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BRT1号线自2008年建成以来,该条线路以安全、准时、舒适等优点得到广大市民的信赖,已经成为公共交通服务范围内居民出行的首选。
据统计,现厦门BRT1号线平均客流量28-29万人次/天,高峰节假日达到30万人次/天。目前BRT1号线运营车辆总数165辆,高峰时段发车间隔最小为1.0分钟/班次,运营时间扩展为6:00-24:00。随着厦门岛外的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居民交通出行需求还将持续增长,BRT客流量也将随之增加,必须通过增加运营车辆及发车间隔方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厦门市作为海峡两岸中心城市,提出了在建党100周年将厦门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美丽厦门愿景目标。就如何实现美丽厦门中的资源节约型城市、环境友好性城市的内涵,厦门市政府从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治理等方向,在城市建设多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BRT1号线作为厦门的名片也应该从多方面去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尽量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创造温馨美丽的厦门。由于BRT运营的专用性和特殊性,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厦门BRT1号线采用现有柴油车和改造为胶轨电车从节能减排方面进行比较。
一、能源消耗比较
目前BRT1号线公交专用车辆有12m、18m两种,其中12m车辆83辆,18m车辆82辆,合计165辆。从9月份运营统计数据分析,BRT1号线9月平均客流量为29万人次/天,总计运营公里数为2197377公里,总油耗为922544升,则两种车辆平均油耗0.4198升/公里(计41.98升/百公里,其中12m车型平均油耗为37升/百公里,18m车型平均油耗49升/百公里)。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同等线路条件下,若采用胶轨电车,其平均能耗约为3千瓦时/公里(按照没平方米4人载客耗能计算)。通过以上数据将现状BRT1号线柴油车与胶轨电车能耗及费用进行比较如下:
表1 BRT1号线柴油车与胶轨电车能耗比较表
平均每公里能耗
与标准煤折算系数
折算标准煤
(千克/公里)
年耗煤
(吨)
柴油车
0.4198升(柴油)
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0.5199
13709
胶轨电车
3千瓦时(电能)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小时
0.3687
9722
注:柴油密度按照0.85计算。
由以上表格计算可知,如果改造为胶轨电车,厦门BRT1号线年耗能 9722吨标准煤;与现有柴油车年耗能13709吨标准煤相比每年可节约能耗约 3987吨标准煤,折合人民币约199.35万元。同时提高旅客运输能力20%。
二、大气排放量比较
胶轨电车采用电能做为动力,基本无废气排放污染,现有BRT柴油车主要的排放尾气污染物有CO、NOx、HC,参考王坚《厦门市机动车排放因子研究》中排放因子可计算厦门BRT1号线的主要废气排放量。
厦门公交车排放因子如下:
表2 厦门市公交车排放因子 单位:克/公里·辆
项目
CO
NOx
HC
公交车
25.3
5.09
2.18
则厦门BRT1号线全年主要污染物排放计算如下:
表3 BRT1号线柴油车与胶轨电车主要排放物排放量比较表
单位:吨/年
项目
CO
NOx
HC
柴油车
667.12
134.22
57.48
电气
0
0
0
从上表可以看出,若将现有BRT1号线改造为胶轨电车,一年大约可减少排放一氧化碳667.12吨,氮氧化合物134.22吨,碳氢化合物57.48吨。
三、工程改造费用及工期
1、采用混凝土路面,中间设置导向轨。
2、2节编组无须再改站台,四节编组可完善预留站台。
3、工期约6个月(不中断正常行车)。
4、投资为40~50万元/公里。
四、综合比较
胶轨电车与常规BRT柴油车相比,不仅在节能减排和零排放方面有较大的有优势,在运能、舒适性上也有明显优势,BRT柴油车与胶轨电车综合比较可简单如下表:
表4 BRT柴油车与胶轨电车综合比较表
内容
胶轨电车
BRT柴油车
交通
合理运能:0.6~1.5万人次/h,容易实现大运能
合理运能:0.4~1.2万人次/h,大运能下要求密集的发车间隔
车辆
2~4节
12~18m
能耗
0.5199千克煤/公里
0.687千克煤/公里
污染
无废气排放污染,噪音约70db,污染较汽车低5-10db'
排放CO、NOx、HC等,噪音约75db
形象
突出的交通形象,更切合低碳、高效的发展态势
较好的交通形象
智能化
可实现智能化程度较高,可实现智能化调度、监控、运营管理
智能化水平一般
安全
安全、可靠,避免火灾等
相对安全可靠
舒适性
更舒适
较舒适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厦门BRT1号线由现有的柴油车改造为胶轨电车,具有以下优点:
1、可提高运输能力,更加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2、可提高旅客舒适性,更好的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3、降噪、节能,减少空气污染,更好的发展美丽厦门
4、安全可靠,避免火灾等安全隐患
5、智能化运营管理,提高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