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人大速递 > 正文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机关建设水平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定,不断强化共同政治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自身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来源:厦门日报
      
2021-12-31 12:5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473250

  2021年8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厦门》学习会。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五年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自身建设全面加强。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被评为第二届福建省法治人物特别贡献奖。2020年市人大机关以优异成绩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本版文/本报记者 詹  文

  本版图/通讯员 肖  攀

  不忘初心

  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践行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思想理论武装全面强化。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次次重点突出、涤荡心灵的学习研讨,一场场赓续精神、贴近群众的党史宣讲,一个个以革命先烈、时代英雄为榜样的红色资源现场参观,一件件筑初心担使命、饱含深情的民生实事……从机关到基层,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市人大系统全面铺开。“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扎实,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提升,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市人大常委会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人大立法、监督工作有机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今年“七一”前夕,38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带队深入六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开展以“学习讲话精神、开展党史教育、倾听民声民意”为主题的联系群众活动。306名代表和群众参加活动,共收集整理属于市级政府职权事项共5个方面81条意见,这些意见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各区各部门研究吸纳。

  1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取得显著效果,助推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马銮湾新城生态补水项目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准,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改善马銮湾片区生态环境。群众反映思明南路西侧人行道狭窄,开学在即,许多家长和学生前往群惠小学面临人车混行较大安全隐患。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实地考察,研究确定改造方案,要求有关部门加快拓宽人行道,这一“微改造工程”解决了周边群众热切期盼的问题。群众反映,环东海域新城存在部分区域交通拥堵、交通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覆盖不足等问题,常委会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优化阳光小镇及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新开通公交线路等有效举措,这一多年遗留下来的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2021年11月25日,市人大书画院举办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爱国·爱党·爱乡”书画摄影作品展。

  党建引领

  提升机关建设水平

  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并按照市委要求和法定程序抓好落实。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市委重要专题会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都出台贯彻意见,确保市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较好完成市委交办的新城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文明创建等专项工作任务。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两次修订《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规则》,设立常委会机关党组,机关党建工作、效能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持续走在市直机关前列,2个党支部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不断完善人大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工作程序、运行机制等,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

  加强机构设置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中央改革部署,完成人大机构改革。内务司法委更名为监察司法委,成立社会建设委;加大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力度,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机关荣获国家级表彰10项、省级表彰59项、市级表彰37项、市直机关表彰27项。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改作风树新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配合做好中央、省委巡视整改,全面完成市委巡察整改任务。

  打造三大品牌 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市人大机关志愿队长期坚持开展义务献血。

  这些年,市十五届人大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总抓手,全面加强机关各方面建设,以特色文明品牌为载体,推动文明创建不断走深走实,形成法治护航厦门文明建设、社区共建、书香人大3个特色品牌。经过3年不懈奋斗,2020年市人大机关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的重要要求,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地方法规、贯穿法治实践。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城市文明建设水平,将文明领域立法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现行的100多部地方法规中,四分之三以上涉及社会文明,为厦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走出一条具有特区特色的城市文明法治之路。

  市人大机关与金尚社区共建多年,从“法治共建、爱心共帮、文化共育、急难共度、促进共治”五个维度,打造出文明创建独具特色的社区共建品牌,结出累累文明硕果,促进了两个文明单位的共同进步,促进了社区居民和机关干部文明素养的同步提升。人大机关干部职工在共建过程中深受教育,深化了为民情怀、落实了群众路线。两个单位都成为连续多届的省级文明单位,去年还同时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书香人大·学习讲堂”品牌,搭建起三大阵地——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的阵地,营造出“爱学、乐学、善学”的浓厚氛围,为人大机关争创全国文明单位赋能加力,并有力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促进人大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市十五届人大还成立市人大书画院,先后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特区建设40周年等4场大型书画展,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重要阵地、展示代表风采的重要平台、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2020年6月19日,“书香人大·学习讲堂”举办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宣讲会。

  2021年4月13日至14日,市人大常委会举办学习研讨班。

  深入调查研究  形成高质量课题成果

  如何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优势,为实现“两高两化”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如何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完善规划布局、优化通关环境等方面着手,加快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五年来,为提升常委会工作质量,市人大不断加强人大制度理论研究,紧扣全市中心工作、紧扣人大履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课题成果。《加强我市水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研究 》《厦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功能研究》等课题获市重点课题优秀奖,《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环境,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得到市委书记批示肯定。

  这五年,市人大积极引导推动各申报单位将课题调研重点、着力点放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和推进我市民主法治建设上,调研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国有资产监督、社区治理、职业教育、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课题申报达99篇,不少调研课题成果已转化为人大工作实践,有力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组织全市人大系统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课题调研,五年来共上报课题近百篇,获奖41篇,连续四年获一等奖。课题内容涉及如何提高人大立法质量、增强司法监督、预算监督,发挥代表作用以及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方面。在组织方式上,将代表履职和人大工作创新研究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传播人大声音  讲好人大故事

  五年来,市人大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大力宣传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情况亮点,努力传播人大声音、讲好人大故事,有效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为人大履职尽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7年厦门会晤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分别在重要时段对《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两部法规进行长消息报道,向全世界浓墨重彩宣传展示厦门文明法治的形象。

  2020年,《人民日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从不同侧面报道我市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生动故事。这是我市人大历史上少有的专项工作引起央媒集中报道。2020年《厦门经济特区邮政条例》出台后,新华社报道“厦门立法处罚未经收件人同意投放快递柜行为”引起全媒体广泛关注,新浪微博话题“厦门立法处罚私放快递柜行为”累计阅读量超1亿次。

  创新法规草案话题宣传,引导公众有序有效参与立法,在立法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2017年,人大微信公众号和网站推出新节目《代表会客厅》,首次邀请立法专家和基层人大代表走到镜头前,围绕《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重大制度设计、垃圾分类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垃圾后续转运处理、如何奖惩推动法规落地执行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设计13个话题,以嘉宾对话讨论的方式来解读法规、答疑解惑,提出建议。2020年,首次在《厦门经济特区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办法》审议过程中,精选闽南文化活态保护、闽南文化保护目录等多个宣传话题,开展系列宣传,引起广泛关注。

  2021年,在《厦门经济特区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立法过程中,选取“数字鸿沟”、适老化环境建设、推行长期护理险、保护老年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四个急难愁盼问题,集中报道,得到“学习强国”等平台、福建人大微信公众号等传媒广泛转发,30多万网友关注阅读,并实现了人大宣传与立法有效互动,探索了民主立法新途径。新华社以《集民意、汇民智,厦门这部和“银发族”息息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是如何“出炉”的》为题进行了报道,网络浏览量达74.8万人次。

  五年来,市人大坚持办好人大“一刊一网一微三专栏”等人大宣传主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衔接,传统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各平台宣传报道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升,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点击量不断攀升。获得全国人大好新闻奖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省人大新闻奖评选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9篇的优异成绩,获奖数居全省各地市前列,精彩的人大故事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有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