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代表建议 > 正文

关于改善厦门交通拥堵状况的建议

 
来源:厦门人大
      
2015-04-10 21:2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5935

  刘成就

  
   截至2013年9月20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00.78万辆,正式跨入“百万时代”。据估算,约70%的机动车集中在岛内,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岛内交通拥堵不堪。近期地铁一号线开建,施工期间通行能力明显下降,使得原本脆弱的交通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地铁建设周期较长,以后还将有多条线路陆续开建,如果不积极采取措施,交通拥堵状况将越来越严重。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尽快改善我市交通拥堵状况:
  一、加强循环路网建设
  去过香港的人会发现,香港市区的道路很窄,但很少堵车,原因之一就在于香港60%以上道路是单行道,交叉口较少,道路环环相扣,构成了循环路网体系,因而车速快,利用率高,不易发生堵车现象。
  我市交通拥堵,很大原因在于部分路段红绿灯太多,红灯一亮,车辆就排起了“长龙”。建议我市在重要交通节点如莲花路口、湖滨南路与湖东路口,湖滨南路与市府大道等路口取消红绿灯,在“上跨下穿”方面做文章,通过修建立交桥、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的方式,尽量把人与车隔离开来。
  通过物理隔离、科学设置红绿灯等方式,建成畅通的循环路网。驾车虽需绕道,但总比堵在路上好。
  二、继续优化交通网络
  市畅通办近年实施的系列交通优化方案,取得了明显效果。如去年8月对成功大道梧村转盘进行优化,限制由梧村转盘进出明发商业广场的车辆,转盘堵车现象得到明显缓解。
  但很多路段,仍需进一步优化,如金山路右拐仙岳路,需长时间在辅道上行驶,才能并入主干道,结果造成主干道畅通,辅道却很拥堵。应尽可能在最短距离开个口子,让车辆尽快从辅道转入主干道。
  三、加强交通管治
  1.加大教育和惩罚力度。通过户外广告、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关于交通文明的公益广告。对不按标线行驶,随意调头、拐弯、加塞添堵的车辆予以重罚。
  2.定期组织非机动车及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对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的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一律给予扣留。
  3.限制外地牌照车辆进岛。对四桥一隧,按照单双号模式,限制外地牌照车辆进出,最大限度减少车流。
  4.进一步明确集装箱、大货车的限行区域、限行时间。集装箱、大货车的车型大、车速慢,容易造成拥堵,需严格限制其通行区域、通行时间。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