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勇气、无私的奉献,照亮时代的道路,为岁月铭记,被时光追寻。
陈嘉庚先生,忠贞爱国、倾资办学;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他的名字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他的精神绵延百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
“嘉庚精神”发源于厦门,形成于争取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市集美校友总会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作为嘉庚故里和著名侨乡,厦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从2014年起,厦门将每年10月确定为“嘉庚精神宣传月”,通过举办系列活动,推动“嘉庚精神”传承不息。今年,厦门又发布了《厦门市嘉庚教育遗产保护办法》,并将10月21日确定为“嘉庚教育遗产日”,为保护传承嘉庚教育遗产、弘扬“嘉庚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在这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持续挖掘“嘉庚精神”蕴含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关心祖国建设、倾心教育事业的诚心”的丰富内涵和“爱国担当、团结奉献、诚毅创新”的时代价值,不仅是对过往的致敬、对现在的激励,更是对未来的启迪。
弘扬“嘉庚精神”,要凝聚爱国爱乡力量。从兴学救国到抗日救国,再到建设新中国,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嘉庚精神”的核心根本。我们要深挖嘉庚文化的“富矿”,整合在地资源,通过“接地气”“入人心”的方式讲好嘉庚故事,让爱国主义情怀植于心、践于行;
要充分发挥厦门侨乡优势,努力做好“嘉庚精神”的国际传播,以“嘉庚精神”为纽带,筑牢华侨华人共同的“根、魂、梦”,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弘扬“嘉庚精神”,要传承尊师重教美德。陈嘉庚一生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宁要厦大,不要大厦”,他倾力办学的教育家精神,为厦门厚植尊师重教的沃土。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要积极培育一批德才兼备、勇于担当、倾心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创新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根基、积蓄后劲。
弘扬“嘉庚精神”,要倡导实业报国担当。实业报国是贯穿陈嘉庚一生的主线。他诚信经营,刚毅不屈;他审时度势,爱拼敢赢;他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我们需要更多“陈嘉庚式”企业家,在民族大义、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妥协,在历史责任、社会担当面前,不退缩、不逃避,攻坚克难、顽强拼搏,自觉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努力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好的告慰。穿越百年,今天,“嘉庚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成为联结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精神纽带,鼓舞海内外中华儿女,激扬爱国热情、凝聚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