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履职 > 理论研究 > 正文

厦金旅游协作区课题调研报告

 
来源:厦门人大
      
2015-06-24 10:29: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4881465

市人大侨外委课题调研组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支持厦门在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重点做好厦门赴台湾个人旅游试点工作和赴金马澎地区个人旅游,积极推动两地人员往来便利化政策的实施”,中共厦门市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要求“探索与金门共建`厦金旅游协作特区',推动厦金旅游,逐步实现资源、市场、产品、品牌一体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综改方案和市委全会的精神,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厦金旅游协作区课题调研,本课题调研着重从分析构建厦金旅游协作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探讨厦金旅游协作区的构想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厦金旅游协作区的建议。

  一、构建厦金旅游协作区的必要性

  1、深化两岸交流,稳固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政治意义

  厦门与金门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地在两岸关系中独特的战略地位。2008年随着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落幕,国民党重新取得政权,两岸僵局的化解成为可预期且为进行中之事。自2008年7月4日两岸开放周末包机直航及7月18日开放陆客来台后,紧接着的扩大小三通、开放人民币在台兑换、开放证券投资及松绑赴大陆投资上限等政策,皆是两岸迈向融冰之旅的具体表现。然而即使台湾与大陆当前合作气氛融洽,但两岸分治的政治现况及长久以来分立的事实,使得两岸在进行实质性的经济整合时依旧面临重重阻碍。特别是随着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再次来临,给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政治基础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开始前建立“厦金旅游协作特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紧密联系局面,不仅可以掌握开放先机,最大程度推动两岸旅游文化交流,深化两岸民间往来关系,促进两岸未来可能的经济整合,更可以避免因台湾本岛冗长的讨论及不同党派的杯葛而阻碍两岸交流,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因此,在2016年前构建厦金旅游协作区,对深化两岸交流,稳固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很有必要。

  2、整合厦金旅游资源,建立两岸交流合作试验区

  现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定范围广大,就区域整合而言难以一次到位。在当前海西经济区的基础上,切分出一个由两岸双方共同认同的试验场所,充当两岸经济整合与文化交流的试验平台,对未来海西经济区以及两岸经济大规模的整合会有极大帮助。旅游产业在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对于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具有重大意义。厦门作为著名旅游城市,金门又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厦金旅游资源,构建厦金旅游协作区将作为两岸整合资源,拓展旅游产业合作,推动两岸旅游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两岸文化旅游对接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实质载体,将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区。

  3、提升厦门旅游品牌,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

  厦金旅游是“海峡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也是厦门旅游的一大特色。随着厦金旅游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厦门市开放来厦暂住人员赴金旅游以来,厦金旅游的品牌效应和吸引力明显提升。构建厦金旅游协作区,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简化程序,把全国各地的游客吸引过来,进一步推动厦金旅游实现资源、市场、产品、品牌一体化。同时,我市正在实施的建设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在城市发展定位中,明确了“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的定位,建设“厦金旅游协作区”,正是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

  二、构建厦金旅游协作区的可行性

  1、中央支持厦门在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

  国务院在《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提出要“支持厦门在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今年APEC峰会上,习总书记在会见萧万长一行时强调,两岸双方应该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倡导“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致力深化两岸交流,寄希望于作为对台工作“窗口”的厦门特区肩负起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旅游作为经济交流的重要要素,成为“先试先行”的切入点,市委审时度势提出构建“厦金旅游协作特区”,通过推动两岸旅游合作,深化两岸交流关系,凸显厦门在两岸发展进程中的特殊战略地位。

  2、金门具有吸引大陆游客,拓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

  金门包括金门本岛、烈屿、大担、二担等十多个大小岛屿,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距厦门角屿1.31海里,距台湾岛约150海里。金门是台湾观光局推出的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其生态环境受破坏与污染较少,长期的造林绿化使全岛绿意盎然,金门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生态风光”、“战地色彩”为主要特色。金门交通比较便捷,岛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金门岛公路密度号称世界第一。

  3、金门地方政府及民间有意愿

  由于金门地理条件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限制,台湾当局长期疏于离岛建设,金门经济发展长期相对滞后,自2001年“小三通”试行以来,金门与厦门的往来日益热络,大陆游客前往金门旅游,极大刺激金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金门第一、第二产业相对匮乏,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今后金门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金门人民得到实惠,金门民众生活愈来愈倚重厦门,“金厦生活圈”早已经形成,特别是厦门旅游业的发展,对金门的吸引力愈发强烈。金门县前县长李炷烽多次倡议将金门建立成“一国两制试验区”,进而与厦门建立“金厦和平特区”。

  4、有“小三通”和赴金游的基础

  2001年,厦金直航开通,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厦金“小三通”从个案审批,逐步实现直接往来固定航班、固定航班、固定时间的有序管理,现在每天有36个航班往来厦金航线,成为两岸同胞往来的黄金通道,从2004年开始,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含金澎)工作进入实施阶段,2008年7月以来先后开放大陆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和金门、澎湖旅游及经“小三通”赴台湾本岛旅游,2011年6月以来先后开放来厦暂住人员赴金游、厦门居民赴台个人游和福建居民赴金马澎个人游,今年又将省外暂住人员赴金旅游天数由1日延长至2日。仅今年上半年,厦金航线出入境游客超过80万人次,其中大陆居民共有24434人次通过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福建省外来厦暂住人员通过“小三通”赴金门旅游的人数达10384人次。目前,五通码头二期已投入使用,可保证年旅客吞吐能力一百万人次以上;赴金一日游新办大陆证件受理、审批、制证、发证的各个环节全部都在我市办证中心办理,可实现当天受理,当天领证;口岸通关不断优化,厦金沟通协调机制不断完善,赴金游软硬件基本完善,赴金游已成为成为厦门“海峡旅游”品牌最具优势、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厦金旅游协作区的构想框架

  1、划定厦门市行政区域及金门县行政区域为厦金旅游协作区

  2、厦门户籍和金门县户籍居民持有效身份证件在厦金旅游协作区自由活动

  可分步走,首先实行“一签多行”制度,使厦门户籍居民能够持赴金通行证在一年内实现无限次赴金。“一签多行”制度相对成熟后,可进一步简化政策,实行“先申报,后自由行”的措施,需要赴金门旅游的厦门居民,可先进行网上申报,通过出示厦门市身份证过境。金门实行同步的政策调整。再逐步过渡到厦门户籍和金门县户籍居民只要持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在厦金旅游协作区内自由活动。

  3、非厦门户籍的大陆居民可在厦门办理前往金门的1次性有效通行证,作为特殊的国内旅游线路,不视为出境,不必政审等。

  4、在厦金旅游协作区内参照海南模式,实现购物免税政策。

  5、放宽两地旅游企业业务经营,促进两地旅游业的交流合作

  对于在厦金旅游协作区设立子公司或办事机构的相关旅游企业,可适当放宽两岸旅游业务经营权的审批标准。吸纳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旅行社品牌加入厦金旅游协作区,鼓励酒店、景区及其他旅游企业在厦金旅游协作区进行旅游投资。

  四、建议

  1、争取政策支持,实现突破

  厦门、金门都要通过各自途径争取政策支持。

  厦门要争取上级同意建设厦金旅游协作区,赋予相关政策支持,这些政策包括:(1)给予厦门户籍和金门县户籍居民持有效身份证件往返厦金;(2)将厦金游作为特殊的国内旅游线路,授权厦门办理非厦门户籍的大陆居民前往金门的1次性有效通行证,且不视为出境,不必政审等;(3)在厦金旅游协作区内参照海南模式,实行购物免税政策。(4)放宽两地旅游企业业务经营,促进两地旅游业的交流合作

  2、建立协作协调机制,畅通交流渠道

  厦门金门要建立旅游协作协调机制,定期商讨两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合作研究制定有关协同发展的战略,促进两地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设立厦金旅游协作联络机构,作为两地开展旅游合作的协调机构进行沟通。同时建立两地定期沟通机制,定期举行工作小组会议,讨论部署合作项目,沟通相关信息和资料,研究市场推广和监管措施。

  (2)促进厦金旅游推广及市场管理方面的互访交流,加强两地旅游管理部门在宣传推广、行业管理政策法规、行业发展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沟通,为两地旅游协会和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和便利。

  (3)联手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协作区良好形象

  厦金两地将切实加强在行业管理、市场秩序整治方面的合作,开展联合整治违规经营行为,通报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黑名单,并在提高旅游质量、防止和处理旅游企业不良经营等方面互通情况。

  3、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加强硬件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码头、旅游服务设施、厦金夜航相关设施等建设。

  (2)各口岸单位要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特别是要利用我市特区立法权,在时机成熟时,出台相关法规,纳入法制轨道。

  (3)升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从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和旅游标识解说服务等方面,全面推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以厦门旅游服务中心网络体系构建为龙头,带动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提升。通过两地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同步发布,最大限度方便游客。同时,通过交通导引、景区解说标识标牌、自助导游等相关信息咨询服务的不断完善,提升旅游标识解说服务水平。相关标识解说服务可以融入闽台或厦金当地文化特色,融入方言文化等,提高游客体验价值。

  第二,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由于厦门与金门位于台海的最前沿地区和敏感区域,两地旅游者对安全因素非常重视。因此,要注重旅游环境安全建设,在预警、救援等方面协调与沟通,建立健全厦金海上安全预警及救助机制,建立与健全厦金旅游协作区旅游应急机制,为来厦金的旅游者打消了内心的安全疑虑,降低在厦金地区的旅游安全风险,保障旅游者安心、顺利旅游。

  第三,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和丰富两岸交通服务网络,完善现有 “小三通”通道,提升运力以应对未来潜在大量客流。实现“小三通”夜航常态化,方便两地物流和人流,同时促进金门地区夜间旅游市场的开发。完善重要交通结点配套设施,在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城市商业区、旅游景区等客流量较大的交通节点,应配备旅游集散中心和相应规模的旅游停车场,并通过合理的公共交通线路规划达到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无缝衔接。

  第四,提升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通讯网络覆盖,降低无限网络和其他通信系统链接的技术壁垒,通过降低政策方面的投资障碍,促进厦金两地通讯企业合作,实现厦金电话及网络信号的全面覆盖,使来到厦门金门的游客,能够享受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的通讯服务。

  第五,加强旅游行业规范及标准制定、相关评定服务,以及旅游从业者教育培训服务等旅游行政服务体系。厦门与金门相关部门可共同创办“厦金旅游学院”,吸取两地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形成先进、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与管理制度,为厦金旅游培养综合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及服务意识强的人才。

  4、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厦金旅游资源整合,推动厦门金门两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厦金旅游共同体,合作开发出一批知名度高的旅游精品项目,以达到真正做到厦金地区的旅游一体化。

  第一,立足于厦金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精心设计推出两地对接的旅游线路和主要旅游项目,利用现有厦门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辅以厦金特色旅游产品,以延长来厦游客的停留时间。

  第二,要优化厦门与金门的旅游结构,从而来适应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从现有的观光为主的旅游结构向海上娱乐、海滨休闲、音乐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绿色旅游、会展旅游等高附加值、高参与度的方向发展,大力提升厦门与金门的旅游品味与情调,让众多国内外的旅游者到厦金地区进行休闲旅游与体验。

  第三,要统一厦金旅游形象,共同打造并提升厦金旅游品牌,对外进行整体宣传与营销,以避免日后厦金两地盲目发展、重复投资等所造成的旅游恶性竞争。加快制定厦门金门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厦金两方的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的研究,确定厦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整合的不同特点,协调厦金旅游协作区的发展总体规划及定位,避免旅游主题的重复与相似旅游项目的开发;引导投资者依据不同旅游资源类别,优先开展相应的旅游项目,在旅游投资方向和区域上合理分布,使厦金旅游资源优化配置。

  厦金两地可以充分挖掘共有的传统文化优势,联合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共同研发、建立连接两岸的“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有特色的优势旅游产品,以凸显协作区的旅游业优势。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