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人大履职 > 理论研究 > 正文

凝聚侨心侨力, 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助推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课题组
      
2019-05-26 17:43:00
      
字体大小:[大][中][小]
528226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继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并在此框架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关工作;随后,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称《愿景与行动》)中,福建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核心区,厦门等16个沿海城市被列为共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这既是中央赋予厦门的重大使命,也为厦门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作为厦门城市新名片的打造,对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创建“五大发展”示范市,构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我委确定此课题后,结合年度安排听取政府关于推进“海丝”战略支点建设专项工作报告,课题组走访了厦大、华大等高校、市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科研机构;同时,在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侨团组织和机构、与侨胞、侨企进行沟通和座谈,围绕“海丝”建设、市情侨情等,广泛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课题调研报告。

  厦门是著名侨乡,侨务大市,侨务资源优势突出。有46.8 万海外华侨华人广泛分布在全球 78 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同胞5万多人;归侨侨眷及港澳眷属16.8万人,其中归侨约1万人。侨,不仅是厦门的一大特色,也是厦门的一大优势。长期以来,厦门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心系故乡,回报桑梓,积极踊跃支持厦门的各项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历史机遇下,在推进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进程中,海外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将更加突显。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在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找准侨务资源与“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切实引导好、运用好侨务资源和力量,组织好大合唱,共同推进“海丝”建设项目内引外联、落地开花。

  一、海外华侨华人助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特点与优势

  厦门作为国家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海外商贸和迁徙移民(俗称“下南洋”)创业活跃,对外开放、交流交往历史悠久;基于区位和历史特点,是海外侨商早期来华、来闽投资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形成丰富的侨务资源。上个世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以侨台为特色的跨国跨区网络,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可以说,厦门经济特区的设立,既有台的因素,也有侨的因素,因台而设,也因侨而起。

  结合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情况与厦门的市情、侨情,海外华侨华人是助力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参与和助力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独具地缘、血缘、史缘、商缘、文缘等五大优势,体现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史缘相循、商缘相连、文缘相通” 的优势和特点。

  一是人脉优势。具体表现在:人数集中,群体庞大,且具有较为广阔和深远的人脉和政商关系。

  厦门海外华侨华人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近八成集中在东南亚等“海丝”沿线国家,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点;他们与祖籍地互动联系密切,同宗同祖,这也是厦门侨乡的特色。厦门海外华侨华人在这些国家聚居时间长、人数多、融入深、人脉广、影响大,且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四有”(即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人士和侨界领袖人物,具有与住在国各级政府政策咨询沟通的良好基础,参政议政的实力和能力强。

  二是地缘优势。具体表现在:厦门海洋、港口区位得天独厚和“海丝”历史条件渊源深厚,地缘优势突出。

  厦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在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相似度,移民迁徙与海外贸易互动频繁,是厦门对外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明清以来厦门海外贸易的繁荣促进了闽南人的海外移民,继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后一直到二战结束,闽南人纷纷利用历史形成的贸易网络与移民链条迁移南洋地区,厦门是最重要的商贸和移民进出口岸,海外华侨华人对厦门近代化及城市化的影响甚远。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侨华人对厦门的影响并没有停止,移民与侨乡跨国网络的互动联系仍然在以各种形式进行。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外向型经济发展快,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不单在经贸领域且在文化、旅游等领域产业交流和互补性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与厦门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是厦门走出去的重要市场,也是厦门引进来的重要区域。他们既可以积极承接“海丝”建设合作项目,又能够为厦门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提供帮助,促进经济深度融合。

  三是经济优势。具体表现在:“海丝”沿线各国和地区既是厦门海外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集聚区域,也是华商经济力量最强的区域。

  “海丝”沿途经过台湾海峡、香港和澳门,事关祖国统一和繁荣;同时经过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最重要的方向,也是华侨华人最重要的聚集区。《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要建设面向东盟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妥善安排。

  上述国家和地区是“海丝”的建设支点和核心区域,具有比较雄厚的经济金融实力,比较成熟的生产营销网络。东南亚华商力量强大,占华商500强的13,华人企业已成为所在国的经济强柱,在所在国金融业、制造业、农业、流通和港口物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且这些华人企业在祖国和港澳台地区有庞大的产业布局和商业网络,交叠、广泛的商业活动对深化经济合作交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是文化优势。具体表现在:中华文化、闽南地方文化,文缘相通,文脉相承。

  厦门具有特色鲜明的闽南文化、现代开放的海洋文化、爱国爱乡的华侨文化、同时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促进与“海丝”沿线各国文化交流方面优势明显。

  厦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地联系紧密,保留着与祖籍地相同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和宗教、民间信仰,同根同源。中华文化、闽南文化根深蒂固。这种文化同一性、价值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所产生的共同或相似的语言、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地缘意识、血缘关系、历史传统等文化要素,依托“海丝”历史文化的天然纽带作用,文化融合、认同度高,利于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特殊精神动力和人文资源。

  “海丝”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一带,华文媒体和华文教育一直比较发达,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承中华传统历史、语言文化,开展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厦门长期在一些国家设立联络点和华文教育基地,拓展海外办学;借助华文华教,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促进合作融合、民心相通,基础深厚。

  二、华侨华人助力“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以来,厦门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响应,侨务工作部门主动作为,大力宣传推介,不断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联络往来,广泛团结海外华侨华人,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以各种方式引导和服务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助推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一)主要成效

  1、人文交流,不断拓展

  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宣传闽南文化、弘扬嘉庚精神,举办南洋文化节、嘉庚论坛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依托厦门高校录取泰国、缅甸等9个国家侨生,设立嘉庚奖学金。定期举办东盟国家政府官员研修班、“海丝”高端人才培训班、“一带一路”贸易畅通高级研修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端论坛、中马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泰战略研讨会、安哥拉青年科技人才班等。开展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海外华文媒体交流互访,不断拓展文化影响力。

  积极开展海外办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开设汉语言文学、海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中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截至今年9月底,在校学生达4000余名。

  建设“海丝”智库平台。落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部署,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设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和驻厦高校,打造厦门市丝路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厦门理工学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厦门发展研究中心、集美大学陈嘉庚与华侨文化研究院及福建省航运经济研究中心等9个智库平台。

  加强对外联系,扩大朋友圈。2013年以来,与杜尚别、尼斯、普吉府等5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城,厦门国际友城达20个。在温哥华、阿姆斯特丹及莫斯科等地建立26个海外联络处,在印度、南非、俄罗斯、日本设立4个海外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点。

  强化海外侨胞联系,定期举办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中国经济高级研修班、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与40个国家、150个重点华侨华人社团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厦门还在全国首创设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联络总部,加强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络来往。

  2、抢抓机遇,寻找商机

  华商积极行动,纷纷寻找“海丝”建设商机,在祖籍国和居住国两头寻找合作项目和对象,以及商品交流推介。近年来,东南亚一带的华商,利用厦门“9.8”国际投洽会的平台,组织设立“海丝”国家专题场馆,纷纷推荐自己的产品和项目。

  许多华商表示,他们在金融服务、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进、人文交流等方面可率先推进;建议通过产业、资金、平台三种方式对接,发挥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人员开发、融资等方面的优势,为“海丝”建设沿线国家和地区推进产业合作提供资金、技术交流、产业对接方面的支持;同时,通过人脉资源和社团组织加强人文交流,进一步提升“海丝”建设的国际影响力。

  3、以侨引侨,拓宽路径

  历史上,厦门城市建设的发展史与华人华侨紧密相联。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在发挥侨力、运用好侨务资源方面,通过长期的积极实践和探索,走出了从“以侨联侨”、“以侨引侨”到“以侨引台”、“以侨引外” 独具自身特色的路子,起到了“滚雪球”的联动效应,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198227日,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批准设立特区内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厦门印华地砖厂有限公司,即是由华侨设立的侨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厦侨资企业已达近3000家,分别来自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额约400亿美元,占厦门外资企业总数半数以上,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赠约12亿元。

  目前,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在厦门投资项目达 840 个。侨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正在成为厦门融入国际分工合作的重要载体。同时,双向贸易日趋活跃,“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厦门投资,占全市利用外资的 80%以上;厦门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全市对外投资的 9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助力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引导方式和参与路径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助力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引导方式和措施还局限于以“会”会友、以“节”会商的惯性思维和方式,措施创新性和针对性不够,创新机制和平台有待完善。需要顺势而为,既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海外华侨华人参与“海丝”建设尚缺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梳理规划,明确海丝建设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实施重点和难点,因势利导,好钢使在“刀刃”上。

  3、民间社团组织交流合作有待增强、作用发挥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海外民间组织和社团交流交往的渠道和对象、层次,提升交流交往的实效。

  4、“海丝”宣传工作从内容到形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侨乡文化挖掘不够、宣传不够。需要继续加强以弘扬嘉庚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发挥嘉庚精神的引领带动作用。

  上述问题,都需要深入进行工作调研,在海外华侨华人助力海丝、发挥作用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针对性和创新性把握,切入点和着力点引导,宣传推介、联络联谊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开展等多个方面的形成合力。

  三、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助推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立大侨务的理念,主动作为,做好侨务工作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习总书记要求:希望侨务战线的同志坚持胸怀全局、坚持为侨服务、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为主题,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最大限度把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紧紧围绕画好同心圆、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提升侨务工作水平,维护好侨权侨益,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对维护侨权侨益认识不到位、职责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感,进一步凝聚侨心。

  (二)以弘扬嘉庚精神为主线,彰显和传承侨乡文化、“海丝”文化,加强文化引领,积极推动认同合作的文缘社会基础

  进一步弘扬“嘉庚精神”,让嘉庚精神在国内、在东南亚乃至世界侨界有更大影响力和感召力。厦门作为重点侨乡,也是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忠公、诚毅、勤俭、创新”作为嘉庚精神的高度概括,代表着团结华侨华人,凝聚侨心侨力,精忠报国,支持祖国建设的精神,也是投资故里,造福乡梓百姓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中指出:希望广大华侨华人弘扬嘉庚精神,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同祖国人民一道不懈奋斗,共圆民族复兴之梦。

  继续举办好 “嘉庚论坛”、南洋文化节等,夯实嘉庚精神的文化基础,打造嘉庚特色侨乡文化。整合与嘉庚精神相关的软硬件资源,加强嘉庚精神研究,力促文化建设持续创新,赋予嘉庚精神新时代蕴涵,使嘉庚精神更具魅力活力。同时,以嘉庚精神为基础构建起民间交往的桥梁。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嘉庚精神,成为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侨乡文化,促进交流合作的切入点。

  挖掘侨乡历史,彰显海丝文化。厦门是“海丝”的重要节点,侨的历史,就是“海丝”历史。“海丝”的历史文化,也是“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的历史文化。要对在“海丝”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遗址和人文进行挖掘整理,开辟旅游文化新资源。紧扣“海丝”时代主题,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作用。依托华侨博物院,建成厦门华侨“海丝”贡献馆和成果馆。依托厦门优秀的民间艺术馆,形成独具特色的“海丝”专题旅游文化;依托厦门文艺表演团队,创新打造当前国内具有特色的“一带一路”艺术;依托主题文化公园、广场和纪念馆,搭建“海丝”文化宣传和普及场所;打造侨批文化广场,再现“海丝”路上的乡愁。

  提升人文历史资源价值,打造“海丝”文化新品牌。如“海丝”古港与老街文化品牌、红砖古厝与名人遗址品牌、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品牌、非遗文化博物馆品牌等。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海丝”文化繁荣发展。制定出台推动“海丝”文化的扶持政策,为我市“海丝”文化走出去搭建平台,提升“海丝”软实力。

  (三)明确和抓住重点,着力侨力的涵养和发掘,推动侨力的发挥和传递

   1、华商:凭借其在一带一路的产业布局、实力,参与“海丝”支点、重点港口、能矿资源及产能转移项目,参与自由贸易区、境外工业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促成其产业优势和海丝支点建设及规划布局有效对接,推出在“海丝”建设互联互通、产业合作、能源资源合作中兼顾中国、所在国和华商企业互利三赢的重要举措。

  2、华领:往往是所在国经济、科技、政治和文化领域的精英,受到住在国主流社会的广泛关注,多数已经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并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些华领历来在推动住在国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促进双方经贸合作方面功不可没。要发挥其意见领袖作用,促进“海丝”精神传播,增信释疑,引导更多的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到“海丝”建设中。

  3、华社: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联系纽带,也是“海丝”建设的重要组织资源,在推动政府与企业交流联系和沟通,促进中外企业合作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世界同安联谊会,有效地凝聚侨乡侨亲力量,促进了中外经贸合作,促进了住在国和家乡的经济发展。

  4、华教: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海外华侨华人通过自身力量兴办华文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如今,有两万多所的华文学校广泛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文教师有数十万。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加强校际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熟悉和认同中华文化,也可以更好地弘扬“海丝”友好合作建设精神,形成“海丝”建设的良好民意基础。

  5、华媒:华文报纸、华文期刊、华文网络和华文电视等所组成的海外华文传媒则是传递中国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媒介。调查显示,在马来西亚600多万的华人中,每天阅读浏览中文报章的人数大约在260万人左右;华文媒体覆盖60%的华人家庭。要充分发挥华文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做好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及住在国的沟通交流,塑造“海丝”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6、海外华裔青少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俗称“侨二代”,是未来“侨海”资源的基础,做好他们的工作,是从长远角度发挥海外华人华侨作用的战略性部署。突出以嘉庚精神为主线,创新和完善我市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工作机制;依托世界同安联谊会建立海外同安青年联谊会,依托海外侨团组织建立厦门会馆,帮助当地华人华侨,尤其是华裔青少年,解决困难和问题。依托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开设嘉庚精神中文选修课,还可考虑在马来西亚分校设立嘉庚奖学金。做好侨校侨生工作,发挥华文教育基础平台作用。设立全球华侨华人“嘉庚青年奖”,对海外华裔青少年中践行嘉庚精神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

  7、新侨:注重发挥新移民、新归侨以及相关国家留学生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侨选择在厦门创业和工作。根据目前来厦工作新侨的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大致可分为侨商新侨、科技新侨和创业新侨三个主要类型。新侨投资创业及研究领域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助推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中亦建树颇多。新侨运用自身的财智资源及创业才干,为厦门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及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技术与项目支持,是我市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思路,不断提升“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软硬件水平,为海外华侨华人发挥作用提供更好的支撑

  一是加强机制保障。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提出具体意见和计划重点;对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措施,细化产业引导、支持扶持政策层面的制订;研究“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国情和区域特点,在专项行动计划、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等方面会商提出方案。及时梳理、谋划平台载体建设相关重点项目,强化项目带动。二是重点加强有利于民心相通等方面人文交流的硬件建设。如华教基地、会馆、侨文化场所等方面的建设,为促进人文交流提供更好的条件。三是继续加大海陆空等互联互通枢纽;双向贸易投资、营商环境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创新金融服务等经贸合作枢纽;海洋合作载体平台、国际邮轮母港、远洋渔业等海洋合作枢纽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通过持续提升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软硬件水平,加快推动厦门形成要素市场集聚地,丰富海外华侨华人的多元参与和交流交往的契机和条件。

  此外,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等文化,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一带,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可以发挥儒释道等宗教文化的作用,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交流与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厦门是国家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又有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机遇,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改革开放是厦门特区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厦门在对外开放、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方面继续发力,围绕着“五通”“五路”建设,统筹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四大核心枢纽建设,整体推进 “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新时代下,充分发挥厦门海外华侨华人这一群体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厦门“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课题组组长:刘绍清

          成员:王刚邹炳明 郭星达 曾林华

罗晓东(执笔)林丽雅 赵树杰

版权所有:厦门市人大常委会  闽ICP备11010411号

技术支持:厦门日报·新媒体/厦门网  地址:中国-厦门 邮编:361000

电话:0592-2891222  邮箱:xmrd@xmrd.gov.cn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3169号

手机网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机构设置 人大公报 人大概况 各区人大 站内检索