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人大速递 > 正文

中考限噪拟入法规 岛内禁露天烧烤

三部涉及城市“高素质、高颜值”的法规草案上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来源:厦门晚报
      
2020-08-26 10:00: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387570

   

■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为“高素质、高颜值”厦门建设护航。  陈立新 摄

 

  8月27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七次会议。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助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守护蓝天碧水、建设“爱心厦门”,《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草案)》《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草案)》等三部涉及城市“高素质、高颜值”的法规草案提交常委会初审。另有四部法规草案也将在本次会议继续审议。

  记者 彭菲

  《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

  亮点1

  拟新增网格化管理规定 将环保监督纳入村居网格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以理顺管理体制为目标,做了原则性规定。其中,新增了网格化管理规定,要求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纳入社区(村)网格体系,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专职网格人员,并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

  亮点2

  四区拟禁止畜禽规模化养殖 两区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

  在生态保护方面,《条例(草案)》重点规范了饮用水水源地、湿地、海洋环境等管理保护。例如,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农业种植项目;原有的经济林、农业种植应当严格控制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并逐步改造或者退出。

  针对畜禽养殖在我市较为突出的问题,《条例(草案)》规定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和海沧区禁止规模化养殖,同安区、翔安区依法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散养畜禽的,应当遵守本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

  亮点3

  严控建筑外墙采用反光材料 调整中高考“绿色护考”规定

  关于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增加了船舶污染、土壤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异味和废气处理装置、光污染、核与辐射等方面的规定,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建筑物外墙采用反光材料”。

  《条例(草案)》调整了“绿色护考”的规定——“中高考前十五日内和考试期间,在居住区、文教区以及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不得从事产生噪声、振动超标活动”。而现行条例并未涵盖中考。另外,还将考试期间执行居住区、文教区I类噪声、振动排放标准的范围由考场周围100米扩大至300米。

  关于露天烧烤的规定也进行了细化。禁止在思明区、湖里区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其他各区禁止露天烧烤食品的区域由各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亮点4

  污染防控重点行业 拟实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此次立法将部分环境监管的创新制度进行了法定化,如排污权交易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险等,推进源头治理。

  依据《条例(草案)》,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有偿取得、使用和转让污染物排放指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应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对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等污染防控重点行业及其他环境高风险行业实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鼓励其他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草案)》

  探索建立志愿服务

  “时间银行”制度

  ■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超74万人。 刘东华 摄

  目前,全市已有实名注册志愿者74.64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4572个。《厦门经济特区志愿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志愿服务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志愿者享有安全保障、技能培训、服务记录证明等方面权利以及应履行服从管理、维护形象、保守秘密等义务。

  围绕志愿服务的激励和保障,《志愿服务条例(草案)》要求志愿服务组织为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者购买保险;同时明确提出建立志愿者星级评价制度,鼓励依法对表现良好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给予信用激励;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招用表现良好的志愿者,机关事业单位可将志愿服务纳入人员考录(招聘)考察内容和年度考核内容。

  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叶勇义表示,要让志愿者感受到“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温暖。市人大社会委初审建议增加规定,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志愿者本人有志愿服务需求时,有权优先获得志愿服务;建议提高对志愿者的礼遇,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城市公共交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优待。

  《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草案)》

  推进智慧场馆建设

  鼓励创新绿色办展

  去年一年,厦门共举办了展览236场、会议9978场,实现经济效益450.94亿元。《厦门经济特区会展业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会展业促进条例(草案)》)定位为促进型立法,以引导、服务和保障为主,以推动、鼓励、倡导、扶持等为主要手段。

  《会展业促进条例(草案)》鼓励举办单位、场馆单位、会展服务单位和行业组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发展新兴会展业态。支持场馆单位推进智慧场馆建设,引入智能化场馆服务管理。同时提出要推动会展场馆在设计、建设、使用等方面应用环保节能技术。

  “服务和保障”一章中规定市会展业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会展活动期间,场馆配套停车泊位不足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举办单位的需求,在会展场馆周边合理设置临时停车泊位。

  【背景】

  现行环境保护法规

  修订实施至今已11年

  《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是1994年厦门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后颁布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并于2009年修订实施,对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存在与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问题,一些新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措施也需要在地方法规中予以明确和细化。此次修订,法规名称中增加了“生态”二字。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