRT高架互通互连,再次利用起来形成新的线路,不会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