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代表建议公开 > 建议回复函 > 正文

厦门港口管理局关于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5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厦门人大
      
2013-11-09 16:43: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3589

  厦港〔2013〕函36号

  办理结果:B

  厦门港口管理局关于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5号建议的答复函

  陈锦标代表:

  您提出《关于建设厦门海上公交捷运系统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非常愿意立足行业管理职能,发挥船舶运能大、能耗低、污染小的优势,为加快厦门岛内外一体建设,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并依托厦门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培育海上旅游客运,突出厦门旅游城市建设。

  海上公交,曾在厦门发挥出重要作用,特别是海沧线、漳州线的海上客运,为当时联系厦门岛与大陆、保障厦门岛内百姓日常需求的提供了交通保障,成为厦门岛“菜蓝子”的输送通道。但近年来,厦门着重发展道路运输,全力打造道路交通网络,陆续建成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和翔安隧道,完善公交运输网络,以及私家车的迅速发展,陆路交通的便利性逐步取代了海上客运。而联系岛内外的客运码头却鲜有规划与建设,导致厦门海上客运客源不济,日渐萎缩。也正因如此,在高度开放的水路运输行业中,少有业者主动开通海上公交线路。

  随着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岛内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日渐突显,海上客运的优势重新被重视,因此,您的建议非常及时。

  我局认为,水上交通网络体系的形成,是对陆上交通的有力补充,有利于缓解鹭江道沿线及环岛路交通的拥堵。同时利用五通码头等港口设施的富余力量,尝试开发和利用港口资源,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旅游品质。为此,我局已委托华侨大学城市与经济研究院,开展“利用水上交通改善陆路交通拥堵”的规划研究。

  对于建设厦门海上公交捷运系统,厦门海事部门提出鉴于西海域海上救助力量相对薄弱,开通海上公交应持谨慎态度。我局支持海上公交捷运系统建设,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快开通,具体构想是:

  1. 基本原则:政府主导,市场配置,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对已具备条件的航线率先开通,不具备条件的加快设施建设。突出民生保障需求,旅游发展需求。

  2. 基本格局:西海域重点发展漳州、海沧区、鼓浪屿海上公交;东海域重点发展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海上公交。东西海域再进行有机链接。

  3. 码头选址:西海域前期以和平码头、轮渡码头、厦轮总客旅码头、第一码头、西堤码头为主,后期发展东渡厦金客运码头,并争取在东渡至高崎间和胡里山各增建一客运码头;东海域前期以五通码头为主,后期争取在五缘湾和机场附近各增建一客运码头;海沧区前期以嵩屿码头为主,后期依海沧区建设规划再增建一客运码头;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各选择或新建一客运码头,具体由各区政府规划协调。鼓浪屿航线应视鼓浪屿申遗需求和管理需要由管委会提出,我局负责组织运输力量保障。

  4. 船舶选定:我局拟将交通、休闲、旅游三者结合,根据码头靠泊能力、客流需求和通航环境的实际情况,按适度超前、中小型船舶结合(400客位以下)的原则,由企业申请,有序投入。

  建设厦门海上公交捷运系统,目前不存在行业政策障碍或技术难题,但因海上客运多年的滞后发展,仍有几方面工作应当关注:一是岛外客运码头建设滞后,二是东渡至高崎岸线资源紧张,三是岛外客运码头的陆路公交集疏能力不足,四是水运管理部门由行政单位被改为参公单位,协调和推动作用减弱,五是西海域的救助力量较弱。

  为此,海上公交捷运系统的建设任重道远,但我局将积极推动发展、争取改善,促使海上公交捷运系统早日建成。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李祎超

  联 系 人:洪东号

  联系电话:0592-2113821

  注:同意通过人大网站向社会公开

  厦门港口管理局

  2013年5月6日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厦门港口管理局办公室                2013年5月7日印发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