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厦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回眸 > 左侧新闻 > 正文

夯实履职之基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综述

 
来源:厦门日报
      
2016-12-22 11:01: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030134

美丽的厦门风光。

  

▲思明区人大常委会中华街道工作委员会挂牌。

  

▲市人大代表视察公共文明建设情况。  

▲市人大代表参加政情通报会。

  

▲市人大同安代表小组到湖里区开展跨区视察。

  五年来,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实施代表法,积极探索、总结新形势下做好代表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努力为代表履职提供良好条件和服务,推进代表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挖掘代表工作潜力,提升代表工作水平,促进了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的发挥。

  数读市人大五年代表工作

  1400

  共举办6期代表专题学习班,参加学习的代表共1400人次

  209

  组织代表视察209次

  20

  督办代表议案20件

  1538

  代表建议1538件,重点督办建议26件

  98%

  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满意率达98%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

  这五年,是我市人大工作硕果累累的五年,也是代表工作开拓创新的五年。市十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如何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探索创新,不断夯实履职之基。促进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被视为代表工作的着力点;促进代表提高履职意愿,被视为代表工作的关键点。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制度、代表培训制度、代表履职情况登记通报制度、代表回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代表履职积极性和履职能力在不断提高,代表工作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学习走上“2.0”时代

  代表培训规范化

  财政部司长谈新预算法对财政改革管理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分析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中国国际关系协会会长论外交问题、二级大检察官讲法治建设。不管是授课人,还是授课内容,这些讲座随便单独挑出来哪一个,都是重磅级的,而这只是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一次集中学习的内容。

  代表只有熟悉法律的规定、掌握国家的政策、洞悉面临的形势、了解社会的需要,才能更好找到履职的切入点,这是新时期代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规范代表培训制度,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从代表履职需求出发,坚持高规格、高起点,组织代表进行初任学习、履职学习、专题学习,每年开办常委会读书班,先后邀请全国人大和国家部委9位专家、国内高校和研究所10位知名学者授课,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让代表全面熟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履行代表职务所需的法律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

  代表工作需要热情、更需要雄厚的知识储备。为了更好履职,代表学习走上了“2.0”时代。

  我和群众有个“约”

  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

  2014年,一场主题为“走基层、听民意”的活动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组织下轰轰烈烈拉开序幕,60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分别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与群众“亲密约会”,面对面征求意见。此次活动共收集到108个问题,全部转化为代表建议提出交由政府办理。

  代表时刻与群众在一起!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个简单的承诺,需要一项项具体的制度、一个个脚踏实地的活动来支撑。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同市人大代表联系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若干意见》,建立并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工作机制。建立“两本名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代表名册、市代表联系区代表名册;启动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建设,在市人大官网公开代表联络方式,为代表联系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通道;在全市街道、社区推动建设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等代表联系点,创建代表“接待日、走访日、议政日、活动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代表联系群众正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人民利益、表达人民意愿,这是人大代表对使命的执着和对百姓利益的坚守。为了这份坚守,人大代表和群众的“约会”还将继续。

  “常规动作”中的不常规

  代表活动创新化

  政情通报、代表视察是代表活动的最常规做法。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致力于在常规动作中创新出不常规的做法,让代表工作呈现出令人惊喜的新局面。

  2013年9月,一场政情通报会的“供给侧改革”在人民会堂悄然上演。会前,市人大常委会特意向代表们征集听取内容的建议,整理归纳为15类57个问题,反馈给市政府在通报会上做重点说明、解读。“市政府的政情通报变得更加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了。”一位市人大代表说。这种被代表们欣喜地称为“菜单式”的政情通报,改变了以往政府通报什么,代表就听什么的被动听取模式,而是立足于代表的需求,代表想听什么,政府就必须通报什么,内容更贴近代表关注的焦点,形式更服务代表履职的需要。

  “跨区视察”在2016年之前还是一个新名词,今年却频频刷屏,从 3月份开始,海沧代表小组到翔安视察、思明代表小组到集美视察、湖里代表小组到同安视察……6个代表小组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进行跨区视察。代表们纷纷点赞这种视察让他们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能用对比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更高站位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助于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探索建立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联动机制是本届人大常委会代表活动的又一“不常规”的举措。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联动视察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通过扩大不同层级代表的参与面,提高社会对基层卫生服务的关注度,同时借助上一个层级代表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传导并共同推动解决基层遇到的共性问题。

  最重要的任务是履职

  代表履职制度化

  代表最重要的任务是履职!为了避免出现 “挂名代表”、“荣誉代表”,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来强化代表意识、保障代表活动、约束代表行为、督促代表履职。

  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制度,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的集中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五年来组织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44人次,组织代表参加各类履职活动1.3万人次。通过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强化了代表的主体意识,增长了代表的履职见识和能力,也增强了常委会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代表履职既要保障,也需要监督。2013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市人大代表回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要求每位市人大代表届内要向原选举单位至少报告一次履职情况。2013年8月,在同安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两位市人大代表向会议报告履职情况,敲响了代表回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制度落实的第一锤。三年来,全市308位市人大代表全部回原选举单位述职完毕。与此相配套的是,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代表履职登记制度,设立代表履职情况登记簿,详细记录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履职活动情况;改革代表履职通报制度,由原来向代表本人通报变为向全体代表公开每位代表的履职情况,从制度环节上优化了对代表履职行为的监督方式,提高了代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自觉性和依法履职的主动性。

  督办议案建议动真格

  代表作用实效化

  1538件代表建议,20件代表议案,这意味着1558件重托!五年来,308名市人大代表用这样的数字表达了自己的履职热情。

  尊重代表的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办好代表议案建议作为接受人民监督、回应人民关切的重要渠道,把代表满不满意、落实到位不到位作为衡量督办工作的唯一标准,让办理工作成为推动政府转作风、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经过督办,1538件代表建议,20件代表议案全部办结,办理实效有了新突破。

  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每件议案确定由一位常委会领导负责领衔督办,确保议案办理重视到位。主任会议年中听取阶段性进展情况汇报,专委会具体跟踪督办。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影响面较大的议案,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代表视察等方式,与人大的监督工作有效结合,加大督办力度,推动办理质量和办理效率的提高。

  持续督办。议案建议办理进度慢、没有实现既定目标怎么办?市人大常委会对此的回答是持续督办、跟踪问效,一年办不成,第二年继续督办,不见成效不罢手。“加快我市多元化办医格局”、“将厦门打造成为全国公共文明行为典范城市”等议案办理都留下了市人大常委会多年锲而不舍、跟踪督办的印迹。如今厦门弘爱医院、厦门眼科中心五缘院区、厦门心血管病医院建设进展顺利,投入使用在即;2016年我市获得“全国民生改善十佳典范城市”荣誉称号……桩桩件件的具体成效标志着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正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满意度测评。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提升改善岛外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条件等3件重点督办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代表建议办理得好不好,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一人一票来测评。满意度测评从监督评价机制上形成对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的硬约束,避免代表“被满意”,确保代表建议能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文/记者 詹文 图/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提供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