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人大速递 > 正文

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加快城市发展转型

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真知灼见

 
来源:厦门日报
      
2024-01-11 10:03: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587867

  厦门,一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2023年改革热度持续保持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列。今年是厦门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城市发展转型至关重要的一年。昨日,市两会现场,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真知灼见,期待厦门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气神,以改革促发展,在不断探索中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

  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厦门应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市人大代表、厦门市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黄光增建议,厦门应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细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要素获取等领域大力破除隐性壁垒,加快培育民营龙头企业;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数字金融,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健全劳动力和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数据要素交易流通。

  市人大代表、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投资管理部负责人付娟妮对厦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感触深刻。“去年召开的厦门市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苏颂工程)的号角,‘切实把发展动能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已成为全市上下广泛共识,厦门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付娟妮细数厦门科学城建设提速换挡、省创新实验室发展步入快车道、“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启动建设等一系列科创成果,建议厦门科学城建设进一步从“搭平台”向“强功能”转换,夯实技术掘金和源头创新,做实人才引进;建议厦门构建机制灵活、公益职能与市场化手段相互促进,统领厦门新型研发机构的“苏颂”系列研究院,打造科技领域城市新名片,以苏颂工程不断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关键词】

  营商环境优化

  来自招商一线的市人大代表、厦门市招商中心副主任马云分享了她在工作中的感受。“厦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每有新政策颁布、新制度出台都会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也为招商工作带来新机遇。此前,厦门启动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就吸引了大批法务、泛法务机构;《厦门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立法形式推出21条全国首创或领先措施,让企业在厦更安心、舒心、暖心。”马云期待,厦门可以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拿出更多创新举措,提升数据信息跨境流动便利化等;针对外资,在做好风控的同时,对电信、医疗、金融服务、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开放股比限制和应用场景,进一步发挥特区优势,全面深化改革,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和动力。

  “我们公司在厦发展多年,切身感受到厦门的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市政协委员、厦门宏益华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钟剑锋对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有感触。他表示,去年《厦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出台,更是提振了民营企业在厦发展的信心,希望厦门能够在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本土民营企业的支持。

  “厦门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倾注了心力,也出台了很多帮助我们建筑行业的政策。”市政协委员,厦门鲁班源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厦门市建筑行业协会会长白春杨认为,近几年来厦门市建筑业顺利转型升级、保持快速增长,得益于厦门市在保障资源要素、激活机制体制、提升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有力措施,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他希望厦门继续用好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建筑业发展,推动省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

  共享改革成果

  稳步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改革,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是两会现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加大对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筹集力度;‘临时救助实施水平’指标走在全省前列……近几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标准也逐步提高。”市政协委员、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社会福利院总护理长杨丽端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她认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很多外地的残障人士来厦旅游后告诉我,他们觉得厦门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居于全国前列,让他们感到很暖心,这让我觉得作为厦门人很骄傲。”

  市政协委员、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执行总经理姚郑玲玲认为,厦门医疗影响力近年来逐渐增强,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的发展,名医工作室的落实落地,柔性引才等系列举措都可圈可点。下一步,还要继续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提升厦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水平,让医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 郭睿 黄琬钧)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