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市绿化管理中心高级农艺师 谷慧珍:
加快古树名木地方立法
“古树名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全厦门市的古树名木一共有1866株,数量是非常少的。”谷慧珍说,在“莫兰蒂”台风中,又被破坏了不少,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据谷慧珍介绍,此前国家古树名木砍伐现象十分严重,后来国家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法律,这一现象就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但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她建议厦门市出台地方性的古树名木保护法,加强厦门古树名木的保护。
同时,她还呼吁对城市绿地出台地方性保护法。
(记者 林爱玲)
市人大代表、厦门创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琦琪:
让“金砖”知识进社区大学课程
在市人大代表、厦门创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市总商会副会长陈琦琪看来,迎“金砖”应该从社区做起,做好“金砖”相关知识的普及,如将“金砖”知识融入社区大学、社区课堂的课程里,设置英语课等。
“现在媒体上与‘金砖’相关的知识很多,但需要有人引导,居民才会真正关注。”陈琦琪强调,应该在社区教育里帮助居民树立共享利他、终身学习的意识,“当居民知道如何服务‘金砖’、当知识转变为行动力时,就能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好的大爱厦门。
(记者 陈佩珊)
市政协委员、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副总经理 许黎明:
拥堵路段辟出公交专用道
2017年1月12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今日关注
厦门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拥堵,几条过海通道,特别是海沧大桥和翔安隧道,每天“潮汐式”的拥堵状况明显。
“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数量降低了城市道路的通行效率。”许黎明解释,很多人认为拥堵是修地铁的缘故,但修地铁时工地占了几个车道,施工方会在旁边另外再修几条道,车道的数量并没有变。
许黎明建议,短期内可以在特别拥堵的路段率先开辟公共交通的专用道,引导市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另外,可在岛外建一些免费的大型停车场作为中转,市民可以在这里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出厦门岛。
市人大代表、东渡二小校长王静:
利用边角空间 开辟足球场
记者 郭钦转
厦门拥有百年的现代足球历史,是全国18个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却没有一支高水平的职业球队,市民踢足球在市区经常一“场”难求,这不免让许多热爱足球运动的厦门人感到尴尬。
市人大代表、东渡二小校长王静就推动厦门社会足球运动的发展,重拾足球这张城市名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王静讲了东渡二小一位足球老师———叶家荣的故事。叶家荣15岁那年进入职业队青少年梯队,后来随着厦门惟一一支职业球队解散,他作为球员的上升通道被关闭,重新回到学校读书。
今年已经24岁的他是东渡二小的外聘足球老师,待遇低,合同一年一签,工作不稳定。
在厦门,如同叶家荣一样处境尴尬的现役足球运动员还有不少。
在厦门市体育中心,五人制足球场每个周末都爆满,普通市民如果临时想在市中心订到一个场地简直难上加难。
这是厦门足球的现状。
王静在建议中总结,尽管厦门的群众足球氛围浓厚,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据介绍,目前,厦门市区足球场地资源短缺,不利于足球运动在市民当中普及;没有本土职业球队的带动,势必造成足球人才的流失;专业足球教师稀缺,不利于中小学足球教育的开展。
王静认为,推动厦门社会足球运动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足球场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尽管厦门寸土寸金,其实大大小小、边边角角的空间都可以利用。”王静介绍,国内其他城市有好的做法可以参考,比如公园的空地、居民社区、建筑的楼顶都可以利用起来开辟足球场,不一定要很大,根据空间,可以建3人、5人的足球场。环岛路一带风景优美,也可以考虑规划一些足球场。
而要留住足球教育人才,王静建议,在师资、经费、机构、比赛交流等方面为校园足球发展开辟“绿色通道”,除了提高足球教师的待遇以外,可以尝试由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对足球老师进行单招,或者以与足球业余俱乐部合作的方式,让专业教练进学校。
另外,她认为职业足球与群众足球相辅相成,厦门的职业足球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