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报告解读 > 正文

民生保障力度大 交通领域投入多

预算报告解读 今年我市财政支出将花在哪里?

 
来源:厦门日报
      
2018-01-08 10:05: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149315

    预算报告是政府的“账本”,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了解政府的钱从哪来、到哪去的窗口。随着厦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今年的预算报告也隆重“亮相”。

  2017年,我市财政收入怎么样,钱都花在了哪里;今年财政支出又将用在哪里?6日上午,市财政局局长黄珠龙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厦门市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晒出我市的财政“账单”。

    回眸2017

  2017年,我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有效推动了我市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更有成效,百姓民生保障实惠多。

  从收入看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及产业转型显成效

  2017年,厦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87.3亿元,增长9.6%,其中地方级收入696.8亿元,同口径增长11%。记者了解到,我市地方级收入增速在全省乃至全国计划单列市里均排前列,而且今年厦门地方级财政收入税性比达80.9%,稳居全省九地市第一。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我市财政收入量和质的提升,体现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长态势好,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左右,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意等重点发展产业税收增速达20%以上,成为我市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强劲动能。

  从支出看民生

  民生支出超七成

  百姓实惠多

  去年,财政的钱都花在了哪里?预算报告显示,2017年,厦门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1.9亿元,分得财政“大蛋糕”最多的当属民生领域。通过不断完善民生投入机制,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在七成以上,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去年财政的民生支出覆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让各项关系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都得以加快实施。其中投入37.6亿元促教育扩容提质,投入30.5亿元大力推进“健康厦门”建设,投入21.1亿元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投入31亿元推动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投入43.1亿元推动其他惠民实事有效落实,支持我市3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展望2018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预算报告透露,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818.3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9.5亿元。财政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对产业转型、民生保障、城市建设、扶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以下是2018年财政支出的几个重点。

  关键词

  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49.5亿元

  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工、物流成本,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帮扶力度,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加大信用融资支持力度,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

  46.6亿元

  加快培育新经济新动能

  完善现代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

  28.1亿元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力促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的发展动力机制。

  关键词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

  45.3亿元

  优先支持教育事业

  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建成20个中小学项目、开建20个幼儿园项目,增加学位2.75万个,缓解“入学难”问题。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补助标准。完善财政奖补机制,鼓励引进高端教育品牌,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供给。

  39.1亿元

  着力保障病有良医

  持续加大医疗资源有效供给,建成心血管医院、翔安医院、第三医院三期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加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投入。支持建设智能导诊预约服务平台、统筹患者检查项目,降低检查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48亿元

  推动实现住有安居

  加快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公共租赁房,打造公共交通便捷、生活配套齐全、基础教育完善、医疗设施完备的保障性住房居住环境。

  关键词

  提升宜居度均衡性

  88亿元

  持续推进岛内外一体化

  岛内围绕增强承载力、提高宜居度,实施新一轮城市改造提升,推动旧城保护、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业态布局和环境品质,增强高端服务功能。

  28.3亿元

  打造和谐美丽生态环境

  开展水环境治理,实施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筼筜湖、五缘湾流域雨污分流综合整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和分散式处理。加大水源地保护,建设城市安全生态水系。

  14.4亿元

  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优化农业资金投向,支持各类要素下乡,推进都市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特色小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关键词

  打造高效交通枢纽

  95亿元

  建设便捷高效交通体系

  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推行“轨道、公交+慢行”出行模式,加快轨道2、3、4、6号线、公共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推动城市干道和重要拥堵节点改造,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68.7亿元

  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推进翔安机场、国际航运中心等对外交通枢纽建设,加强与全国全省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推进福厦客专、前场大型铁路货场等项目建设,提升厦门铁路枢纽地位。

  关键词

  促进对外开放交流

  16.5亿元

  支持扩大经贸交流合作

  加快发展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等新兴贸易业态,培育外贸产业新优势。推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运作,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深化对台经贸合作交流,促进两岸货物、服务贸易往来,加快研发技术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12.8亿元

  支持打造自贸区升级版

  优化财税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航空维修、融资租赁、黄金交易、文化保税等产业平台。支持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声音】

  确保钱

  用在刀刃上

  ●厦门市政协委员、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福建省律师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 邱兴亮:近年来,政府预算报告越来越透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点,聚焦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确保钱用在刀刃上,这一理念在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中体现得特别充分。“民生是执政之要”,从预算报告看,政府的钱主要都用于满足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点支出需要,力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记者 陈泥)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