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两会召开之际,二十多份“特殊”的建议也热情满满地涌进导报。这些建议均出自厦门双十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之手,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据了解,让学生写“两会”建议的做法,是该校思想品德老师牛犇向全年段学生发起的倡议,目的是想增强学生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让牛犇欣喜的是,最终回收的许多学生建议质量都很高。
在公交站 设实时信息牌
“在公交站设立实时信息牌,为市民及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这是双十中学初二(3)班学生吴诗莹的建议。
根据吴诗莹的观察,来厦的游客中,很多人对目的地的站名是不了解的,所以他们时常会坐过站或提前下车,就算是本市居民,如果想去一个比较陌生的位置,由于对站点的不熟悉,有时候难免也会遇上这样的尴尬情况。
她建议在公交站点设立实时信息牌,并将各个站点信息都放进这个信息牌里,同时设立一个检索系统,让旅客或市民只需要在公交站轻松一搜,所有线路就都一目了然。
鉴于厦门经常出现的堵车情况,吴诗莹还建议让交警的路面实时监控画面也能“直达”实时信息牌,采用直播的方式,让有需要的群众一点击,就能查询他所要经过的路线是否拥堵,方便市民、游客选择最合适的路线出行。
另外,天气、风向、降雨概率等日常信息,也可一并融入,让这块信息牌成为人们出行的贴心助理。
废弃BRT站点改造为救助站
双十中学初二(16)班的林雨诺说,街头流浪者的处境虽让人同情,但他们流浪于街头既影响市容,又干扰社会秩序。因此她提出的建议,是将个别废弃的BRT地面站点改造成“流浪人员救助站”。
林雨诺认为,对于不愿到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还可以请志愿者为他们发放御寒衣物和“救助袋”。“救助袋”上可印有救助原则、救助对象、救助内容、救助电话等信息,里面装有方便面一包、火腿肠两根、小瓶矿泉水两瓶。(记者 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