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现场,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12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围绕《条例》如何贯彻执行、如何统筹推进部门协同、法治如何保障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等方面先后进行提问和追问。应询单位负责人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认真听取意见、回答问题。
常委会领导强调,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奋勇争先姿态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以深化体制改革引领城市治理上水平,以强化系统思维拓展城市治理新路径,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丰富高颜值内涵、塑造高品质生活,把厦门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典范之城、智慧创新的标杆之城、安全韧性的示范之城。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把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锚定以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目标,努力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前列、作表率。
点击
“大城管”体制法定化
《条例》将高位统筹协调的“大城管”体制法定化,我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实现有法可依。
市执法局局长陈挺华说,自《条例》施行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法规,构建了“大城管”运行机制及“一委一办一平台两中心”工作体系,即成立市城管委,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具有厦门特色的市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和市城市管理综合事务中心。运管服平台以全国第一的成绩通过住建部验收,厦门在全省率先编制《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事项清单》,相关部门针对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领域出台专业法规,形成了“1+N” 城市精细化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建立常态长效联合监管体系
落实《条例》关于精细化管理标准的要求,市执法局会同公安、交通、住建、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市政园林、城管执法等部门,编制《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及《厦门市城市管理指挥手册(试行)》,内容涵盖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建筑工地等12个领域管理标准和流程,为区级属地化日常工作落实提供遵循,建立常态长效联合监管体系。
加强平台应用与技术创新
今年2月,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DeepSeek大模型嵌入城市管理知识库,通过智能化搜索、问答、分拣派发等功能,推动城市问题精准分类、高效处置,我市城市运行管理开启 “一网统管”数治、智治新模式。
陈挺华介绍,目前我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条例》施行至今,平台已累计接收城市综合管理问题信息和投诉举报597万余件,派发处置累计办结率达99.91%。(记者 蔡绵绵 摄影 肖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